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的话

七月网4540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安康

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的话

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端午节的习俗:

五月天气逐渐热起来,自然界万物复苏,民间有“五毒”的说法,如蛇、蝎子、蜈蚣、蜥蜴和蟾蜍。有“五毒”,就有相应的五种草“解毒”,人们会在香包装上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挂在身上“驱五毒”。

端午习俗都是从祈求健康演变来的:喝雄黄酒、挂菖蒲、艾草、大蒜,源于用药物的手段来防病;划龙舟,是用运动的方式强身健体;佩戴五色线,用阴阳五行来驱灾辟邪。

端午节送祝福,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而不说端午快乐

将“端午安康”列为端午节的祝福语,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端午是一个毒日,历史上形成的端午节习俗,也是多出于辟邪、驱瘟的目的,比如端午之日,家家户户要在门楣悬挂葵花、薄叶、艾草等物,诸宫观这一日也“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市井上的僧道,亦会送人符篆之类。

一般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互相祝福对方节日快乐,这是最起码的礼貌。但是,有民俗专家指出,端午节是不能相互祝福快乐的,而要说“端午安康”。那端午节祝福不能说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复旦大学民俗学教授郑土有说,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

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一是吃“五黄”,即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寓意“青黄不接”的时候“接起来”;也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古语曰“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二是要拴葫芦、扫把,挂五毒图。三是采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门上。

民间还有给孩子戴五彩绳、挂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头上写“王”字等习俗。都有驱除灾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因此,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显然就贴切得多。

端午节为什么 要说安康。

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

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扩展资料:

端午节是祭奠伟大的屈原,性质跟清明相似,比清明的沉重性比较弱。

历史上有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河自尽殉国了。当时的人们对屈原的去世非常悲痛,为了保存他的遗体,就用竹叶和糯米做了很多叫做“粽子”的食品投到河里,吸引鱼来吃,以免它们去侵犯屈原的遗体,并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