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厦门美食攻略
特色美食有姜母鸭、土笋冻、海蛎煎、南普陀素菜、黄则和花生汤、虾面、海鲜、沙茶面、叶氏麻糍、扁食、同安封肉、浮屿大同鸭肉粥、五香条、白酌章鱼、油葱粿、厦门烧肉粽、厦门春卷、大肠包小肠、芋包、烧仙草、金包银;必玩景点有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寺、环岛路、日光岩、厦门海底世界、中山路、厦门台湾小吃街等。
厦门有哪些好吃的小吃厦门旅游必吃的十大地道小吃
我一吃货朋友刚好分享过厦门的美食,我这就去给您把她在青驿网和百度旅游上的厦门美食分享攻略搬过来哈。
吃货必看,挑战你的味蕾!用余生吃遍每个城市——厦门美食
局口拌面
局口街思明南路横巷内(近莲欢海蛎煎摊子)
拌面也算是全国性的小吃,全国各地都有,最出名应该是西北拉面中的干拌面和北方的炸酱面。
不要以为面食是北方人才有的美食专利,南方很多地方也有拌面,广东有,福建自不例外。
远不说全国知名的沙县小吃店必有的拌面,厦门的拌面也是鼎鼎大名。
厦门的局口拌面在中山路的局口街里,不容易找到,因为拌面的美味,被不少前来旅游的人不断找寻,以至于小巷总是挤满了人,热闹非凡,因为不仅游客们想品尝一下这传说中的美食,厦门人非常喜爱此处拌面的味道,美味的小吃加上热闹的人群给这条深幽的小巷增添了几分乐趣与欢乐。
这局口拌面的花生酱很浓厚醇香,口感爽滑,吃后花生酱的味道还残留于口中,让人回味无穷。
而面没有煮得很熟烂,恰到好处,吃起来既不会太软也不会太硬。
再者花生酱与面按照比例混合,不会让人觉得花生酱很多,吃得很腻,面很少,吃得不饱。
就因为有独特的花生酱味道和独特的比例混合,使得局口拌面远近闻名,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这里吸引人的还有它现煮的汤头,这汤头十分香甜。
而桌上排满了许多东西,有鱿鱼、鸭腱、鸭心……你可以在这丰富的佐料中挑选几种,让煮汤的小姐倒入汤头里一起烫刷,吃着浓浓花生香的拌面,美滋滋的喝着清甜可口的汤,幸福也不过如此,美味能很好的让人们得到满足。
厦门莲欢海蛎煎
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10号(近思明南路)
人间烟火的小巷子、差不多只允许一人通过…
环境是差了点,但是桌子都是干净的。
莲欢海蛎煎是厦门著名的海蛎煎老字号,很多食客都慕名而来。
海蛎煎是加了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牡蛎、鸡蛋、葱、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莲欢海蛎煎在一条小巷子里,店面不大,老板亲自动手制作海蛎煎。
海蛎煎中的牡蛎处理很好,没有任何腥味,鸡蛋很嫩,加上特制的辣酱,撒上葱花和香菜,香味十足。
莲欢海蛎煎的店面还算干净,店面路边摆着小桌,也能用餐。
老板很客气,热情的跟顾客打招呼。
阿二思北酸笋面
思明区思明北路40号后门曾姑娘巷(近大同路)
这家店我去三次才吃到,中间几天老板任性的出去旅游了,我只好等了几天再吃到!阿二酸笋面的酸笋味适中,酸笋的口感偏脆,不会太酸,害怕浓重酸笋味的人不妨来尝试一下;喜欢吃酸的人,建议加两份酸笋。
这里有手工面、泡面等五六种面底提供选择。
手工面是很多人的首选,傲客更推荐泡面,它会让汤头显得更加香郁,配上酸笋独特的酸爽味道,一碗面连着汤吸溜吸溜下肚。
四样料,各种海鲜、动物内脏、肉丸、蔬菜等可选。
配料虽多,但也有那么几样可能会不太新鲜,傲客试吃那天就吃到了不新鲜的米血……所以,挑配料的时候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建议点蔬菜,肉类,丸子类,豆腐泡等。
高能提示:
切不可配料全部加海鲜,那酸爽简直不能忍……老板高阿二经营十几年,从街边小摊到店面营业,如今的生意依旧红火,营业时间也由晚上的十点变成下午五点半到凌晨四点。
酸笋面不再只是宵夜。
佘阿姨花生汤
思明北路62号(近大同路)
