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安徽茶叶品种(安徽茶叶品种图片)

七月网218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安徽茶叶品种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徽茶叶品种图片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安徽茶叶品种(安徽茶叶品种图片)

安徽茶叶有哪些品种

中国十大名茶安徽占4个,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其他名茶还有屯绿、顶谷大方、天柱玄月、岳西翠兰、桐城小花、_溪兰香等。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主要是指产于中国杭州西湖风景[1]区龙井一带的一种炒青绿茶,以“色、香、味、形”而闻名,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流传着“不是画而胜于赏画,不是诗而胜于吟诗”的美誉。2012年12月,由龙井秋茶制作而成西湖龙井红茶正式推出市场,每年可制作10多万斤。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太湖的洞庭东、西山,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山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位于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清朝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中对“碧螺春”茶名的来历有这样的典故。洞庭山碧螺峰的石壁上原有几棵野茶树,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茶有几十年。康熙年间茶叶丰收,当地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吴县巡抚宋荦购买朱家所产“吓煞人”茶献上,康熙以为“吓煞人”不雅,御赐名“碧螺春”,此后地方官年年采办碧螺春进贡。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道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清李纯客《水调歌头》词曰:“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

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驰名中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用茶,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它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绿茶,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由于其色、香、味、形俱佳,品质风味独特,195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2年又获中国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中国外经贸部“荣誉证书”,1986年被中国外交部定为“礼品茶”。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锋,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黄山毛峰是1875年由徽州商人谢正安在歙县富溪村研制成功。谢正安原本家境富裕,后因战乱躲进富溪村的充山源,为重振家业,自己带领家人照料茶园,采摘鲜叶,精心制作了一批形状如雀舌的茶叶,并运往上海销售。他以茶形命名,“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就名作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古称“闻林茶”,宋朝时奉为“贡茶”,因庐山的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汗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常年云雾缭绕,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齐山等地,其中以六安及下属金寨县和霍山县两县所产的最佳。这种著名的绿茶片茶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山村,现在也以齐山村蝙蝠洞区域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又名“齐山瓜片”。

六安产茶历史久远,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有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尽管六安茶叶种植时间久远,但是六安瓜片的产生是近百年的事情。民间的流传虚实难辨,但是有三点可以确定:一,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左右;二,瓜片产地为金寨县齐头山附近;三,采制技术是在大茶的基础上,汲取兰花茶、毛尖制作技术,逐渐创制的。

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味鲜甘美,耐冲泡。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出产于中国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的一种名茶,只采集刚抽出尚未张开的茶树嫩芽制作,由于嫩芽细卷如针,故名君山银针。是一种黄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为产地范围很小,细芽分量很轻,因此产量很少,所以非常名贵。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沏泡后黄汤黄茶,芽尖很轻,经沏泡张开后,在杯中根根直立不倒,如同“刀山剑硭”,并上下运动。芽片很嫩,喝完茶后残茶可以吃。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的西南山区,比如说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等。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茶是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风格著称。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1986年与1990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武夷岩茶自南北朝时期己开始有名气,至唐朝时孙樵更美称武夷岩茶为“晚甘侯”,亦是现时得知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

由于武夷岩茶的名气,元朝在武夷山设有御茶园,负责监制进贡的武夷岩茶。御茶园在明朝晚年荒废,现时遗址上建有御茶园茶楼。香、白麝香等。

铁观音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1]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功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祁门红茶首次出现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在这之前,在安徽省只制作绿茶,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开设茶庄,学会了制作红茶的秘诀,即在制作初期加入一道特殊的发酵工序,使茶叶的叶底和茶汤呈现红色,因此得名“红茶”。结果制作出来的红茶大受欢迎,超出了他的预期,并很快就在英国流行起来,成为混合茶英式早餐茶最主要的成分,也成为伯爵茶的基茶,并认为是高贵身份的象征。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祁门红茶获得了金质奖章。

祁门红茶有水果的香味,有松木的味道(像正山小种)和花香,但又不像大吉岭红茶的香味那么绚丽,因此也被称为“祁门香”。祁门红茶的咖啡因含量比阿萨姆红茶低。由于气候与土壤的原因,制作〖祁门红茶〗的最佳茶草是取自祁门南乡〖溶口〗至西乡〖历口〗一带。

通常祁门红茶适合于不加奶和糖的清饮,但是加奶饮用也不减茶香。祁门红茶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作下午茶和睡前茶的茶种之一。

1980年代以后,祁门红茶多次获得中国国家级奖章,并成为中国政府招待外国宾客和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茶种,主要出口国为英国。但1990年代以来,祁门红茶受到广泛批评。批评者认为,由于原料和加工等方面以及恶性竞争的原因,祁门红茶的品质有所下降,出于经济原因,当地很多茶商甚至只用茶季末期的的茶草制作红茶,同时由于品牌保护和监管不力,一些仿冒产品充斥市场。在这种压力下,当地政府采取了改良品质、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原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等措施促进红茶生产。

安徽茶叶品种有哪些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雍溪霍青、桐城小花、舒城小榄、休宁罗松茶、龙池香尖、美美绿茶、六安黄达茶、东直云剑、泾县蓝翔、郎溪金芽等。,不一而足!

