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海瑞的故事50字(海瑞的故事50字简介)

七月网4330

有关于海瑞的历史事件50字左右故事

明人海瑞,号“刚峰”,这两个字形象地道出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只要是看不过眼的事,不仅贪官污吏他敢参奏,就是皇帝老子他也照骂不误。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海瑞以六品的芝麻官职向嘉靖皇帝朱厚熜呈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慷慨激昂地写道:“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嘉靖,家家净也!”气得朱厚熜直哆嗦。在历史上,一个忠直之士,倘若又难逢明主,那他能活下来的机会十分渺茫,而海瑞却是个例外,尽管他一生也并不顺利,但却得以善终,推究起来,在他恪守方的性格背后,也不缺乏圆的智慧。[1]

海瑞的故事50字(海瑞的故事50字简介)

海瑞断案故事的主要内容

海瑞在朝廷做了几年官,又到南京做地方官。后来因为上司高拱想对付他,海瑞于是辞职不干。

万历年间,丞相张居正由于不喜欢海瑞,想调查他,便暗中叫自己的亲信到海瑞家去。张居正的亲信到了海瑞家里,海瑞以粗茶淡饭招待他。他看屋子里的摆设很简单,叹了一口气,说:

“唉!人人都说海大人为官清廉,今天我终于亲身感受到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我们身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本来就应该如此呀!”海瑞说。

海瑞在明朝万历十五年病死。由于海瑞没有儿子,他去世时,朝廷派官员去为他办理丧事。官员发现海瑞的居住环境简直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穷书生,不禁感动得泪流满脸。

出殡当天,在道路两旁送殡的老百姓排列起来,几乎有整百里长。大家都为失去“海青天”而痛哭。

海瑞的确是宋朝的“包青天”之后,另外一位著名的“青天大人”。

海瑞为官清廉的故事

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

应天巡抚海瑞微服出访,路遇洪阿兰,查明真相,判处徐瑛、王明友死罪,饬令退田。徐阶买通太监、权贵,妄图罢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识破奸计,断然处斩二犯,然后交出大印,慨然罢官归里。

扩展资料:

海瑞,明朝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明史》上说他:“秉刚劲之性,憨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可见他个性耿直、操守严明。

海瑞一生清廉、爱民、刚正不畏权势,身后流传不少佳话。最脍炙人口的是他替自己准备棺材的故事。

话说明世宗迷信长生不老之术,荒废朝政,海瑞直言劝谏,却惹恼了皇帝。

海瑞在奏章中劝皇帝说:我听说国君是天下亿万臣民的主啊,责任是很重大的。…以前的汉文帝是一个贤君,而贾谊仍痛哭流涕进谏,这是因为人都有懈怠疏忽的地方,需要人从旁提醒他。

皇帝您天资远胜过汉文帝许多,但您致力于人民、国家的时间还不长,就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因此而耽误百姓生计、荒废伦常纲纪,如此已经二十多年啦。

据说明世宗看了海瑞的奏折后气得对左右说:“快把这个劝谏者抓住,别让他逃跑了。”左右却告知:“皇帝您不必担心他会逃跑了,因为这个人很憨愚。听说他为了要劝谏皇帝,早已做了必死的准备,不但写好遗嘱,还连自己的棺材都买好了放在家里呢”。

海瑞虽位居高官,却不像其他官员一样趾高气扬,相反的,他是十分亲民、俭朴的。在他担任应天巡抚时,就曾这样规定:凡他所到之处不要排场,不要鼓乐迎送,也不住华美之屋。如果有人要请他吃饭,每顿饭顶多两、三钱即可,不可过度铺张浪费。

除此之外,海瑞也是一个不畏权贵的人。有一次,海瑞要整顿土地问题,令一些地方恶霸归还强占来的土地。其中徐阶占有的土地最多。

但徐阶却是当年对海瑞有恩的人,也是当时极有权势的高官,这令海瑞有点不知所措。不过后来海瑞还是决定依法行事,不循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