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水东街事件(水东街的水东街的来历)

七月网343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水东街事件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水东街事件的知识,包括水东街的水东街的来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水东街事件(水东街的水东街的来历)

梧州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梧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梧州属桂林郡。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称南越武帝,封赵光为苍梧王,建苍梧王城。秦始皇凿通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梧州成为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粤语的发源地。汉代,梧州有316年是岭南的首府;梧州是两广之“广”所在地,即以古广信为界,广信以东叫广东,广信以西叫广西,广东广西由此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梧州。明代,梧州有100年是两广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1897年开埠后,梧州商贾云集,留下一座座富有特色的骑楼建筑,使梧州成为两广的骑楼博物城。游锦鸡岩、河东老城区、鸳鸯江、英国领事署旧址……,一日便可以读懂梧州4000年历史。

舜帝遗迹

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司马迁《史记》),埋葬在白云山南麓的锦鸡岩,而虞帝庙旧址就在现桂东医院处。白云山半山腰有一处为纪念舜帝而建的光华亭(舜帝,姓姚,名重华)。

南汉铜钟

为南汉太监吴怀恩出资于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所铸,曾作为市民报时用。

冰井泉香

唐代诗人元结当上道州刺史和容县经略守护刺史后到了梧州,写下“火山无火、冰井无冰”的诗句,并率众开凿“冰井”,给梧州留下个“冰井泉香”景点。用冰泉水制作的滴珠豆浆堪称中华一绝,不喝冰泉豆浆,不算到过梧州。

苏轼秦观会于梧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谪官海南途中两次路过梧州,“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乃闻其尚在藤也。”到了梧州舜帝墓,乃写下“我行忽至舜所藏”诗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因坐党籍之祸被贬到雷州等地;后被放还至藤州,与苏东坡在藤州相会,作诗“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笑逝于藤州。藤县还留有访苏亭。

北宋元丰监铸钱遗址

位于钱鉴路桂江河边(今桂江造船厂船体车间),建于在宋熙宁四年(1071年)。据宋史记载: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刘大中宣谕江南归奏“衡、舒、严、鄂、韶、梧六监,岁铸百五十六万缗,充当逐路支用”,梧州元丰监是北宋时期江南六大钱监之一。梧州元丰监从事铸造钱币,每年铸铜钱18万缗(每缗1000枚),产量占当时全国铸钱150万缗的12%。

明朝两广三总府遗迹

明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设两广总兵,韩雍任左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驻扎梧州。成化五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当时,设有三总府:总督府、总兵府和总镇府。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总督才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三总府驻地在今东正路、东中路及建设路一带。近年在市一幼附近,先后出土了1510年的《总府题名记》碑及一对大石龟。石龟背负"总府题名记"和"建总府记"石碑,现在这两个石龟分别安置在白鹤观和龙母太庙内。

桂江浮桥铁柱

明成化七年(1471年),两广总督韩雍和太监陈平等筹建浮桥用生铁铸造浮桥铁柱,竖在桂江口两边岸上。桂江一桥建成后移至北山中山纪念堂门前两侧。

袁崇焕故里

梧州藤县天平镇新马村是袁崇焕故乡。袁崇焕曾任督师等职,统率辽军对金兵作战,先后获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击退了当时称王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后来崇祯皇帝中了金兵的离间计,将袁崇焕处死。新马村的犁头山、江北白马圩背分别有袁崇焕祖父和父亲的墓地。

炳蔚塔

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与允升塔遥遥相望,各领风骚。“炳蔚塔”碑额,乃清代三元及第、山西布政使、一代名宰陈宏谋玄孙陈继昌手篆,字体苍劲浑厚。首层有石刻题额“文峦耸秀”,为清道光年间梧州知府袁渭钟的手楷。塔共有7层,塔高34米,底径7米,壮伟古朴。塔呈六角形,青砖结构,每层塔檐,筑以莲花图案浮雕,光彩照人。

