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专科生被本科生嘲笑时,你觉得应该如何回怼
真是醉了,在学历方面不如就是不如,为什么非得死不承认呢?学历往往本身就代表了某种能力。如果比我学历高的嘲笑我学历不好,我不会生气,因为这就是事实,在这一阶段我就是不如别人我自己承认。与其想方设法的去怼人找回面子,我觉得认清现实更好,人和人本来就是是有差距的,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有什么意义。承认差距,做更好的自己才是正道。
大学专科学历已经沦落为“最低”学历了吗感觉到处受限
刚刚经历。感触很深。我是建筑施工员技术员从业6.7年了。准备换工作环境,前几天应聘一个甲方监理某上市养猪公司,面试两轮全部通过,入职时要求第一学历与最高学历,我是高中,函授的大专。但是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结果人事请示领导还是不行,必须要全日制大专,或者全日制本科。被取消了,工资福利待遇都谈好了。他们也没有仔细说明学历要求,前期。真的挺失落的。
用几组数据给你分析以下两个观点:一、无可争议大专是“最低”学历。二、最低学历也不代表到处受限。一、现阶段大专已毫无争议地是“最低”学历了第一,说大专是最低学历不是说现在所有人都是大专了,而是说从能够作为就业凭证或具备竞争力方面讲,大专现在是最低的了。因为现在所有单位招聘来讲,排除特殊工种来说,几乎没有单位会再招聘低于大专学历的人员了。
第二,说大专是最低学历也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几乎所有人都是大专学历了。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超过90%,而高考录取率这些年一直攀升,也就是意味着三年后90%以上的人都具有了大专学历。
第三,从去年开始国家高职扩招100万,很多原来没有获得大专学历的社会人员也已经拿到了大专学历,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大专人员比例。
第四,现在剩下的没有大专学历人员几乎都是不靠学历找工作的。所以说靠学历找工作的大专肯定是最低的了。
二、最低学历也不代表是处处受限虽然现在大专学历很低了,但是也不到表你就要处处受限。因为总体来说大专毕业主要是技能型的人才,所以找工作的时候,尽量要靠技能不要拼学历。如果你是毕业多年的,那就更要去凸显你的技能和经验。不要以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要扬长避短。
三、如果以后必须靠学历,那尽量还是考一个本科或以上学历现在学历提升路径很多。最简单的是成人教育专升本,录取分数低,管理较松,2.5年就能拿到学历,努努力还能拿到学位,而且是全国认可的。当然现在还有网络教育学历,相对认可度比函授弱一点。还有就是自考本科,当然这个需要相对较强的意志力。当然如果你有狠心还可以考研究生,也不是没机会,如果考上就能较大改观你在学历上的弱势。我身边现在很多人都是大专考研,后期发展的都还不错。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是的,大专是最低层次的文凭了。
其次,看你现在什么条件,我这里说的条件,是指你的家庭,年龄什么,如果不满足现在的学历状况,有很多种提升的办法。
最后,如果没有提升学历的条件,也不要气馁,那就努力工作,靠自己的能力说明一切,说白了,文凭只是说明过去,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通过自己努力,照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专科在高等教育学历体系中基本属于最低学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在学历比拼中毫无优势可言,提升学历确有必要。
我们先来看一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由于2019年的数据尚未完全公布,选取2014-2018五年间数据进行分析:
在这5年间,全国共毕业专科以上学历学生(含成人本、专科)共计4983.72万人,其中,硕士及博士生283.37万,本科生2342.41万,专科生2357.86万人,硕士博士、本科及专科所占比例分别为5.7%、47.3%和47.0%。
从中不难看出,硕士博士,尤其是博士所占的比例特别少,在就业市场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本科生及以上占到53%,学历的主体已经是本科及以上。如果你是大专学历,在就业市场先天已处于下端层次。
由于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仅专科生就业难,甚至还波及到不少本科生。
除就业外,专科生在其他方面也同样受限:
1.考研。专科生只能在毕业满2年后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或专科毕业满5年报考统招研究生,但事实上,许多大学实际并不愿意直接招收专科生。而本科生则可以直接报考统招研究生,
