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省得再有人说不认识
首先来张图,科普一下,所有旅游景点的大门口,都有景点名称。
这么大的汉字,文化程度不够小学三年级还真不一定能认识,第二个“国”是繁体字,放宽到小学五年,不,六年级吧。
再看看这个标志,没学过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读书少的,还真不一定认识。
上面的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徽记。
解释一下“靖国神社”几个字的意思:“靖国”大意是使国家安定,这个没啥;“神社”是日本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这个神灵”就有意思了。
那么,这里供奉的都是什么人呢?主要是明治维新以来大约250万为日本战死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其中210万人死于二战期间。还没完,下面划重点,被祭祀者中,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小杂碎我们就不说了,随便点几个大的:东条英机(不介绍,不知道的自扇耳光10分钟)、土肥原贤二(大特务头子,成立伪满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人物)、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的策划和指挥者)、坂垣征四郎(历任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臣、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朝鲜军总司令等职,“九·一八”事变主要策划者之一,与土肥原贤二策划建立了伪满洲国,策动华北自治)。不能清楚了解,至少能混个耳熟吧。
上面说过,神社是崇奉和祭祀神灵的地方,也就是说,这堆战犯,被当作神灵供奉了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把侵略战犯当作神灵,想干什么?!
参拜靖国神社的都有什么人呢?
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即裕仁天皇,年号昭和,二战时期日本国家元首,最高统治者,非战犯,称自己被“误导”,在战后三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客;无耻政客;右翼分子。
现在大家知道靖国神社是个什么玩意儿了吧。所以,没事别往那跑,除非你是拆迁队的。也有日本人去抗议参拜的,你说你就算只是带着面包汽水去那春游,是不是也连这些日本人都不如?
至于看本文之前你知不知道靖国神社是干什么的?反正我小时候没有互联网,光靠新闻联播我也知道它是个什么玩意儿;上大学有电脑了,能看图看视频了,我知道了它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有手机了,我能随时随地知道它是个什么玩意儿,对了,我手机能漫游[得意]
顺便晒一下乃木神社是个什么玩意儿,我孤陋寡闻,以前还真没听说过,感谢张同学,感谢某百科。
日本军国主义极端分子乃木和东乡平八郎的牌位在靖国神社吗
应该是在滴~毕竟日本的战犯以及战士都在靖国神社接受供奉。先让我们来介绍介绍这两位“将军”。
乃木希典。
日本陆军大将(上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政策的积极推行者。
1849年11月11日生于山口县。早年求教于长州藩著名藩士玉木文之进。1871年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陆军部队和参谋部任职。1875年任小仓步兵第14团团长。1877年参加平息萨摩藩叛乱的西南战争。1878年任东京镇台第1团团长。1886—1888年赴欧洲考察。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任步兵旅旅长,1895年晋升为师长,被派往台湾任总督。1900—1904年退役。日俄战争爆发后,重返军界。1904年任第3集团军司令官,该集团军在夺取旅顺口要塞和奉天附近的交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06年任天皇的军事参议官和学习院院长。1912年与其妻剖腹自杀,以殉明治天皇。
但是在哪之前乃木可是明治天皇的“亲兵”。
1871年春,明治政府抽调萨摩、长州、士佐三藩的步、骑、炮三个兵种近万名藩兵,作为天皇的“亲兵”,这是日本“最初的国军性质的军队,不久便成为了近卫兵、近卫师团”,乃木希典从这时起便成为天皇的“亲兵”。
1871年,他被任命为少佐。以后四十余年他对天皇始终“纯忠至诚”,“一意奉上”,终使他一步步地晋升为陆军大将(上将)。
1875年,乃木希典被任命为熊本镇台步兵第十四联队代理联队长,驻在小仓。
1876年11月,参与镇压日本前副军事大臣前原一诚发动的士族叛乱。
1877年,乃木希典作为小仓营司令官代理兼务,率领第十四联队参与镇压萨摩藩士族发动的叛乱。不久,他被晋升为陆军中佐,并任熊本镇台参谋。
1878年1月,30岁的乃木希典被任命为东京步兵第一联队长,8月26日,与鹿儿岛汤池定基的女儿静子结婚。
