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唐山话方言搞笑段子,唐山话方言搞笑段子大全

七月网5490

唐山丨能把东北口音带沟里的,也只有唐山话了。

唐山话一张嘴,外地人就笑上了。

唐山话方言搞笑段子,唐山话方言搞笑段子大全

如果说东北人能把其它地方的人带偏,

有一个去唐山旅游的理由,

叫“我想听听你的方言”:

我揍是稀罕听你说唐山话,

咋儿那好听啊!

唐山话是一种天生搞笑的方言,

影视剧里到处是它的影子。

《鬼子来了》明明是一个悲剧,

但台词里一股唐山味,笑得人肚子疼。

《疯狂的石头》盗窃头目“道哥”,

用郊区伦(lūn)敦音来胁迫绑票,

“来,给你代地(daddy)打个电话。”

不会唐山话段子的编导,

综艺节目里开不好车。

说到让唐山话“闻名于世”,

赵丽蓉老师功不可灭。

1988年至1999年之间,

她8次登上春晚小品舞台,

用唐山话戳中全国观众的笑点,

奠定这门方言的笑林霸主地位。

只要提起“麻辣鸡丝”、

“探戈就是蹚着蹚着走”、

还有“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能让你想起充满电视屏的欢乐,

当然,前提是你至少得是个80后。

一听到唐山话就想笑,

有网友问这是啥儿毛病。

这不怪听的人,

在普通话里,

陈述句是平调,疑问句声调,祈使句降调。

唐山话偏不走寻常路,

普通的陈述句开始上挑,

疑问句大幅上扬,仿佛要冲天上。

“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

“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儿!”

“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唐山话,很多人说像唱歌。

倒数第二个音节拉长,

同时声调往上走,

最后一个音节“啪”降下来,

又迅速升上去,

这跟好莱坞大片的惊险时刻,

抓住人心的节奏简直一模一样。

唐山话的另一个特点是,

第二声挑不上去。

本来应是阳平的二声,

唐山老市区硬把它摁平,念成一声.

比如,大酒楼,读“jiúlōu”

又如,你要是早说,我不都明白mīngbāi了吗!

再往南的那块更是把二声拽下,念成四声,

如,老头,读“老透儿”;小姨,读“小义儿”。

唐山在调子上带偏东北人,

在儿化韵上也力压北京话。

谁说北京话的儿化韵多,

唐山人第一个不服。

在唐山话里,加“儿”近乎任性。

“这字儿可真难看儿,快擦儿它”、

“刚才他让大家打儿一顿”、

“没汽车了,我得走儿去”……

“儿”追着名词、形容词,

甚至能跟在动词后头,

当普通话“了”“着”来用。

一句唐山话舌头卷个三四遍,

也不是个事儿。

除了句调音韵外,

唐山话还有很多词组,忒欢乐。

唐山人到外地读大学,

同学在宿舍里偷用电磁炉,

赶上学校检查,他冲同学大喊:

“快点把电炉子抬起来!”

同学一脸懵地问:“抬多高啊?”

唐山话“抬起来”,就是藏起来的意思。

唐山人去旅游,一张口说话,

很容易被误以为是东北那旮沓的。

实际上,唐山话比东北话更魔性,

据说连东北人都能拐跑。

一个北方朋友到唐山工作时,

铆足劲儿扳着,不让唐山人把自己带沟里。

结果,试用期还没结束,就发现坏事儿了,

开口一个“咋儿的”,闭口一个“忒可爱”,

动不动“揍是”“崽儿都中”,还句句上挑。

唐山话的强大感染力,

得益于历史上的南北荟萃。

唐代李世民率军路过,

不仅给这座城赐名“唐山”

而且将古长安的方言留在这里,

比如,倒装句“我知不道”。

如果你在街上问路,

TA回答你:

“知(zhí)不(bù)道(dāo)”,

最后一个“道”从一声滑到三声,

那么你面前的妥妥是唐山人。

宋元蒙古、女真南迁,

明代山东、山西移民,

扩充了唐山的方言词汇。

明朝戚继光驻军,

清朝广东移民涌入,

当地发音受到吴越、粤语方言影响。

至今,背唐诗的时候,

唐山孩子跟广东孩子有同一个烦恼,

容易把“杜甫”念成“杜脯。

唐山话至今仍有一股古风古韵。

唐山人闻味儿喜欢用“听”:

你听一下那碗肉有味儿了吗?