2.考证。很多重要的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如律师证、法官证等,国家承认的本科或以上学历是最基本的硬行条件,报考不分专业,所以只有专科学历,尽管你十分钟爱这份职业,如果不提高学历,一生将与无缘这些资格证。
3.公务员。根据公务员考试要求,报考的考生应当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尽管现在有些地区已将学历要求放宽到专科学历。
但是,其提供的职位大多没有吸引力,再说,即使有条件报考,想在众多高学历竞争者中胜出,难度可知而知。
4.城市落户。大城市是年轻人的梦想之地,工资高,机会多,教育医疗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在这样的落户扎根是许多人一生的追求。
不过大城市户口并未完全开放,而许多实习积分制,而学历的高低对文化程度的积分影响非常大:
为何,因为城市要创新要发展,更需要的是高端人才,而专科学历与人才的关联度太低。
所以,学历低的小伙伴,感受到处处受限,是非常正常的。
压力就是动力,现在有很多的机会,通过自身努力来提升学历,打破这种限制。
基本就算是最低门槛了,我们这里的煤矿招收井下一线采矿工人,要求的门槛就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这可是正儿八经挖煤的人呀,门槛都已经设到了大学专科,我楼下的医院,护士已经要求必须二本B类以上文凭了,大夫最低都要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相信不远的将来本科会进入劳动市场,跟搬砖工人抢饭碗
后悔上大专,不如中专毕业直接工作。学费少交三年,工资多赚三年,几万块的差距就出来了。
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落伍。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了。现在很多大学都推出了面向我们这些学历不高的社会人而开设的专升本学习,赶紧去报名学习,一切还来得及!
大专学历肯定不是最低学历,有很多人只上到高中,因为种种原因,还有部分人初中都没有上到。所以读过大专已经证明是受过高等教育了。
拿数据来说,中国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数比例不超过15%,就算按国内总劳动人口计算,拿2017年来看,我国劳动人口为90199万,计算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占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11.87%,这个比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换句话说,十个求职者中,只有一个是大学生。所以相对来说,在求职方面,有大专学历的人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群会多一些优势。
但是大专生的职业前景仍然不明朗,现在很多大企业的招聘要求都会有这么一条:“限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甚至有些岗位要求会提高到硕士乃至博士学历。在很多的校园招聘上,许多本科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公司。所以,在年轻人的职场,大专学历还是不足以吸引到面试官的注意。
综合来看,大专学历并不是“最低学历”。但是在现在的职场上,大专生的优势却是远远不够。所以,如果有条件,大专同学们还是应该努力学习,能够专升本的还是去升本科,甚至继续深造,升至硕士、博士也不是不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上顺风顺水。
怎么说呢,我国整体学历水平提高这肯定是大趋势。每年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处于扩招状态。特别是这次疫情之后,国家也是扩招了专升本和研究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会越来越多。
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普遍了,那专科的肯定就更加受限制了,显得学历很低。我也是专科的,但在备考升本,因为一直以来,我也确实因为专科学历很受限制。
但往好的方向想,其实大专学历混得很好的人也有很多,学历比大专还低的也有很多。所以也没有必要纠结,如果不满足自己的学历,那就去找方面往更高学历提升,如果还是愿意留在“社会学校”打拼,那就好好工作。总之,努力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大专是最低学历是确定无疑的,但请放宽心!还有更多人连学历都没有,不怕人笑话,我现在还在为这个“最低”而努力!
在高处竟争当然会有所限制,但也不是山顶风光绝美,低下头,山脚正春花灿烂。
脚踏实地,煅练务牢自己的本事才是基础,学历重要,能力更重要!
放下身段,先把专业技术、社交能力加强,打好了地基,再努力学习自考大学学历,一步一步向上,是不是人生更有意义?
自怜自艾只能虚度光阴!你说呢?
