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我是路人甲乙丙丁结尾的是什么歌
这首歌曲的歌名是:
《要你的祝福》
演唱:李潇潇
歌词如下:
午夜的温度慢慢起雾
穿梭的人潮有些荒芜
开始欢呼
开始麻木
谁被谁在安抚
落单的幸福变得模糊
孤单的城市独自起舞
也许满足
也许糊涂
该向谁去倾诉
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
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
宁愿相信任性的舞步
心甘情愿被现实绑住
一再重复跌落在未知旅途
走过的路让我们那么辛苦
太多感触让回忆停住
不想要被束缚
不想要认输
习惯了一直付出
手心的顽固是看不见的孤独
不想退出平庸的落幕
那所谓的领悟
我想走好每一步
靠自己看清楚
梦的翅膀早已被俘虏
是每个人必经的道路
开始活得庸庸碌碌
不想懂不想哭
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
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
宁愿相信任性的舞步
心甘情愿被现实放逐
往死里去拼谁说我办不到
只要能拥有梦想就能够温饱
不管这是不是个玩笑
只要心还在跳
疯狂的舞蹈
wow
是谁说我办不到
没有你的拥抱
我会过得更好
再也不怕孤单的打扰
不怕乌云笼罩
梦想靠自己握牢
啦啦啦啦啦
由义无反顾
不停追逐
想铭心刻骨
梦的归宿
该我的幸福
就不会输
别把我约束X3
NO~~
有爱祝福就开始拼命追逐
梦想的路让人停不下脚步
义无反顾才铭心刻骨
心跳开始倒数
该我的幸福
学会了努力追逐
没有了拥抱别以为我不在乎
也许分离是一种礼物
包裹所有痛楚
我想走好每一步
靠自己看清楚
求:小品或相声剧本!
甲:(甲乙上台后,甲热情地双手握住乙的手,晃动后,手松开,退一步,端详着乙)哇塞,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叉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
乙: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油。——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
甲:我说的是山寨话,不懂,可以上网查维基词典。
乙:(摇摇头)还是不明白。
甲:你家有电脑么?
乙:你也太小瞧人了,多了不敢吹,不瞒你说,我老婆出差用的手提电脑不算,我家台式电脑就有3台!
甲:是呀,改革开放使城乡人民收入增加了,电脑价格下降了,电脑普及了。
乙:这是科技惠民!
甲:不仅电脑不贵了,上网费也便宜了,广大网民享受到网上冲浪的乐趣了。从1996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现在我国的电脑拥有量和网民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乙:专家说电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甲:对,没错。电脑成倍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没有哪个办公室没有电脑的,很多家庭也都有电脑,现在电脑都是联网的,网上信息瞬间传遍千家万户。互联网传递信息快,受众广。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产生了网络独特的语言现象。每年每月都有大量的网络词语涌现,每天都有网络新词儿产生,这几年尤甚,我刚才说的就是。
乙:你再举例说说。
甲:网络新词语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词汇。但它的产生是由特殊事件引起的,如果你不了解那个事件的话,就不好理解,得加以解释。使用,也需要一定的语境。
乙:是么?
甲:因为网络新词语还不规范,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进入正常的语汇还需要经受考验,适者生存。
乙:你别光解释,演示演示,我也长见识。
甲:那我就在说话里使用一些网络新词语,把我们单元楼的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情形说一下。你听不懂别怪我,只能怪你的基因有问题,找你父母算帐去,别找我。
乙:拐着弯儿占我便宜,——我没有你想得那么憨。说吧!
甲:这个青年很酷很勤奋——不像你那么囧——是个去愤青化的80后,是网虫,也是博客、播客、掘客……
乙:捷克斯洛伐克……
甲:听不懂?慢慢寻思。我现在不能给你解释,我话一松闸,就刹不住……
乙:想学几个网络新词儿嘛,就得忍着点儿!
甲:这个青年还是挺不错的,当了奥运会的志愿者,也算是鸟巢一代。奥运结束后告别母校,就家里蹲,哪也不去……
乙:他也许在用功,想参加什么教师或者公务员考试,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甲:你小子智商还不低,还真让你猜对了,起初他是想一鸣惊人,举世闻名。这年头你没看,追求出名不择手段,什么潜规则曝光、独家艳照,正龙拍虎等等,哪怕把身体扭成S形,说和哪个名人有过一夜情,说是某名人的私生子,都在所不惜。
乙:那这个青年又考什么了?考得怎么样?
甲:我和这个青年经常碰面,也算面熟。所以知道他想考公务员。那天晚上他回来,我在小区大门口遇到他,
问:“考了?”他说:“面了!能不能录取还不知道。”
乙:什么是“面了”?
