汉语博大精深的冷笑话
关于汉语博大精深的冷笑话
1、女同事:咦,我的电脑上不了网了,提示本地电缆没插好。
男同事:你下面松了,插紧下
女:我下面不松啊
男:肯定松了,你重新插下
女:你来插吧,你劲大
男:好了
女:还是你厉害呀!
办公室一片哈哈声。
2、夜,某宾馆。
男:来了?
女:来了。
男:那个没来吧?
女:没来。
男:那..来?
女:来!
.................
男:来了没?
女:还没。
.................
男:还没来?
女:来了。
................
女:再来?
男:不来了,来不了了。
3、“一个男人,总是用下半身思考,说明什么?”
“说明他有慧根。”
“一个女人,总是用下半身思考,说明什么?”
“说明她有洞插力。”
4、在西餐厅见到一个成熟的美女,为了搭讪,我和她点了一模一样的套餐,坐到了她的对面:“美女,我们真有默契,你觉得呢?”
美女会心一笑,温柔的说:“不约而同”。
我暗自窃喜,仿佛成功就在眼前。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意图,继续说到:“我再说一遍,我不约儿童!”
;为什么我感觉学习英语很枯燥;没有汉语博大精深
在对英语的理解局限在一定程度时确实是这样,但是实际上英语里面也有博大精深的地方。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篇英语小说,里面有一个情节是那个人从监狱里出来,看到树上飘动的小红旗,知道妻子还在等着他回家,那真是动人的很,二十年了我都没有忘记。我总觉得,我们没有体会到英语博大精深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读的原著比较少;二是对于一个单词或者短语的意义理解多数来自课本和词典,缺少了特定语境下的意味;三是我们见到的大部分翻译作品质量不高,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的翻译简直让人喷饭。举个汉语的例子,今天的白话文和过去的文言文有些地方是不能比的,文言文有一种音节的美,白话文很难体现出来;再比如现代诗,除了极少数的几首有点意境外,其余的那也叫诗?笑话,那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的附属产品,离过去的四书五经差远了。英语也是这样,我虽然水平有限,但是读原著的小说的时候宁可不看翻译,即时遇到一些不太懂的单词、短语,跳着就过去了,整篇看下来反而觉得也很感人,像《呼啸山庄》、《红字》、《老人与海》等等,也有一种意境或者情境在里面。顺便说一句,中国的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教育最大的失误,就是丢弃了传统的文化,同时采用了现代作家的文章当教科书。
汉字谐音笑话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铤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