1885年5月21日,乃木希典晋升为少将,任熊本步兵第十一旅团长。
1886年11月30日,乃木希典同川上操六一起奉命赴德国留学。两年后回国,先后被任命为近卫步兵第二旅团长、名古屋第五旅团长。
接下来是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男,大和族,日本海军元帅、大将,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明治时代的“军神”,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由于他和大山岩同藩,所以时人称颂“陆上大山海上东乡”。其父东乡吉左卫门热心于海军,对东乡平八郎有很大的影响。官至从一位・大勋位・功一级・侯爵。
1848年1月27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幼名仲五郎,十五岁元服时改名平八郎实良。自幼修文习武,后来他又专心研究过炮术。1863年参加过抗击英国人的萨英战争,当天在炮台开炮的炮手就是后来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的满州军总司令大山岩元帅,搬运炮弹的除了东乡平八郎还有一位名人——日本海军之父山本权兵卫。1866年萨摩藩成立了海军,东乡平八郎参加了海军,开始步入军界。
国内战争期间,东乡平八郎拥戴天皇,主张统一,建立天皇制政府。1868年初,他作为海军士官乘坐萨摩藩的战舰春田号,在阿波冲,同幕府方面的海军司令榎本武扬的开阳号战舰进行了海上决战。阿波冲海战是日本欧式军舰间交战的开端,在日本国内战争史上有重要的一页。东乡平八郎跟随春田号远征北海道,转战各地,为明治政府初立战功。
东乡平巴郎诞生地
1868年,年仅15岁(1852年11月3日)的明治天皇从幕府手中接管了国家大权。在随后的几年里,明治政府大胆革新,全盘西化。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并改革国内政治机构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力倍增。与此同时,日本明治政府明确决定以对外侵略扩张为最高国策,制定出一个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中国和朝鲜的“大陆政策”,要“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充分显露出要以武力征服世界的宏图大志。
1870年5月4日,日本兵部省制定了《大办海军方案》,其中特别强调指出:“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水手则无以发挥其所长;水手不能发挥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教育海军军官是建设海军之头等大事。”次年2月,日本海军在包括军校学员在内的全体青年军官中精选出12名最优秀的军官,派往英国去留学深造,东乡平八郎入选,东乡在英国呆了八年,由于被英国政府拒绝进入海军学院而转入商船学校,实习时也是从最下级的水手开始做起。但英国人也没有欺负日本人,说是商船学校,实际上毕业生的相当一部分人进入海军服务的,那儿就是在按照海军军官的标准在培养商船船员的。本来大英帝国的商船队和舰队就密不可分,为了确保通商海路,皇家海军的宗旨就是“见敌即进攻”,没有废话。后又奉命在英国船厂督造日本海军订购的军舰。当东乡平八郎亲自驾驶着“比睿”号炮舰回到阔别已达8年的日本时,他已成为一名军舰的建造和驾驶等海军全部业务无所不精的高级专家了。
像这样在日本获得这么大的功劳的两位“将军”的排位能不在靖国神社吗?而我们的靖国神社不一直在宣传在供奉着日本的士兵以及军人吗?看到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相信大家会有应有的判断。
《山河令》奶木神社是什么
对日本人来说,神社是极为日常化的风景之一。
乃木神社始建于1923年,是为供奉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人物乃木希典、乃木静子夫妇而设立的。乃木希典是日本陆军上将,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推行者,军国主义的急先锋,对中国人民犯下过滔天罪行,在明治天皇驾崩时切腹自杀。
乃木神社位于赤坂附近,地处东京的中心。神社内绿树成荫,有朱红色的鸟居、传统的建筑、六本木那流线型的高楼群。每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会开设古董家具、衣物和餐具的跳蚤市场。
乃木希典夫妇的宅邸毗邻神社,每年会向公众开放三次(时间不定)。
关联场所
函馆乃木神社。
函馆乃木神社的由来是大正元年12月21日,社团法人函馆教育会举办的乃木百日祭。大正5年,该会的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创建了神社。
位置:北海道函馆市乃木町。
乃木家墓所。
乃木夫妇的墓所位于青山陵园,以御尊父、御母堂、子息二典(胜典、保典)为首,和其历代祖先安葬在一起。
位置:青山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