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雨后出现的大蜗牛千万别碰,不能碰的原因是什么
1、在广东下雨之后很容易会出现一种巴掌大的蜗牛,许多当地人已经见怪不怪,但是有一些外来旅游的人见到如此大蜗牛就会非常的吃惊,并且还有一些人觉得这么大的蜗牛可以做成一道美味的食物,但是当地的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称这种巴掌大的蜗牛其实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字叫做非洲大蜗牛,虽然说这种蜗牛看起来体型巨大,但是满身都是细菌,所以一旦看见这种蜗牛千万要敬而远之,以免被蜗牛身上的病菌所感染,出现一些其他病症。
2、这种雨后出现的非洲大蜗牛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来自非洲东部,因为从外国运回中国的植物当中,无意夹带了这种蜗牛的卵,自此以后,这种大蜗牛便开始在厦门当地繁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了其他地区,非洲大蜗牛这也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种蜗牛其实是一种害虫,因为体型巨大,所以对于日常饮食来说食量非常的大,他们只要经过蔬菜农作物的地方,所到之处绝对寸草不生,而且长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的脏,尤其是它的粘液中含有许多致命的病菌,人畜如果感染上这种病菌的话,很容易会导致脑膜炎或者是其他严重的疾病。
3、如果在附近地区发现了这种巴掌大的蜗牛,一定要告知物业进行处理或者是离它们远远的,尤其是小孩子贪玩,看到这种体型巨大的蜗牛,很容易就会产生好奇心从而去捉这些大蜗牛,所以家长在看小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这种体型巨大的非洲大蜗牛,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这样很容易就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雨天,家长也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避免让孩子染上大蜗牛的细菌。
二、雨后路边出现的大蜗牛千万别碰
雨后路边出现的大蜗牛千万别碰近日,南方雨水较多,大雨过后,在路边或小区的绿化带里,常见大蜗牛出没,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这种大蜗牛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不可让小朋友触碰,更不可食用。
最近,一则“雨后出现的大蜗牛千万别碰”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了解,近日,南方雨水较多,大雨过后,在路边或小区的绿化带里,常见大蜗牛出没。有的人想吃,有的人想玩,还有不少人拿出各种东西,跟蜗牛比大小。
还有人觉得“机会难得”,赶紧布置观察蜗牛的作业▽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这种大蜗牛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不可让小朋友触碰,更不可食用。
据了解,这种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没错,蜗牛和螺其实属于同一家族)。经实验发现,在这种非洲大蜗牛的黏液或粪便里,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如经皮肤、口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引发脑膜和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病情严重可致死或致残。
还不够了解它?往下看看就知道了!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老家在非洲东部,非洲人至今都很爱吃。
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
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这种“巨兽”吃起东西毫不含糊,各种蔬菜、农作物、植物,田里的树上的,统统一扫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它已经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最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脏!
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广州管圆线虫(又叫广东住血线虫)
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非洲大蜗牛,更容易中招!
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在深圳,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为31.0%,感染度为介于89.2-154.2条/螺。
也就是说,一只非洲大蜗牛身上,很可能有上100条这种寄生虫。▽
除了非洲大蜗牛,福寿螺、蛞蝓(即鼻涕虫)也是广州管圆线虫喜欢的中间宿主,它们的终宿主则是老鼠。
那么,在家中发现蜗牛怎么办呢?