早上6:30——12:00
晚上20:30——4:00
据说之前是晚上十点出来摆摊的,生意火爆,现在开店了,有两层,
花生汤,汤底很浓的花生味,甜度适中,花生刚好糯糯的,入口即化的感觉,太好喝了,特别是寒冷的冬天来一碗,马上暖暖身。
也可以加蛋,喜欢吃蛋的可以试试,加蛋更香。
还有各种小吃炸物可以配,个人比较喜欢糯米条,马蹄酥,芋头糕,便宜又美味。
炸枣
炸枣(是福建地区的叫法),在江南称为麻团,炸枣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菜系。
该酥内韧,香甜可口。
历史上为泉州小吃,后来流传到厦门等地,也是厦门著名小吃。
用当地产糯米、粳米粉揉成粉团炸成,中间不填料,外皮滚上芝麻,故称"麻团"。
有加中间填料也有外皮不滚芝麻的。
炸枣厦门人早餐下午茶都会作为零食点心出现。
在老城区的市场最常见。
曾开在八市鱼丸隔壁的沈恕小吃店,卖有30余种小吃,现在店铺搬到了开平路63号,穿过一条窄胡同,在居民楼旁,面积足有70平米。
炸枣椭圆形,3元一粒。
馅料是四季豆,萝卜,等蔬菜,味道偏咸,配豆浆和茶再好不过。
糯米裹的外壳炸成黄金色,咬起来外酥内韧还夹杂着些甜味。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开平路63号
营业时间:6am-18pm
蒜蓉枝·金宝油葱粿
蒜蓉枝长得像小麻花,炸得酥脆,像油条一样,是一卷一卷的。
口味分咸甜两种,咸口麻花吃起来有淡淡香葱味。
甜口麻花外层裹满霜糖,还有股蒜蓉味。
地址:斗西路BRT旁/近斗西路公交站
营业时间:7am-20pm
周记古意堂面馆
无意发现的一家面馆,闲逛到天虹,无意中发现了他家的牌子,心想能在深巷中开十年之久,想必不会很差,酒香不怕巷子深!店面装饰和名字一样充满了古意,大堂门墙上有水浒传里的108将图画,墙上其它字画也古色古香。
在这种环境下坐了下来,要一碗京城杂酱面,女孩子小份足够了。
杂酱面面料好,劲道,地道的北京杂酱面味道,在菜单上还写有一些风味小吃和面点。
麻辣味的有:香辣鱼排面;香辣回肠汤面,拌面;麻辣豆腐面;麻辣牛肉面。
香浓味的有:茶树菇鸡肉面;苏扬上排面;酸菜羊肉面;红烧牛肉面。
清淡味的有:阳春面;西安打卤面;古意堂素面;西红柿蛋拌面,汤面。
上述面点的价格从8-15元不等。
菜谱上还有小菜:凉拌猪耳朵,京都酱蹄膀,酱牛肉,熏猪肉;拍黄瓜,一口酥,烫青菜,芝麻烧饼,烧饼夹猪肉,夹牛肉。
作为一个北方人吃到这物美价廉,地道的面食很是痛快!吃得顺畅!
地址:思明区湖滨西路11号(可坐车到天虹商城,天虹商城后门右转)
四里沙茶面
厦禾路371号(这家是分店,比较好找)
当地名小吃四里沙茶面,
“四里”其实是地名,店就在湖滨南路四里的菜市场,口味是很不错的,吃个朋友说的开禾沙茶面,感觉一般,后来一位滴滴司机向我推荐了这家,个人觉得总体要比开禾的好吃,至少口感不会偏甜,其实说到面食,最讲究的还是汤,所以沙茶面的妙处,也是在汤头。
一般要先用新鲜的猪大骨、整只鸡及鱼头等熬成鲜美醇厚的高汤,然后要加一种重要原料:沙茶酱。
那味道不知咋形容,熬好的汤,汤面会飘一层红油,喝的时候不要把红油拨开,一起下口,汤鲜而稠,味香辣而浓郁。
汤是一直在锅里滚着的。
客人来了,将面(面是闽南特有的油面,也称生面,色泽金黄有弹性)和青菜在开水里烫熟捞出入碗;然后趁热浇入浓稠的沙茶汤。
这还没完,还须“加料”,加什么料就随你喜好了,很多品种,有虾仁、海蛎、鱿鱼、瘦肉、大肠、猪肝、腰花、炸豆腐、鸭血、鸭肠、肝沿等等,你可自选。
如果你第一次吃,我建议海鲜和肉类起码各点一种,水产和肉类是天作之合,沙茶面的吃法是先把料和面与汤搅拌一下,让料和面吸收汤头,然后料和面搭着吃,最后把浓愈的汤头喝完,十分的满足感。
小笼包,猪心汤(没有招牌)
三代人经营的这家小店,就在吉治百货的旁边,连招牌也没有。
店内只卖小笼包和猪心汤,却足以成为最心满意足的一餐。
小笼包外皮晶莹剔透,猪心汤暖意绵延,对厦门人来说,这就如茶餐厅的菠萝油一样,不分早晚,随时可以坐在街头饕餮。
售完为止,一般会到晚上七点半左右,如果是周六周天那就不一定了,碰下运气,我第一次去是没吃到!
