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景点介绍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
1、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生活区的主要建筑,游览颐和园这里也是不能错过的,是乾隆皇帝为了给母亲庆祝六十大寿而建的,后来就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寝宫,这里建筑很精巧,又有很多植物,其中的一株白玉兰还是当年专门从南方移植而来,可以留意观赏。
2、昆明湖
很多人说昆明湖就是颐和园的灵魂,它占据了颐和园四分之三的面积,景色也非常美丽,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泛舟湖上,欣赏湖畔的亭台楼阁,纵览全园美景。除了湖光水色,湖中的十七孔桥、西堤等景点也值得细细品味。
3、谐趣园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中有一座最著名的知鱼桥,桥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是谐趣园里的著名标志,园内还有荷塘、水池、趣楼等各具特色的景观,有着有趣的传说故事,可以一一前去参观。
4、苏州街
这还是一条仿照江南水镇而建的一条小街,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街全长三百余米,中间是一条小河,沿岸有茶馆、酒楼、钱庄、药店、当铺、绸布店、印书局等店铺,可以来这里闲逛一番。
5、仁寿殿
仁寿殿是颐和园的主要行政区域,这里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临朝理政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里面有寿星石,铜麒麟和四季石,四季石上还有乾隆皇帝的题词,殿内陈设极其奢华,还陈设许多宝花篮,有一米多高,各种花朵都是用宝石雕琢而成的。
颐和园各个景点讲解
颐和园各个景点推荐宜芸馆、文昌阁、昆明湖、排云殿、佛香阁、谐趣园等。
1、宜芸馆
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烧毁,光绪年间重建。《续博物志》:“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芸是一种香草,可以防书中蛀虫,宜芸馆原是藏书之处,所以有这名称。
2、文昌阁
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
3、昆明湖
古称“七里泊”“瓮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民国以后,成为公园。
4、排云殿
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时期,曾以大报恩延寿寺为主体建筑,是清末慈禧太后举行万寿庆典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晋代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5、佛香阁
高36米,坐落在高21米的台基上;共有三层、八角、四重檐,为攒尖顶,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内供奉有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
6、谐趣园
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精致小巧,在颐和园中别具一格,故有“园中之园”美誉。谐趣园中有一座最著名的知鱼桥,桥面连接水面,观鱼十分方便,是谐趣园里的标志景点之一,园内还有荷花,池塘、水池、趣楼等独具特色的美景风采。
北京颐和园怎么玩 颐和园旅游攻略及玩法
颐和园游玩路线:
游客自由行推荐路线:
从东宫门入园:
路线一(1.5小时):
1东宫门—2仁寿殿—3德和园—4玉澜堂—5宜芸馆—6乐寿堂—7长廊—8排云门
路线二(2小时):
1东宫门—2仁寿殿—3德和园—4乐寿堂—5长廊—6排云门—7石舫—8中御路—9苏州街桥
路线三(2.5小时):
1东宫门—2仁寿殿—3德和园—4玉澜堂—5宜芸馆—6乐寿堂—7长廊—8排云殿—9佛香阁—10苏州街桥
从北宫门入园:
路线一(1.5小时:)
1北宫门—2苏州街桥—3中御路—4宿云檐—5石舫—6长廊—7排云门
路线二(2小时):
1北宫门—2苏州街桥—3中御路—4宿云檐—5石舫—6长廊—7排云门—8乐寿堂—9德和园—10仁寿殿
路线三(2.5小时):
1北宫门—2苏州街桥—3佛香阁—4排云殿—5长廊—6乐寿堂—7宜芸馆—8玉澜堂—9德和园—10仁寿殿
从新建宫门入园:
路线一(1.5小时):
1新建宫门—2铜牛—3东堤—4文昌阁—5仁寿殿—6德和园—7玉澜堂—8宜芸馆—9乐寿堂—10邀月门
路线二(2小时):
1新建宫门——2铜牛——3东堤——4文昌阁——5仁寿殿——6德和园——7玉澜堂——8宜芸馆——9乐寿堂——10长廊——11排云门
路线三(2.5小时):
1新建宫门——2铜牛——3东堤——4文昌阁——5仁寿殿——6德和园——7玉澜堂——8宜芸馆——9乐寿堂——10排云殿——11佛香阁——12苏州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