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快

七月网442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小儿疳积怎么治疗,以及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快

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推拿治疗法:

1、治疗原则乳食积滞者,治宜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气血两亏者,治宜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2、常用穴位脾经、板门、四缝(四横纹),内八卦、腹、脐、足三里、脊柱等穴。

3、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捏法、掐法、按揉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患儿取仰卧位,先上肢手部操作,推脾经500次,推板门300次,推四横纹200次,运内八卦200次;继以上体位,摩腹与揉脐相合,约5分钟,使腹部有种温热感,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1分钟。

患儿取俯卧位,食、中两指分别双指揉脾俞、胃俞、三焦俞,每穴各1分钟;而后在患儿的脊柱穴施捏法,自龟尾穴起,上至大椎穴止,约3~5遍;为加强刺激可在脾、胃、三焦诸穴处多加提捏。

(2)、随证加减:对乳食积滞者,加清脾土500次,清后加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清肾水100次,揉中脘5分钟;对气血两亏者,加补脾经50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摩中脘5分钟,摩丹田2分钟,揉血海30次,指揉肾俞、命门请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小儿疳积(营养不良)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2、疳积之症,宜早防治。迁延日久,累及其他器官,则缠绵难愈。

3、合理喂养,进食定时定量;防止偏食、挑食,纠正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尽可能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注意营养,以保护小儿肠胃功能。

4、缺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者,应予以适当补充。

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6、适当安排小儿户外活动及身体锻炼,以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7、保证小儿的充足睡眠。

针灸治疗法:

治疗疳症以健运脾胃为主。

常用穴:①、四缝穴(奇穴)针刺;②、疳积穴(位于督脉经腰俞穴下0.5寸处)挂线。

操作方法:四缝穴,用三棱针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疳积穴挂线:备用九号绣花针一根,针孔引上红丝线一根(作标记),操作时,先用75%酒精棉球,将疳积穴处皮肤和针线拭擦消毒后,用左手拇食指捏住疳积穴,右手持针横穿浅刺皮表层约1~2厘米宽,将丝线打结扣紧,把余线剪断即可。此线一般在3~5天自动脱落。据临床实践观察,小儿疳积如无其他兼症,仅用针刺四缝穴和疳积穴挂线,一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不需内服药物。

按:四缝、疳积穴能消小儿乳食停积,为治疗疳病经验效穴。

治疗过程中尚须注意:

①、疳积穴挂线处,平时可以水洗,但洗后要用干布拭干,切勿用手指去抓,以免局部皮肤感染。

②、治疗后忌食香、炒、油炸、干燥之零食,如患肠炎,则忌油荤。

③、凡因肠寄生虫病或结核病引起的,须治疗原发病。病至后期,极度消瘦者应配合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④、本病的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提倡母乳喂养,断乳时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食物。平时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偏食。

食疗:

1、粳米胡萝卜粥

原料:胡萝卜约250克,粳米50克。

制作: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

2、茯苓煮鸡肝

原料:鸡肝30克,茯苓10克

制作:将鸡肝、茯苓共煮。

用法:吃肝喝汤,连服10天。

功效:健脾生血、补益肝肾。适用于小儿疳积、身体亏虚。

3、麦芽煎

组成:麦芽20克。

用法:水煎30分钟,日服2次。

功效:消乳食。

主治:婴儿伤乳(食)。

4、大麦粥

组成:大麦米50~100克。

用法:大麦米研碎,煮粥常食。

功效:补脾宽肠消食。

主治:乳食所伤,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者。

5、芭蕉糊

组成:芭蕉100—200克。

用法:芭蕉加开水磨成糊状,每日服2次,每次2小匙。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食积便秘,纳差,腹胀者。

6、香姜牛奶

组成:丁香2粒,姜汁5毫升,牛奶250毫升。

用法:同放铝锅中煮沸,除去丁香,加白糖少许调味,每日分2次温服。

功效:补脾,降逆,止呕。

主治:疳积瘦弱,食人即吐患儿。

7、消食粥

组成:莲肉、山药、麦芽、扁豆、山楂等量。

用法:加少许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化滞。

主治:小儿食积,形体消瘦,纳差,便溏者。

8、山楂煎

组成: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消油腻,肉积。

主治:肉食积滞、腹胀,小儿伤乳。

9、萝卜子煎

组成:萝卜子30克。

用法:微炒,水煎服。

功效:消食化积。

主治:食滞饱胀,腹痛,便秘或呕吐者。

10、蒸鹌鹑

组成:鹌鹑1只

用法:加少量油盐,蒸熟,早晚分服,连食1周。

功效:健脾益胃,生气血。。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形体消瘦,纳差,便秘,面色不荣者。

11、羊肉粥

组成:羊肉250克,山药250克,粳米150克。

用法:羊肉煮烂,山药研碎,肉汤内下米煮粥食。

功效:健脾胃,养气血。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或疳积。

12、健脾消食蛋羹

组成:山药3克,麦芽3克,茯苓3克,山楂4克,莲子肉3克,鸡内金6克,槟榔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5克,加鸡蛋1个调匀蒸熟,再加适量食盐或白糖服,每日1~2次。

功效:补脾益气,消食开胃。

主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食少难消,脘腹痛胀,大便溏泻,脉象虚弱等;或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怎么办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

目录[隐藏]

简介

病因

症状

治疗

[编辑本段]简介

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编辑本段]病因

为什么小儿时期易生疳积呢?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

[编辑本段]症状

小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胀实或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发低热,指纹紫滞,此为乳食积滞的实证。

[编辑本段]治疗

治疗应用消乳消食,导滞和中之法。方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麦芽10g,陈皮6g,莱菔子6g,白术6g,茯苓6g等药物治疗,中成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简单的方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小儿疳积是什么怎么办

小儿疳积是指在1~5岁儿童,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

病因机理

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

基本症状

小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胀实或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发低热,指纹紫滞,此为乳食积滞的实证。

预防

1.注意调养:在喂养方面,应注意遵循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先软后硬的原则。

2.注意营养搭配。

3.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对原发病、消耗性疾病的治疗。医学(中医)上称之为“挑疳积”。小儿针挑疗法又称“挑四缝法”、“挑疳积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选准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包括虫积)的一种外治方法。本疗法系从古代中医砭刺术中派生而出。最早见于《针灸大成》,在其他中医学典籍中记载甚少,但却以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而广为流传。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两种。

治疗方法

7.1药物治疗

治疗应用消乳消食,导滞和中之法。方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麦芽10g,陈皮6g,莱菔子6g,白术6g,茯苓6g等药物治疗。中成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

7.2推拿治疗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掌根摩中脘5分钟,揉脐5分钟。

(2)患儿俯卧位,家长采用捏脊法5~10遍。然后轻揉背部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通过中医的小儿推拿,帮助宝宝缓解刺激和过敏,镇静宝宝情绪,推拿一段时间后,以达到治疗效果。

这是我帮你查的一点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和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快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