我听见隔壁在炖鱼,味道可香了。

本来是用鼻子闻,唐山话却用鼻子听,

唐山话坚守住了“闻”字古义。

唐山话这么搞笑,

但唐山却不是一个喜剧重镇,

没出过几个全国知名的喜剧明星。

哪怕是让唐山话闻名的赵丽蓉老师,

她也是出生在天津宝坻,

距离唐山100多公里。

实际上,唐山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

多年以前,唐山市的钢铁产量,

单拎出来可以排全球第四。

2017年唐山的经济已是河北第一,

人均GDP比重庆还高。

工业体系下,普通唐山人相对严谨,

但配上唐山话,明明平平无奇的对话,

也会非常好笑,带动一份源自内心的乐观。

生活在这座“命大”的城市,

人们认为唐山是全中国最好的“地界儿”,

唐山方言大全顺口溜

唐山方言大全顺口溜如下:

耳蝉耳屎

锄锨铁锹

崩锅儿ML(连这都有)

鹅跌-表示肯定

闷得儿密睡觉

瞎掰撒谎

一直赶儿-一直

兼(声)这-应该是说话发嗲让人感觉难受的意思

脑-袄/上身穿的衣服,一般不指夏装

能的诶(“的诶”连读)-鼻涕

欠儿屁类似于“羊蹦”,但更注重于语言上的挑衅

别咧别弄了

叉花(声)儿跌(生/轻声)-偶尔的

歇很-喜欢/有时也表达“爱”

花叉儿-偶尔

内陆式儿跌那种样式的

脑瓜仁儿脑袋的里面

好么丫儿跌-无缘无故的-突然的

拿(声)仄-脏

长冲(声)-蛇

吃闷儿吃奶,闷儿的意思就不解释了

上坎上方

能得嘎给儿-干燥的鼻屎(哇哈哈!)

台楼(轻声)-藏起来

闲波情儿-类似于闲情,或做了什么无聊的事

听听用鼻子闻闻(这个在外地很著名,外地人均表示不能理解!)

脑心恶心

板儿敲-铁锨

害播/还播(声)-侮辱加害的意思

区(怪声)辟-形容怪异的习惯,或不合群的性格

不嘎古(轻声)-不错

老戒癞蛤蟆/蟾蜍

松(一种奇怪的变调)-熊/形容某人胆子小或者软弱

恩跌-表示肯定

献浅儿-似乎是巴结的意思

瞅瞅-看看

钱串仄-蜈蚣

咋儿咧?-怎么了?

唐山话大全(收集于网络稍加修改)

列根儿=昨天

候剩=晚上

晌或=中午

前门晌儿=上午

后门晌儿=下午

晌=天

地起根=本来

竟故引儿=故意

逗快咧=表达根本就不是

那可奔儿=表示肯定

上坎儿=上面

鹅地=是

一直赶儿=一直

花岔(岔花)=偶尔

好么牙儿的=无缘无故的

崽儿了=怎么了

揍啥=干什么

治=如此、非常例:这个人咋治狂

马当时=立即

家伙雷子=感叹词

抽或冷子=突然

星=可能例:这个东西星是他的拉倒=表示否定

多前儿=什么时候

佣为=因为

就手=顺便

带哪=在哪

斗是(奏是)=就是当儿不建儿=中间

知不道=不知道

你奏说那个七吧=表示肯定

尽可量儿的=尽量

唐山话方言段子有哪些

唐山话方言段子有、鼓捣猫呢等。

1、有一个美国人去唐山做有关中国人口素质调查,正好住在一位七十多岁乡下老妇人家。早晨美国人起来,正好被老妇人看见,于是老妇人就对他说:"鼓捣猫呢"。美国人一听,英语就连忙说:"Goodmorning.Goodmorning"。

2、某日,军训完后,食堂买饮料处排起长队.有一个人一路插队,边插边说:“对不起,我有急事.”一直到最前面,买完了饮料.有人问他:“你有啥急事?”“我忒渴了”。

3、甲:你揍啥捏,憋再耽搁咧。你他妈倒是快点耶!!乙:憋吵吵,我先上上网。发个邮件。甲:给shei?乙:给我媳粉儿。唉?显示器咋儿这不清楚啊。甲:坏了吧,找人收拾收拾。

4、女:瞅啥也?男:瞅你捏!女:瞅我揍啥也?男:咋跌?不让瞅啊?女:你咋这不人揍叠?男:看你地样基吧揍性吧。

5、标准唐山方言讲的笑话,前儿个猴剩,我二收上我家找我割个喇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