有人说:“如今社会,同学聚会,就是个笑话。”你怎么看
当今社会的同学聚会,确实像个笑话。我个人觉得根本没必要参加。特别是都已经毕业很久了,连名字都不怎么叫得出来的那种。同学之间的关系早就变淡了。所谓的“同学聚会”就变成了一场没有意义的社交。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但当时只觉得很尴尬,恨不得早点结束回家。再也不想参加这种无聊的聚会。
美好的同学情,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分离之后,剩下的只有尴尬。
由于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对于这次同学聚会,我是非常的期待的,我想象着同学们见面时,你抱着我,我抱着你喜极而泣颤,谭同学,谈一谈都是时候的那些美好那些点点滴滴的美好,你的丑事或是我在上课时的丑事,我们一起讨论老师,还有同学之间的丑事,想着想着我把自己都给感动了,同学情是多么的美好,读书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快乐。
于是我好好的打扮了自己一番,拿出平时舍不得穿的裙子,画上淡淡的妆,美美地去参加同学会,
我想象着我打开包间门,然后和每一个同学热情相拥的场景。
可当我满怀期待的打开门的瞬间,我愣住了,没人注意到我进来,更没有同学跑过来和我相拥而泣,我就这样傻傻地站在门口看着,有的独自坐在位子上玩手机,有的正在低头交谈。根本就没有我想象中的热闹非凡,相拥而泣的场景。
有一个长得胖胖的男同学,发现了我,从板凳上站起来说你是“那个那个”,但他“那个”了好几次次也叫不出我的名。
同样的,我在脑海里迅速地搜索着和面前这个男人所匹配的名字和样貌,但是大脑记忆不配合,最后短路了。
还好有有一个读书时关系和比较好的女同学燕子,叫了我的名字,并向我走过来,那男的才突然醒悟过来,“是你呀!比读书时可漂亮多了!”然后他叫了我读书时的绰号,我才反应过来,这人是谁?因为这绰号就是他给我取的,只有他叫得最顺口。
我想我当时的表情一定很惊讶,嘴巴里一定能生吞下一个鸡蛋,要不然男同学也不会很尴尬的,挠挠头说变化是挺大的。
都说岁月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现在我总算相信了。读书时坐在我后面的,长得又高又帅的男同学,转眼间怎么就变成了油腻大叔?这体型完全就是读书时候的3倍,还有多余的,岁月这把杀猪刀,还真是毫不留情。
我和燕子找了个位子坐下来,读书时候就我们两个关系比较好,我们互相问对方这几年过的怎么样?偶尔和其他同学打声招呼,却并没有再过多的交谈。
想想也是,读书时候关系就不是很好的同学,在分开了十几年以后,怎么还会有更多的有话题来聊。
老班长努力地调节着气氛,大家也都配合着,但真正的气氛转折点是在,几个男同学怂恿着一个男同学去敬一个女同学一杯酒,大家的情绪就全部被调动起来了。因为这两位同学曾经在我们班是出了名的恩爱情侣。
当时这位男同学为了追求这位女同学,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千方百计地讨女孩子的欢心,而这个女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特别地讨厌这个男同学,而这个男同学又一直喜欢缠着她。
做作业要去挨着她坐,去食堂打饭也非要站在这女同学的后面,他可不管插队不插队,这女同学扫地就变成他扫地了,非要去抢着人家扫把来扫,每天晚自习以后也非要送女同学回宿舍。
这女同学刚开始对于男孩子的这种行为,真的是又气又羞,可一段时间之后就被男孩子感动了,两人就在一起了,他们两个好了很多年,以至于我们都以为他们两个以后会结婚生子。
可最后两人却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这次同学聚会再聚再次相见。同学们自然不会放过他们,男同学大方地端着酒杯走到女同学面前敬她酒。女同学身旁的那个同学很识趣地让开了位置,让他俩挨着坐。
看得出来两人都很害羞的,但看热闹的永远不嫌事大。看到他们俩一起喝了一杯酒,同学们都拍手叫好。这么一闹,同学们的关系瞬间好像也被拉近了,话题也就被打开了。
男同学聊的就是工作,月薪车子,房子,女同学聊的就是自己的老公,自己的孩子。
听着听着,不免自卑起来。男同学个个都好有钱啊,听着他们过的都是上流社会的生活,而女同学个个都嫁得好好呀,名牌衣服包包鞋子,美容,生活里只有享受。怎么觉得只有我自己为了房贷,为了生活而辛苦工作?他们怎么都这么悠闲?这么有钱呢?
