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九子夺嫡是哪九子(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指哪九个皇子)

七月网1760

今天给各位分享九子夺嫡是哪九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指哪九个皇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九子夺嫡是哪九子(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指哪九个皇子)

九子夺嫡的九子都叫什么

所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事件。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继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太子,引起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觊觎。当时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谋求储位的愿望(包括已被废黜的胤礽)。只不过有些人野心小,有的只觉自己没戏,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真正要争夺皇位的只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雍正皇帝)、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祯,老九、老十是老八同党,助老八争位,他们自己并无野心;老十三助老四,他自己也无意争位。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深知皇位轮不到自己,也无此奢望,便只安稳地当着亲王。后来,老大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两次废黜,第二次废黜后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说不再立他,也不许任何人再举荐他为太子;老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车之鉴,不敢再搅这趟浑水,主动退出。实际的竞争者只剩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后,老四胜出,即雍正皇帝。

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指哪九个皇子

胤褆

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指的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扩展资料

九子夺嫡中大阿哥的下场:

康熙的大儿子叫胤褆,为惠妃纳兰氏所生。胤褆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

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九子夺嫡结局如何?揭秘康熙儿子们的下场

康熙朝九子夺嫡是哪九子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儿子

康熙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8个女儿活到成年。康熙诸子初随“承”、“保”、“长”等字、后均随“胤”字。之后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帝王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怡亲王允祥逝后其名改回胤祥。

1、长子胤禔(1672年-1735年),惠妃生,皇长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直郡王,“大千岁党”之首

2、太子胤礽(1674年-1725年),孝诚仁皇后生,皇太子,“太子党”之首。

3、三子胤祉(1677年-1732年),荣妃所生,皇三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诚郡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因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康熙四十八三月,晋诚亲王,“三爷”。

4、四子胤禛(1678年-1735年),德妃生,皇后佟佳氏(隆科多之姐)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雍亲王。四爷党之首。

5、五子胤祺(1680年-1732年),宜妃生,皇太后孝惠章皇后抚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恒亲王。

6、六子胤祚(1680年-1685年),德妃生,六岁夭折。

7、七子胤祐(1680年-1730年),成妃生,惠妃抚养,身有残疾,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

8、八子胤禩(1681年-1726年),良妃(?-1711年)生,惠妃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为多罗贝勒,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为廉亲王,“八爷党”之首。

9、九子胤禟(1683年-1726年),宜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为贝子,八爷党。

10、十子胤䄉(1683年-1741年),温僖贵妃(孝昭仁皇后之妹)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八爷党。

11、十一子胤禌(1685年-1696年),宜妃生,十二岁早亡。

12、十二子胤祹(1686年-1763年),定妃生,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贝子。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履亲王。

13、十三子胤祥(1686年-1730年),敏妃生,(德妃抚养),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怡亲王,四爷党。

14、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德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固山贝子,雍正元年五月封多罗郡王,八爷党。

15、十五子胤禑(1693年-1731年),王密嫔(汉人)生。

16、十六子胤禄(1695年-1767年),王密嫔(汉人)生。

扮成阮籍的雍正17、十七子胤礼(1697年-1738年),陈勤妃(汉人)生。

18、十八子胤祄(1701年-1708年),王密嫔(汉人)生,八岁夭折。

19、十九子胤禝(1702年-1704年),高襄嫔(汉人)生,三岁夭折。

20、二十子胤祎(1706年-1755年),高襄嫔(汉人)生。

21、二十一子胤禧(1711年-1758年),陈熙嫔(汉人)生。

22、二十二子胤祜(1712年-1744年),谨嫔生。

23、二十三子胤祁(1714年-1785年),石静嫔(汉人)生。

24、二十四子胤秘(1716年-1773年),陈穆嫔(汉人)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