见我突然说出这么多安徽名茶,有18种之多,我的朋友叹了口气说:

安徽名茶这么多!

我笑着说,当然。毕竟安徽是全国茶叶主产区!安徽是中国十大名茶的第三名。如果不低调的话,留一些地方给其他省份。安徽甚至可以垄断中国十大名茶的一半以上。

朋友笑了,点头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我喝了口茶,继续补充:安徽之所以有好茶和名茶,跟安徽的优质茶叶产区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皖南山区和安徽大别山是安徽两大优质茶叶产区!

其中,安徽大别山,高山环绕,云雾环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茂密,非常适合种植茶叶。

盛产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桐城小花、舒城兰花、六安黄达茶等。都是大别山出产的。

安徽有哪些名茶

01.

黄山毛峰

茶对黄山是情有独钟,黄山山地,名茶荟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品质优异,为茶中珍品。特级黄山毛峰茶形如雀舌,匀齐壮实,锋毫显露,色显嫩绿泛象牙色,鱼叶金黄,香气馥郁持久,汤色嫩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肥壮,黄绿鲜活。

其中“金黄片”和“嫩绿泛象牙色”属于特级黄山毛峰茶最明显的外形特征。

02.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除“黄山毛峰”外,安徽的另一为人熟知的名茶品类。正如茶名,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和霍山县,创制于清末,属于历史名茶。

六安瓜片采摘取自茶枝嫩梢的壮叶,因叶片肉质醇厚,形似瓜子而得名,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被称为绿茶中的“奇葩”。

03.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产区主要分布在新明、龙门、三口三个传统生产尖茶的乡镇,茶区内各种猴魁的品牌,犹如天女散花,仅以“猴”字为例,有“猴坑”、“黄山猴”、“双猴”、“仙猴”、“野猴”、“神猴”等,共有20多种。

猴魁以卓越品质蜚声中外,高档猴魁,外形扁展挺拔,魁伟壮实;色泽苍绿匀润,遍身白毫,含而不露,部分主脉呈暗红色,侧脉隐红,俗称“红丝线”;

入杯冲泡后,芽叶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灵高爽,持久兰花香;回味甘甜持久,独具“猴韵”,冲泡三四次,兰香犹存。

04.

祁门红茶

“牯牛降上幻迷雾,雾里祁红天下奇。”祁红是安徽红茶中的翘楚,以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蜚声国际市场。

祁红的香气独树一帜,似苹果香,又似蕴藏的兰花香,清香持久;滋味也独具一格,入口醇和,回味隽厚,味中有甜。

外形也与众不同,条索紧细,锋苗好;汤色别开生面,红艳明亮,开汤后放置稍久,会出现浑晕现象,这就是最好的茶汤,是其他红茶无法比拟的。

05.

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歙县、黟县、祁门县等毗邻地区,创制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为历史名茶。

屯溪绿茶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香气带熟板栗香味,滋味醇厚。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的优良品质风格著称。

06.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霍山,创制于唐朝,属于历史名茶。唐宋年间,霍山茶产甚丰,已是江淮茶叶榷禁、土贡之要地。

特级霍山黄芽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润绿披毫,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微黄明亮。

07.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产于安徽岳西,创制于1983年,岳西地处大别山腹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

岳西翠兰外形自然舒展成朵,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明亮,香气清香高长,有兰花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匀成朵。

08.

泾县特尖

泾县特尖产于安徽泾县,泾县是安徽省的一个老茶区,尖茶是传统产品。远在唐宋年代,就曾出过白云兰片、梅花片、涂尖等名贵茶叶。

特尖是泾县产量最为集中的尖茶,质量也属上乘。泾县特尖色泽翠绿、匀润显毫,入杯冲泡,雾气结顶,兰花清香四溢,芽叶徐徐展开,清澈明净,品之鲜醇爽口。

09.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产于安徽泾县,创制于明末清初。泾县产茶历史悠久,清咸丰年间(1851~1861),火青年产量有百余担,说明当时就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

涌溪火青外形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香气馥郁,清高鲜爽,滋味醇厚,甘甜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杏黄,匀嫩整齐。

10.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产于安徽桐城,属地方名茶,可以算作皖西兰花茶的一种。桐城小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便已经有了身影。历史记载,明朝时期,桐城小花是与顾渚、蒙顶并称的顶级贡品,当时称作椒园茶。

桐城小花干茶芽叶相连,形似兰花,泡开后香气轻盈鲜美,有兰花香蕴涵其中,叶底舒展成朵,就像盛开的兰花一样。

一个省份、一个城市,往往令人记忆的都是那里的食物,安徽令人记住的不仅有名菜臭鳜鱼,还有这些名茶,相信这些茶,一定也伴随着安徽人民的记忆,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下来。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