为了不拉低同学们的档次,我和燕子都心领神会的,把嘴巴闭上了。
当吃完饭同学们提出要去唱歌时,我和燕子找了个理由开脱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时,燕子说这算什么?好好的同学聚会,变成了炫富的场地,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打脸充胖子呢,真是虚伪,以后再也不参加了。
我非常赞成他的想法,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
但这件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过了一个月之后,那个被要求和自己的初恋女友喝一杯的男同学的老婆在群里破口大骂,骂组织这场同学聚会的老班长,还骂我们这群参加同学聚会的同学为虎作伥,还哭着责问我们安的是什么心?哪里得罪了我们,为什么要破坏她的家庭?还发出来两个孩子的照片,叫我们摸着良心好好想一想。
事后才知道,那天同学聚会后去唱歌,男同学喝醉了,搂着那个女同学失声痛哭,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分手,之后两人就旧情复燃了。然后被自己老婆发现了。
之后我没有再去关心这件事情的进展,而是选择退出了同学群,因为看着那两个孩子稚嫩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帮凶。
关于同学聚会就是笑话的一点看法:
不得不承认,曾经的我们真的很快乐,因为我们之间的同学情不掺杂任何的利益,我们为了同一同一样,我们为了同样的目标,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我们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在这个教室里,我们就是同一个团体。
还记得班级篮球比赛时,男孩子在创在篮球场上,拼命挥洒着汗水,女同学在篮球场边,也拼命呐喊助威,哪一个男同学受伤了?所有女同学的心就会被揪起来,哪一个男同学投进了一个球?所有的女孩子都会兴奋地跳起来,并拥抱身边的那个女孩子,我们拽紧了拳头,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我们这个班的集体荣誉而奋战着。
我们成了彼此青春的见证者!我们一起拥抱着哭过,闹过,笑过。我们都为彼此的青春色彩画上了一笔。
可分隔十多年后的我们都经历了不同的成长。对事物的认知方面,三观方面早已不同,有的把同学聚会变成了炫富的场地,学习不好的,想证明自己现在过的很不错,学习好的更想证明自己一直都很优秀,唯有炫富才能有此优越感。
有的参加同学聚会不是为了联络感情,而是为了结交利益。本来这也无可厚非,大家之间拥有着一份同学情,和外面那些只有工作关系的人,肯定会有更深厚的感情,可是如果纯粹就是为了,让对方帮助自己一把,从而巴结讨好,那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而那些混得差的同学为了不在自己的同学面前丢面子,难免也会打脸充冲胖子,说着违心的话,这样同学聚会,你真的开心吗?
而最让人心痛的一点就是,美好的同学聚会,真的可能会变成了某些同学离婚的导火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同学聚会,同学聚会,能拆散一对是一对”
那些分开了的多年的初恋情人,在同学会上再次重逢,难免的会引起彼此对初恋时的美好回忆,而做出了对不起自己家庭伤害自己妻子的事情。
那这样的同学聚会不就是个笑话吗?
总结
我们都长大了,成年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几年前,有一个女同学建立一个群,群的名字叫“某某结婚群”。
她把所有同学都拉了进去,我当时觉得挺纳闷的,已经有一个大群了,何必再建一个。可人家已经建了,也觉得无所谓了。然后她宣布她要结婚了,叫同学们都去。
我由于一直在外地,没去成,但看到有几个同学发出的现场照片,还是挺感动的。没去成的同学都在群里给他发了红包。我是私自给那发的。那同学也很感动,说都好几年没见了,挺想念的,叫我回去一定要去找她。
往事如烟,美好的青春岁月,还是让它停留在属于它的那个时刻吧!因为我们都已经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而这些年我的生活里并没有你,哪怕站在一起,我们彼此的话题也都会很少,更多的是尴尬吧!
何况读书的时候我们也并不是和每一个同学都关系非常的好,现在勉强凑在一起,我们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我们可以选择和我们关系好的那几个同学,私底下聚聚,保留住这份同学情的美好!其余的同学聚会就真的没必要了,否则真的会成为一个笑话。大家觉得呢?
现在的同学聚会,确实和笑话差不多,我的建议是确实没有必要参加。尤其是毕业的年份越长,同学之间的关系就变淡了。所谓的同学聚会更是变味了!
