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趵突泉简介(趵突泉简介资料)

七月网2140

一、趵突泉简介 关于趵突泉的简介

1、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趵突泉简介(趵突泉简介资料)

2、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米/天。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景点。

3、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2013年,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天下第一泉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9月5日下午,趵突泉泉群省级地质公园揭牌开园。

二、趵突泉的英文介绍

Baotu Spring is one of the three scenic spots in Jinan. It is located in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adjacent to Quancheng Square in the East and Wulongtan in the north. It covers an area of 158 mu, ranking the top of the 72 Famous Springs in Jinan.

During the southern tour of Emperor Qianlong, Baotu Spring was canonized as"the first spring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 mellow and sweet taste of tea made by Baotu Spring. It is also the first famous spring in Jinan found in ancient literature.

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2016年8月17日,雨后的趵突泉水位升到了29.14米,一夜之间上升27厘米。狂喷的趵突泉群在初秋清凉的空气中形成团团白雾,三股水“水涌若轮”,再现了历史上的著名景观“云雾润蒸”。

2019年8月13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就到了28.44米。14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到了28.54米,这个水位比2017年的28.35米,2015年的28.05米和2018年的27.98米都高。

三、趵突泉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名称由来

趵突泉最早并没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所以历史上经常以"泺"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后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庙,也俗称为娥英水。

趵突泉最早并没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所以历史上经常以"泺"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后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庙,也俗称为娥英水。

宋代的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为趵突泉取名"槛泉"。"槛",假借为滥,泛滥之意。"槛泉"典出自《诗经》,《诗·大雅·瞻卬》中写道:"觱沸槛泉,维其深矣。"但济南百姓却因"槛泉"之称太雅,直接弃之不用。对于此事,金代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记载道:"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槛泉,又立槛泉坊,取诗义而言。然土人呼爆流如故。"济南百姓仍叫它"爆流泉"。"爆流"这个名字还引申出许多类似的叫法,"趵突"就是其中一种。

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记载:"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

2002年,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的记载可上溯至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

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在《齐州二堂记》中说:"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相传干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

2014年12月26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跌至27.95米,连续13天跌破28米橙色警戒线,达到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来同期最低水位。2014年济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三成以上,这使持续喷涌了11年的趵突泉再次面临停喷危机。

2015月2月8日,趵突泉面临停喷,地下水盗采加重。 3月22日至6月6日,趵突泉水位曾连续11天失守红色警戒水位。6月6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7.65米,再次逼近27.6米的红色警戒线,比5月12日下降了28厘米,较2014年同期低了37厘米。 6月,由于天气干旱,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湖面出现"鱼儿泥上爬"的现象,鱼儿露著脊梁在泥水中游。

2016年4月2日,济南趵突泉水位跌到了27.38米,跌破又一个重要关口,趵突泉的三个喷口仅有微弱的水纹。另一个名泉黑虎泉水势大降,西侧兽头已经彻底断流,另两个也十分虚弱。 7日,济南趵突泉水位降至27.47米,比去年同期低21厘米,处于2003年趵突泉泉水持续喷涌以来的最低水位。为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济南市相关部门首次调用长江水补源,每天补源量达到30余万立方米。

2015年15日下午,雨后的趵突泉水位大涨。趵突泉水位早晨涨至27.49米,比前一天涨7厘米,比十几天前的最低实时水位27.17米暴涨32厘米,渐渐脱离停喷危机区。

2017年11月,趵突泉水位已连续8天处于橙色警戒线以下,创下自2003年泉水复喷以来历史最低水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1米,提前3个月跌破橙线。

2005年趵突泉开始水位持续上涨,水位出露标高达到29.94米,突破最高水位记录29.90米,创下2003年复涌以来的新纪录。

2005年7月以来,趵突泉水位开始回升,尤其是7月中旬开始,水位几乎每天都在升高。随着水位的上升,曾是济南八景之首的"趵突腾空"景象重新涌现,三窟迸发、喷涌而出的泉水腾空达到40-50厘米。

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1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

2014年9月,趵突泉6日水位达到28.31米,以高于停喷水位线27.00米1米多的成绩。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复涌以来,至2015年已持续喷涌12年,创下了近40年来泉水连续喷涌的最长纪录。

2016年8月17日,雨后的趵突泉水位升到了29.14米,一夜之间上升27厘米。狂喷的趵突泉群在初秋清凉的空气中形成团团白雾,三股水"水涌若轮",再现了历史上的著名景观"云雾润蒸"。

2019年8月13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就到了28.44米。14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到了28.54米,这个水位比2017年的28.35米,2015年的28.05米和2018年的27.98米都高。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市中心,泉城广场西邻,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北邻五龙潭公园。

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趵突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著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的泉涌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济南南面是山区丘陵,有千佛山,北面是黄河和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济南市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

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石灰岩以大约30°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为济南泉水的水源。

在平原下的岩浆岩,组织很紧密。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著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著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形成了这些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之一。

趵突泉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水量巨大,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米/天,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质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烟雾,济南人称之为"云蒸雾润"。

趵突泉的南大门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

观澜亭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南,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观澜亭前水中矗立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木牌楼,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趵突泉边还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1861-1874年)历城王钟霖所题。

观澜桥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广会桥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的记载。

龟石是元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据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凤、龟、麟四大灵石尤为著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

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四座灵石仅存的只有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皱、瘦、透、漏"的特点。

泺源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姜祠或称娥英祠。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著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任齐州太守,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

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

来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定雕花石栏。

白雪楼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所建。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

明万历年间(1572-1620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1979年,济南市公布泺源堂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市严格审批保护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减少地下水开采、适时人工增雨等多种措施科学保泉。2016年以来,济南市修订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编制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划定了保泉生态红线;重点加强泉水源头--济南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最佳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泉水景观和保泉环境,提高泉水保护和利用效能。

2012年以来,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启动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后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批覆资格、通过《济南趵突泉泉群省级地质公园规划》专家评审等程式。

2016年8月18日,趵突泉顺利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验收,2016年9月5日揭碑开园。

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

趵突泉景区门票40.00元。春夏季(4月10日-10月10日)19:00-22:00,票价20.00元/人;秋冬季(10月10日-4月10日) 18:00-21:00,票价20元/人,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期间(正月期间)夜场除外。

趵突泉与千佛山、济南动物园、济南植物园联票价格70元。

07:00-22:00(春、夏、秋);07:00-21:00(冬)。均18:00停止售票。

9月-11月最佳。经过7、8月集中降水的补充后,济南市的地下水位会明显升高,市区内的泉水在秋季会有争相喷涌独特场面,因此去济南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雨季后的秋天。

公交线路:市民可乘坐K1路、K5路、K59路、K101路、K104路、K109路、K41路、K51路、K54路、K66路、K82路、K85路、K91路、B103路、游777支线2、K28路、K49路、B52路、K54路、K72路、k96路、B100路、K102路、K128路、B165路等多路公车在趵突泉北门、趵突泉东门、趵突泉南门站下车。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