小笼汤包店:横竹路35号
阿吉仔
说到阿吉仔基本没有多少本地人不知道。
每天早上都一定会有老白头的阿伯阿嫲们,在八市内买完菜也要在这排上五分钟的队,买上几盒回家去,作为佐茶小点。
个人比较椰子饼,糯糯的,实实在在的椰子颗粒,口感极好!
桔红糕
糯、香、甜、不粘牙!作为茶点和零食,感觉棒棒哒!
马蹄酥
质地松软,油润酥脆,香甜味厚,热热的吃更加美味!
阿吉仔:大元路37号
营业时间:06:00-21:00(早去哦,不然可能去失去美味!)
厦门美食先分享到这啦,得去吃饭了哦,剩下的你可到青驿平台或百度旅游平台找一下我这个朋友的分享哈,或者我回头再过来接着分享都行呢。
舌尖上的厦门——美食攻略篇
所谓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到厦门玩耍,当然少不了要寻觅当地各种舌尖上的美味。
我对于吃的基本理念是,到当地一定要钻到小街小巷里寻找本地老百姓最日常的饮食。我特别不喜欢那种旅游商业包装过的,所谓的当地特色。
第一天到达已经是深夜,幸好住在最繁华的文艺街区曾厝垵。这里跟北京的南锣鼓像差不多,一直到深夜都依然是门庭若市,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卖吃喝的小店铺。
随手点了一份虾仁肠粉,嗯,跟广州的肠粉比起来口感差不多,但是味道却差远了……肠粉的酱汁还是很重要的!或许因为福建这边的口味都偏清淡。
花生汤也是厦门的特色。说是汤,其实糖水里面是浓浓的花生粉磨成的糊,再加上用锅熬煮过,得变得软绵绵的花生颗粒,口感非常细腻醇厚。
除了纯的花生汤,还可以在里面加上鸡蛋,也是另一种更有营养的吃法,感觉和鸡蛋甜酒的搭配类似。
花生汤要吃到正宗的才是上面的口感,要是吃到山寨版的,那真的就是清泠泠的糖水,再加上些许漂浮的可怜的花生颗粒……
听导游推荐黄则和的花生汤不错,但我没吃。从厦大东门(靠近芙蓉隧道学生公寓那个)逛出来,在东门旁一间不起眼的小门脸儿,吃到了很正宗又便宜的花生汤,才五块钱一碗,浓浓的花生糊味道醇香,阿姨也好热情好淳朴……那家的沙茶面和和蚵仔煎也非常赞!用料足,味道棒。
千万不要在曾厝垵吃花生汤,这边的就是商业化包装的山寨版,价格是厦大的两倍。
土笋冻也是来福建必吃的一种小吃。看起来有点恶心,其实里面是沙虫,广西人也经常用它来煲粥喝。据说里面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女生吃了特别好。(话虽这么说,我到走都没敢尝试)
在景区附近的土笋冻比较贵,¥15五个小的。而在中山路八市附近看到大的才¥3一个,小的1元一个。老板将它剪碎配上酱汁和香菜,就这么蘸着吃。
说到八市,我也是偶然听闻,大部分人来厦门都会去中山路觅食,但是据说藏在深处的八市,才是厦门本地人最常去的地方,就跟南宁的中山路与水街的对比差不多。
中山路是一个传统南方特色的骑楼街区,骑楼的面积非常大。只是近些年经过现代的商业化改造,进驻了许多连锁店铺,传统的味道被冲淡了。但如果钻到小街小巷里,还是可以找到许多传统老字号的小店。
从中山路车站下车,一路打听,弯弯绕绕了十几分钟,终于找到藏在深处的八市。
八市附近有一些老字号的糕点铺,里面卖的凤梨酥绿豆酥红豆酥绿豆糕马蹄酥,还有各种老式的面包蛋糕,看起来真的有小时候的味道……选一家排队人多的店买,准没错!