龙圩粤东会馆

位于苍梧县城龙圩,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五十三年(1785年)重建,是广西境内最早的会馆。明朝中叶以后,龙圩逐步成为西江流域的重要商埠。清康熙年间,广东南海、佛山、顺德等地客商云集龙圩,设有豆行杂货行、烟丝行等16个行业、200多个工商户。

百年商埠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开埠后,外国人在梧州设领事署、教堂、学校、洋行。现存的外国建筑有梧州海关旧址(地委大院内)、思达公医院(现工人医院)、英国领事署旧址(珠山顶)、美国圣经学校旧址(珠山顶)等。同时,两广、云贵川湘晋商人蜂拥而来,梧州成为广西主要的内河口岸城市以及大西南进出口的水上门户。商贾们在梧州建起留下一座座富有特色的骑楼建筑,使梧州成为两广的骑楼博物城。

英国领事署旧址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在白鹤山上建起领事署。1928年底,英国将领事署交回广西。

太平天国封王建制遗址

清咸丰三年(1851年),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起义军攻克永安州(今蒙山县)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封王建制,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并与清军进行了半年多的反“围剿”斗争。现在,蒙山县还保存着太平天国革命遗址26处,文物1500余件。

天国四王故里

藤县大黎镇是中国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来王陆顺德、侍王李世贤等四王的故里。太平天国在金田村起义,后挥军北上,从平南进入大黎。李秀成、陈玉成和李世贤等参加了太平军。四王骁勇善战,成为天国后期的支柱。藤县还涌现有扶王陈德才、潮王黄子隆、佑王李远继、扬王李明成、广王李恺顺、然王陈时永、宗王李尚扬、成王陈聚成、誉王李瑞生等共13个王。大黎镇建有四王史绩陈列馆,藤县县城也有一处四王亭。

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先生为了筹备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3次驻节梧州。为纪念他,梧州人民于1929年在北山上兴建全国最早的孙中山纪念堂。

李济深故居

李济深1885年出生于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故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25年,是一座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四合院落。故居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阴阳八卦文化。后山坡上浓荫蔽天的格木林,形似饱虎隐伏,为盘龙卧虎之地。东、南、北面,共有5个小山头延伸相聚到村边,形如骏马,有五马归槽之说。

龙母太庙

梧州龙母太庙位于市区北部,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和雍正年间均曾重修,是一座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传说她因养育过5条金龙被尊称为龙母。主要建筑有牌坊、正殿、后殿、行宫、”总府题名记”石碑、石龟、关帝殿等。

藤县龙母庙

位于藤城镇胜西村水东街孝通坊。原庙规模宏大,庙内雕梁画栋,瑰丽堂皇,具有浓郁的古建筑艺术风格,据宋代《太平环宇记》述,其始建时间可追朔到宋代以前,藤县龙母庙历史悠久,历代修葺,一直延续到“文革”前,1993年冬经当地群众筹资再次重新修复。藤县龙母庙和广东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有着渊源联系,藤县是龙母根之所在,是龙母故里,而广东悦城则是龙母生活之地,墓葬之地。

大竹龙母庙

据清《藤县志》记载,“据传,龙母……藤县二十一都筋竹村人,豢龙潭犹存,或曰一都水东街孝通坊人,故其庙名孝通……”。藤县二十一都筋竹村(现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村民也捐资建了一座龙母庙。庙前有龙母盎(即豢龙潭)、龙母井、父老河等遗址。岑溪三堡镇也有一处龙母庙。

西竺园

位于中山公园北面的珠投岭上,为妙真和她的师父达禅法师于1933年创建。西竺园是佛教尼姑庵,内有砖木结构房屋6座,东西座为餐厅和会堂,中座为大雄宝殿,后山为观音殿、祖师堂与功德堂。

白鹤观

位于梧州鸳鸯江畔的白鹤岗南麓,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门楼上雕梁画栋,有“麒麟送子”等反映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的雕花,屋脊上雕刻为双龙鱼戏珠,屋顶前方左右两边有日神和月神。白鹤观主殿为三清殿,供奉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四恩寺