蜗牛有个天敌——盐!只要蜗牛一碰到盐,它体内的水分就会被吸干,蜗牛的身体就会慢慢萎缩而死。
非洲大蜗牛的原产地是在东非的马达加斯加,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它们的最爱,但现在几乎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足迹。
非洲大蜗牛的第一次入侵是在厦门。当时是厦门大学的创立初期,创立者陈嘉庚先生从国外进口了一些适合厦门生长的植物,目的是为了装饰校园,也可以做研究。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植物里面偷偷地跟着几只懵逼的非洲大蜗牛,它们就这样进入了中国。
咱们中国四通八达的,只要进来了,这些非洲大蜗牛就跟着各种运输途径全国跑。当它们被人们发现后,巨大的体型和憨厚的外表成为了一种异宠的选择,而且它的肉质鲜美,于是它们就被主动地运输到了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台湾省是在1933年引进非洲大蜗牛的。
其实咱们的政府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非洲大蜗牛,但当时百废待兴,分不出太多力气来处理它们,直到1992年才开始将非洲大蜗牛纳入国家进境的二列检疫性有害动物。
据2014年的数据统计,我们的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及港澳台地区是非洲大蜗牛的主要分布地。所幸我国85%的地区的`气候都不是非洲大蜗牛喜欢生活的环境,因此需要整治的范围不算大。
非洲大蜗牛的繁殖能力堪称离谱。它们是雌雄同体,繁殖期到了,两只非洲大蜗牛看对眼了,也甭管现在是雄是雌,商量一下直接交配。它们一年可以交配4次,每次150-300颗卵,听着都瘆人。而且它们寿命最高可达9年......
非洲大蜗牛体重可达750g,饭量自然也不会小。它们是杂食性动物,最喜欢吃厚实的叶子,在它们入侵我国的这些区域,有500多种植物在它们的食谱当中。包括许多重要农作物、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
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和林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牧草业,因为连锁的反应,畜牧业也同样遭受迫害,影响牲畜的繁殖和肉食处理。
因为巨大的体型,非洲大蜗牛被分解的时候也比较久。它们的尸体腐烂之后,会直流很久,味道是一回事,最危险的是会吸引苍蝇等虫子,将寄生虫带在身上,进而传播给别的宿主。
这是深圳疾控发布警告的主要原因,非洲大蜗牛随时携带许多危险的寄生虫。其中名气最大危害最恐怖的寄生虫是:广州圆线虫和脊形管圆线虫。前者会造成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后者是胃肠管圆线虫病。
除此之外它还会传染血吸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等百来种寄生虫,更可怕的是大部分是人畜都能感染的。
2000年的时候,对广州市的胃肠管圆线虫病患者的得病原因进行调查,发现足有44.2%的人是因为接触非洲大蜗牛得病的,好在这个数据在2004年就下降到了27.3%,说明对于非洲大蜗牛的管控和危害普及有了成效。
三、在雨后出现的那种大蜗牛,究竟是什么来历
1、在雨后出现的这种大蜗牛,是非洲大蜗牛,它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也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2、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雨过后出现一些大蜗牛,这些大蜗牛出现在小区里,草丛边,看着它们在地上爬,非常可爱,有种冲动想把它们带回家养着,尤其是小孩看到蜗牛就会特别喜欢。这样的行为不可取,因为这种大蜗牛虽然看着好看,但是不能养,因为它身体里还有很多细菌,这些大蜗牛属于外来物种,被称为非洲大蜗牛。这是首批入侵我们国家的外来物种,对蔬菜等一些农作物有危害。有些胆子特别大的人,还想尝一尝蜗牛的美味,告诉你千万别这样做,因为蜗牛身上还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细菌,如果人不小心食用了它,身体就会被感染,容易得一些疾病。
3、这种蜗牛的破坏力特别强大,可以危害500多种农作物,这种蜗牛什么都吃,甚至连水泥都吃,这种蜗牛的生命力特别顽强。这种蜗牛身上携带着很多病原菌,可以传播结核病,可以传播脑膜炎,千万不能让小朋友用手去接触它,千万不要去养它,在家里养蜗牛就等于把细菌带回了家。这种非洲大蜗牛,是我们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千万不能和它有过多的接触。这些非洲大蜗牛主要通过它的黏液和粪便,携带寄生虫和病原菌,如果人类不幸感染了这些病菌,就有可能致死或致残。
4、这些非洲大蜗牛是在上世纪3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当时是作为食物引进的,这种蜗牛的繁殖速度特别快,所以被国家列为入侵物种。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爱惜身体,只有管住自己的嘴,才能吃出健康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