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格写清明的古诗
1、【《清明》田字格格式】:
2、【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赏析】: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地方。
清明古诗行书书法作品
古诗《清明》的行书书法作品推荐启功的《清明》。
《清明》是唐代杜牧的诗作。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启功将该诗作为书法的内容,更是增添了意境,这幅字笔画清劲、结构清秀、让人看着神清气爽。
启功,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笔名元佰、少文,号苑北居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启功的学术成就
启功除了是当代著名书画家,亦通晓语言文字、古书画鉴定之学,其中尤精碑帖研究。在碑帖之学上,启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启功尝作诗论曰:“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一改以往名家学者,如叶昌炽、翁方纲等研究历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知书法,而略其辞章之习。
除研究方法开拓新途外,启功更对《孝女曹娥碑》的真伪作出一锤定音之论,判定历代相传的《曹娥碑》殊非王羲之真迹。期间,虽有部分学者提出异议,启功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深厚学养,终使《孝女曹娥碑》的真伪得以辨明。
书法清明古诗作品
书法清明古诗作品如下:
1、《清明》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2、《清明》王禹(宋代)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无花无酒地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3、《清明》黄庭坚(宋代)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垫,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古有产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