前身是位于钱鉴的紫竹林寺,建于1939年春,1966年被占用,因梧州市修建东环路而于2002年搬迁到白云山重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新寺题名“四恩寺”,四恩即报答国家、父母、师长、群众这四重恩。四恩寺建筑雕刻精美,16.8米高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

邓公庙

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始建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庙址原在卧龙岗,后于万历年四十二年(1614年)迁庙于今址。现在的邓公庙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移址后重建的。正中四根为蟠龙柱,硕大浑圆,高约5米,直径40厘米,每柱精雕一条神态威猛逼真的蟠龙,腾跃于红云绿浪之间,是广西仅存的木雕龙柱。邓公庙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与邓公庙毗邻,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大门两侧有一对联:“先武穆而王功深汉水,后文宣而圣道配尼山。”把关羽与武圣岳飞和文圣孔子并列,把他抬到文武双全的地位。庙前雄踞着一对清同治年间建造、精工雕刻的花岗岩石狮,左雄右雌。庙宇内外墙壁彩绘画,线条流畅,寓意鲜明,色彩艳丽,画工十分细致。

水东街的水东街的来历

1.桥东水东街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清末民初曾是惠州的商业旺地。水东街一带的骑楼建筑有着惠州特有的文化风情,这条中西合璧风格的繁华街道也是惠州市区的发源地。

2.清末民初,是惠州商业鼎盛发达的时期,各省商贾云集。这是水东街被称为“旺地”的最好诠释。临街的骑楼构造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顶。有的骑楼高达3层,长达40-50米,气势不凡。那时,鳞次栉比的骑楼,各式各样的客栈、商店、银楼、作坊、药店,来来往往的商旅,绘就一幅近代的《清明上河图》。登上既具有南方特色,又兼具中西合璧风格的骑楼倚窗眺望,东江水西下,各式大小船只穿梭往来,东新桥上的行人来去匆匆。现在,临街的骑楼虽已破旧,却形象记录了惠州从一个古老的城镇发展为繁华都市的故事。

3.抗战初期,日军侵袭惠州,一把火烧掉大半条街及200余间骑楼店铺。1941年水东街又一次遭日军破坏。从那以后,老街就不如往日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惠州交通迅速恢复,电讯畅通,各商号相继复业,侨汇源源而来,洋货大量涌入,江面上往来于惠州与香港、澳门、广州之间的船只秩序井然,载出当地的大米、土产,运进英国、美国、德国等国生产的印花布、洋火、洋钉、钟表、煤油等。从东江上运来的货物在东新桥下的码头交易,由搬运工从船上搬运到骑楼的货栈。东新桥码头边,金铺、布行、当铺林立;小茶室、粥粉店、云吞店繁多,通宵达旦营业;批发粮油店、绸缎布匹店、私人诊所、教堂、影相馆齐备,烟馆、赌馆相继兴起。骑楼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水东街上一派繁忙。谈生意的商人和沿街叫卖的商贩共同谱写了当年水东街的繁华。

据《惠城文史资料》记载,当年水东街上有上百家商号,较有名的有:宏泰布店、永泰布店、大众商店、亚东苏杭店、恒升苏杭店、广寿堂药材店、怡和隆烟丝店、益生隆、全和五金店、天成金店、黄惠和金店、瑞成陶瓷店、裕昌杂货店、东益咸鱼店、顺安山货店、大德土纸店等。水东街发展史发展阶段时间功能起源期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军政中心发展期唐、宋建府城,明、清建县城交通枢纽兴盛期清末民初,是惠州商业鼎盛发达的时期商贸中心衰落期抗战初期,日军侵袭惠州,水东街遭日军破坏功能混杂

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街道办事处有哪些部门

机构职能主要包括:街道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情况;街道领导及分工情况;街道各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情况,下(直)属单位设置及职能情况等。

业务工作主要包括:街道各部门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

其他主要包括:街道重要会议、活动的主要情况;人事任免事项;街道各部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录用计划、程序、结果等,以及政府各部门职责范围内依法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为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街道主动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街道编制了《水东街道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在编排各类政府信息时,按照业务和信息类别,划分为1-3级类目。

关于水东街事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