大学毕业以后,我只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但是自我感觉都很糟糕,恨不得早点散会走人,再也不想参加所谓的同学聚会了。
那次聚会让我印象深刻,事情发生在2017年的同学聚会,那是初中同学组织的聚会。当时刚刚好是春节前后,我在老家陪父母过年。平时沉默没有动静的班群,班长突然发了一条消息。艾特全体成员问到:“今天晚上大家有空没有,来宏发酒店聚一下,八点半不见不散。”
霎时之间班群热闹了起来,本来有些人还不想来,但是耐不住班长的软磨硬泡,最后大家都同意了来参加。而对于我来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本来我还有点小兴奋,因为初中时候的记忆还是比较美好的。
我仍然记得每天早晨去校门口的小卖部里,买一包方便面和辣条,潇潇洒洒地进入教室,很多人来求着找我要东西吃。这段岁月还是比较记忆犹新的。于是那天我对于这次同学聚会很期待,能够和同学回忆一下青葱岁月,真的还是一件热泪盈眶的事情。
那天我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西装革履的模样。晚上准时赶赴这次同学聚会。但是那天有点堵车,因此我去的时候比较晚,基本上所有人都到了。我推开包间的门一看,整个人都傻了。里面男的女的一大群,整整四大桌排在一起,聊天聊得不亦乐乎。
我赶紧找了一个空位坐下。那时候菜都没有上,但是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他们聊什么。男同学无非是在聊工作待遇,聊自己买了哪种型号的车、一年赚了几百万、现在担任某某公司的老板。女同学则是谈自己的包包多贵,口红是什么色号,嫁给一个多么有钱的老公……
看着他们在那里随心所欲的吹牛,我真的感觉插不上话。我默默在自己位置那里抽烟,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一个月也就一万多的工资,和他们那些年入上亿的人比不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吃完饭的最后,还有两个同学不知道是喝醉酒了,还是想要炫富装酷。居然争着要买单!闹到了面红耳赤要打架的地步,好在最后班长把他们拉开了,这才避免了一场同学间的打架。
我真的感到很无语,同学之间吃个饭,有什么可争的呢?那天他们还说准备去KTV唱歌,我赶紧说家里有事情要回去,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搪塞开,搭着一辆的士就赶紧回家了。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
现在的社会太过功利化,人们最看重的是钱财,对于同学情感容易被时间冲淡。同学从毕业后就逐渐疏远了,友情寡淡不如同窗儿时,也很难寻觅以前的那份纯粹质朴。而且聚会的本质也应该是聚,而不是变成同学之间炫耀谈资的场景,变成一个吹捧和踩踏的笑话。
如果说我们是处于同学时期的聚会,那么我们彼时只考虑一个人的吃喝、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捧腹大笑、忍俊不禁的事情、哪道数学题是否复杂超纲就行了。但是现在每个人承担的责任不同,我们需要面临的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自己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着我们。
同学彼此之间的目标、思想观不一样了,很难达到一样的高度。以前同学聚会都是聊一群人、聊大家,但是现在都变成了聊自己。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表面上是活络同学友谊,实际上是为了去了解他人,看看他的生活是否有自己富裕优越。是否自己拥有值得攀比、炫耀的机会。
同时自己以前的哪个同学有钱有势了,大家也会趋炎附势去讨好、巴结他。大家想着和那个富裕的同学打好关系,就能够得到贵人同学的相助,让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这就是现在同学聚会的现状!
大家的共同话题太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长了。同学聚会真的变味没意思了,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笑话。这也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
有一种场景大家可能都经历过,一开始同学毕业时,大家都热泪盈眶,嘘寒问暖,纷纷拍照留念。彼时建立的QQ群、微信群都热闹无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情况大有改变。群里逐渐没人发言、变得一片死寂缄默。
但是只要这个群突然有人发言,基本上是没有好事的。不是谁要拼多多“砍一刀”、就是升学宴要同学们参加。其实我并不反对随份子钱,这点钱不值得一提。但是有些同学真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纯粹就是为了几百块钱的礼金捞一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随着我们毕业后认识的人不同,所处的圈子不一样。我们的价值观是会改变的!就好比你是本科、研究生毕业,你会找自己小学毕业的女同学结婚吗?我相信很多男性会拒绝吧。自己混的不好时,更不要去凑热闹,参加所谓的同学聚会。有时候更容易让自己成为谈笑的话柄。
现实的生活总是给人重创,尤其是我们毕业之后。再去参加同学聚会时,我们会发现那些纯粹的校园美好记忆,早已经被时间冲淡不复存在了。并不是说任何的关系,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同床共枕几十年的夫妻,尚且会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更何况同窗不过几年的同学呢?