甲:面试过了,等候通知。
乙:哦。
甲:这个青年运气还不错,被录取了。上班不久,他从家搬出去了……
乙:和父母吵翻了?
甲:不是。他说他不做“啃老族”,他想自立,过起了拼客生活,做了宅内族。他理想大,他跟我说,他不满足小资,要朝着小私目标迈进;不只做白领,还要做紫领。
乙:似懂非懂,看来我真落后网络时代了!
甲:你脑残不能怪别人……
乙:你才脑残呢!
甲:这个青年文笔不错,经常在博客、网站论坛、报章杂志发表文章,惹来春女作家的青睐、粉丝的跟踪,关注地说他不能“太单身”,可以礼貌性上床,有利他灵感爆发。
乙:看来这个青年的官运、财运、桃花运都不错。春女作家用下半身写作?这个青年对春女作家和粉丝们的钟情如何表示?接纳否?
甲:他说他对“亚偷情”不感兴趣,要找37度女。
乙:37度女是什么女?
甲:回去问你老婆去。——这个青年还撰文批评范跑跑和郭跳跳……
乙:怎么批评的?
甲:他说范跑跑是师德原则问题,郭跳跳是说话方法问题。
乙:毫不讳言,仗义执言,为百姓言,现在就需要这样的时评人!
甲:这个青年还作了一首诗,讥讽一些昏庸官员和一些昏头学者的妄言……
乙:什么诗?
甲:其中两句是:亘古未闻呼吸税,幸亏没提屁有捐。
乙:什么意思?
甲:2008年11月18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一位中科院院士呼吁政府考虑征收“呼吸税”,说居民也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乙:真是馊主意!
甲:提馊主意、说胡话的岂止是这个中科院院士,2006年上海一名教授居然说有图腾象征意味的中国龙应该改掉、改换……
乙:为什么?
甲:这个教授说的理由让人哑然失笑、啼笑皆非。
乙:他的理由是什么?
甲:这个教授说,龙这个形象和图案让外国人看起来不舒服,会影响我国的外交和外贸……
乙:这个教授难道不知道,中国人看外国人眼色行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样传道授业岂不误人子弟?
甲:奴颜媚骨什么时候都会有。——不说教授了,还说这个青年吧。这个青年笔锋所向,棘刺时弊,酣畅淋漓,说出了大众的心里话。
乙:他还批评了什么?
甲:2008年2月18日,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说:“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这话你赞成么?
乙:睁眼说瞎话!敢情他是公费医疗全报销,他的收入又高,家里人即使不享受公费医疗也看得起病。饱汉不知饿汉饥呀!
甲:2008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一位副省长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我们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也没有过‘上学贵’,我国也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这话符合事实么?
乙:同样是睁眼说瞎话,与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看看灾区的孩子,想想西部贫困地区那些辍学的儿童!——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甲:这位青年文章的观点受到网民和读者的热烈支持和广泛呼应,他对“待富阶层”“久耕托市”“兆山羡鬼”“秋雨含泪”等观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好评如潮。
乙:这个青年真是太有才了,应该像扬子鳄一样重点培养。
甲:但这个青年不喜欢张扬,做人做事十分低调。
乙:谦虚使人进步。
甲:哎,你听说过2008年10月19日深圳海事局副局长在深圳某餐厅涉嫌猥亵女童的事件么?
乙:看新闻了,被“雷到”。
甲:你也会说“雷到”?
乙:受你的熏陶,我不是笨东东吧?
甲:还不算很呆……
乙:嗐!往下说!
甲:这个自称是北京交通部派来的“怪蜀黍”,对自己的丑行辩解说,他对女童是施以“搭肩礼”。这个青年听了义愤填膺,气愤地说,“弄他!”,于是连夜奋笔疾书鞭挞其丑恶。
乙:这个青年应该到报社工作。
甲:是呀!我也这样劝他。你猜他是怎么说的?
乙:他怎么说的?
甲:他说。“我要做就做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为国家管好新闻出版界。”你看他口气多大!多狂!
乙:不能那么说,这说明他志向大,有匹夫责任感,比宅男宅女有抱负。
甲:他还说,“新闻工作是神圣的,新闻工作者整体是好的,个别新闻记者拿人家的封口费,出卖新闻良心,成了被人唾弃的‘新闻丐帮’,玷污了新闻工作者的称号。”
乙:说得好,有见地!——哎,你对这个青年怎么这么熟悉、这么了解呀?
甲:他是我弟弟呀!(作者注:这最后一句台词有三种说法:1、如果相声演员甲28岁以上35岁以下,可以说“他是我弟弟呀!”;2、如果相声演员甲23岁以下,可以说“他是我哥哥呀!”;如果相声演员甲45岁以上,可以说“他是我儿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