八市里面有卖各种生鲜肉菜海鲜,也有各种最传统的小吃。价格应该是最便宜了
居然看到了小时候最爱吃的梅粉。前些年老妈的朋友从台湾带回来,一人分了小半瓶,老妈还很舍不得每次腌酸嘢的时候才撒上一些。
老妈的秘方,将水果切成块,直接撒上梅粉,吃起来口感酸甜酸甜,特别清爽
在八市附近还看到专门制作扁食的小店。没想到真的是在扁肉啊……看这位帅锅的架势
帅锅人长得还有点像561^_^
我问他,这个很需要气力吧?
他说,是啊!
我问,你每天大概需要扁多少下?
他说,上万一下吧。
我问,这个都要扎着马步来扁吗?
他说,必须啊,这样才能使得上劲。
然后我又发现他旁边一直在放着很有节奏感的音乐,参见下图柜子上蓝色的小盒子。
我问,音乐也是必须的吗?
他笑了说,当然呐!
最后总结,扁肉这一项活儿非常锻炼身体!既练腰又练腿还练臂力……想健身的旁友们,快来扁肉吧!
给帅锅拍了好几张照片,这时有三位巡警经过,对我们来了兴趣,一直热情地说要给我拍照。我说不用不用,我给他拍就行了……巡警还一直说,我给你也来一张吧!搞得我好囧……
大概是这样的小巷,很少有外地游客来对他们的传统文化这么着迷吧。
如果到了八市,还可以到大同小学南门对面,尝一尝那里的大同鸭肉粥,明月虾面。据说很不错。
可惜那天和朋友从土楼回来,吭哧吭哧走了大半天累得半死还是没找到,就在离明月虾面几步远的另一家小停下来吃了,后来才发现居然就在隔壁!但晚上关门很早,20:00就收摊了。
前面推荐的都是比较平民化的小吃,当然厦门也不少上档次的特色美食,比如轮渡和平码头的味友餐厅。
这里一碗传统鸭肉面线要¥38,另外还有软壳虾,炸五香,都是朋友推荐的菜,值得一试。如果是一帮人来玩,可以考虑到味友餐厅吃桌餐。
鼓浪屿上也有很多好吃的,一般聚集龙头路上,但也有很多事在曾厝垵和中山路都能吃到的连锁店,所以没必要非得在鼓浪屿上吃。
导游会跟你说鼓浪屿的消费偏贵,但其实我觉得也还好,可能因为我住的曾厝垵消费也偏贵,两者差不多。一碗面20左右,一个炒菜15到30多不等。
巧的是,上岛之前滴滴打车遇到一个女孩,恰好是鼓浪屿的原住岛民。她告诉我千万别在岛上大排档乱吃,那里都不干净,岛上每天食物中毒的人多到鼓浪屿医院经常爆满……
土楼也是去厦门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其实土楼在漳州,那边聚居很多客家人,饮食以客家文化为主。
我们报的一日游,团餐说是客家菜,几乎全素,和一般的农家菜看不出什么差别。
漳州的特产是红皮香蕉,小菠萝,丑橘。导游说红皮香蕉三年才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所以卖到几十块一斤。我很怀疑这种可能性,吃起来和黄香蕉没啥区别。景区附近卖到两根差不多10块钱。
小菠萝确实很可爱,吃起来也非常甜
丑橘据说不好吃,很酸,一般拿来供神佛。
土楼村民卖的仙草凉粉
小青橘茶是这里的特色。把橘里面掏空,塞入红茶叶。一个可以泡一整天,也可以掰碎了泡着喝。
这也是另一种橘茶,闻起来有一股橘子的芳香
可能是年岁大了诶,对吃越来越提不起那种奋不顾身的冲劲,现在旅游一切随缘,遇到好的就吃一吃,没也无所谓……要在以前,真的是走断腿也找到当地最有特色的美食。
这条不完全攻略,算是我跟厦门的缘分吧~仅供吃货们参考^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