有些人注定只能陪我们一段时间,某个时间点是会消失的。而且就算我们想要的是聚会,但是很多时候别人要的却是利益。电视里那些过了几十年后,同学仍然能够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并不是等同于现实的场景,就算有也是少数情况。大多数情况现实会给你会心一击,毕竟我们的生活不是理想的乌托邦。
在我看来,对于同学聚会来说,尽管可能初衷是美好的。目的是为了重温、联络同窗时期喜怒哀乐的时光,以及回忆那段灿烂难忘的岁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的同学聚会已经变味了。人们都在极力阿谀奉承、夸夸其谈。让人感觉真的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而且对于同学聚会来说,功成名就混的最好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太多时间参加聚会的。人家的圈子和你不一样了,你的格局已经被拉的太远了。人家为什么要抽出宝贵的时间陪你呢?参加聚会的通常是那些虚荣心作祟,渴望炫耀和拍马屁的人,那些人本事没多大,但是总是喜欢装面子,显得自己多厉害罢了。
当然并不是说完全否定、不参加同学聚会,这只是针对、目前大部分同学聚会的状况来说的。我们可以和自己知心、深交的同学之间,举行小规模的聚会就行了。
那么多的同学,并不是每一个都会融入我们的社交圈。有些同学读书时期就没有太多来往,我们之间能够有多少话题呢?关系和大街上的路人差不多吧。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建立深厚亲密的友情呢?
的确是个笑话,我只参加过两次同学聚会,我基本上都一言不发。
第一次是2010年刚过完年,我在老家还没出来,初中同学就安排聚会。说真的,我压根就不想去的。因为我与他们初一只读了一学期半,我就转学了。架不住我本村的同学软磨硬泡(还有亲戚的关系,他又叫我哥哥)我就硬着头皮去了。
他们先去的矿区大酒楼,我因为临时有事而姗姗来迟,我推门进去一看,我都蒙圈了。一个3桌的大包间,男男女女坐了3大桌。好多我都没有印象了,一起上学的时间太短。又都过去8年时间了,12~13岁的年龄,都20左右了,真是模糊不清的记忆。
我那弟弟就给我做介绍,我当时扭头就想走。我的骨子里非常的传统,穿着打扮都是中规中矩的。看着他们奇怪的发型,又是染发,又是蓬松的离子烫,又是挑染,甚至衣不遮体,能露的都露。我都感觉我是不是走错地方,去的不是饭店。
介绍完以后,我就坐在那里抽烟,听他们在那神侃,我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因为只有我是做厨师的,他们聊的都是什么电子厂,什么社会之类的事,我听着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万般无奈之下,我给我父亲发了一个信息,让他5分钟后给我打电话,就说有急事找我。我去超市买了一条好猫香烟,让服务员送进包间交给我弟弟,我骑着摩托车就走了。
第二次是2015年,那是另一中学的同学聚会。这次是我发小要我去的(邻镇邻村的,他父亲跟我父亲是死党,我俩从小一起长大)聚会16个人中,只有我学历最低。只有他和矿区那位同学,跟我的关系最铁了,也只有联系。整个饭桌上,我就跟他俩频频举杯。
其他的,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问什么。学历参差不齐,职高、中专、大专、大学、做小老板,退伍军人的都有,唯独我是初中学历。聊的话题,不是车子房子,就是票子和女人,再就是游戏,总之就是互相瞎捧呗。
我2015年月薪700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除了那俩,其他的都是轻佻的眼神,不可一世的态度。我只好硬着头皮,直到散场。他们去KTV嗨歌,我直接去酒店开个房睡觉去了,奉陪不起。
从那以后,我再没参加过同学聚会。这些年,只跟4个同学有来往,一个接了父亲的食品厂,食品包装是我父亲纸箱厂供应的。一个开餐厅的,一个玩二手车的,另一个就是我发小开公司的,我们的关系处的很融洽。聊天就是聊天,从来不会涉及车子房子和票子,一类的话题。
现在,别说什么同学聚会,就是同事聚餐,回家和老乡喝酒,都是互相攀比,吹捧。脑仁疼,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