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全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不是一首诗,是对联,此联是一幅高超的集引联。
这是宋代名园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译文:清风明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原本就是无价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别有情趣。
扩展资料
赏析
宋代名园沧浪亭的美在于借景,通过内外两道长廊,集园内古典建筑、红花绿树、碧水青山等自然景色融一体。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道出其中情趣。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是什么意思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事物,对比性强烈。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说明作者对于所处的环境非常高兴,从而赋予身边的山山水水以感情。
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说“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扩展资料:宋代名园沧浪亭的美在于借景,通过内外两道长廊,集园内古典建筑、红花绿树、碧水青山等自然景色融一体。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道出其中情趣: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此联更是一幅高超的集引联,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经大师契合,相映成辉。清风明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原本就是无价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别有情趣。
用的是集句,上联取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下联则是苏舜钦自作诗《过苏州》句,用于此很切当,欧阳修诗是专咏这座园子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即景寓事,而旧时无高楼阻挡,登山石可眺楞伽、七子、灵岩、天平诸山,苏诗此句正可移用。
沧浪亭在南宋时归名将韩世忠,厅堂上遂有楹联曰:“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双璧,即指苏、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因山水之乐造山水之胜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什么意思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出自网络,作者佚名,这句话的意思是:清风明月(美妙的风景)都是无价的,远远的山和近处的水都有感情。
说明一种对于所处的环境非常高兴,从而赋予身边的山山水水以感情,也就是说大自然的美,在与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和每一块石头。
在自然中要感悟它那微弱而坚强美丽的精神。大自然的美,在与四季,感悟它生命的更换。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
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这句话是用来抒发没有知音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想法,山水气势磅礴,有感于大自然间山水包容万象,不知不觉中就以山水抒发自己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
或者,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之境遇,对世俗中的事不再有过多指望,也不屑于与一帮功利之人为伍。然后隐居于山林,寄情于山水。
扩展资料:
与“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类似的美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翻译: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不管是淡淡的梳妆,或是浓妆的粉黛总是很得体。
2、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翻译: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
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翻译: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