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贺兰山为什么称为鬼山?贺兰山为什么称为鬼山之一

七月网360

贺兰山为什么叫鬼山

元朝与西夏、明朝与鞑靼几个封建王朝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无数将士永远留在了贺兰山。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这也是贺兰山鬼山的由来。

贺兰山为什么称为鬼山?贺兰山为什么称为鬼山之一

西夏后期:贺兰山成了大白高国抵御来自北方蒙古族铁骑的一个屏障。公元1205年3月,成吉思汗第一次带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攻破了西夏在贺兰山西边的军事防线,后来,成吉思汗先后5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其中有4次将攻略目标指向贺兰山,直接攻打驻防贺兰山的西夏军队,贺兰山成了蒙元、西夏两个政权多次交锋的场地。

明朝建立后: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在贺兰山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府在宁夏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贺兰山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

清朝时,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才结束了这里长期的军事局面,直到解放。

扩展资料:

贺兰山名称来源于古代的鲜卑贺兰氏人曾居住于此。而鲜卑贺兰氏源于古代部落贺兰部。贺兰氏在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融入汉族。

传说贺兰口在贺兰口沟内平卧着一块大石头,很像人的一只脚,在大石头上又磨刻着两个大脚印,一前一后,好像一个巨人跨大步时留下的印痕。传说仙人在此开山时豁了口,留下此足印,黑狼氏初祖踏了仙人的足迹后有了身孕,繁衍成后来的贺兰部,因此,“豁了口”又被称做贺兰口。直到现在,当地农民还称贺兰口为“豁了口”,有些不怀孕的妇女,都要到这里来摸一摸仙人的大脚印,回去不久就怀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贺兰山

宁夏为什么叫宁夏有,什么典故没有

塞上明珠银川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它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凤凰城。为什么又叫凤凰城呢?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凤凰又叫火鸟、不死鸟。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之称。据说凤凰是幸福鸟,哪里有凤凰,哪里就有幸福。凤凰七姐妹住在江南的一座高山上,常常为人们造福,所以江南很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们过着富裕快乐的日子。而那时的宁夏,地薄人穷,长年干旱,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辛勤地劳作,还是改变不了贫穷。

幸福鸟的事情,传到了宁夏,百姓们日夜盼望凤凰飞到宁夏来为当地造福。大雁被大家的诚心所感动,便自告奋勇,飞向江南,将宁夏百姓的心声告诉了凤凰。凤凰知道这些情况后,坐在一起商量,最小的七妹决定要到宁夏去看看,姐妹们知道拗不过她,就同意了,希望她早去早回。七妹走时山林里的百鸟和江南的百姓一起来送行,还给宁夏的人们送了很多礼物。

凤凰七妹由大雁领路,驾着一朵红云,朝宁夏飞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六盘山。守在这里的百姓见天空中飘来了红云,认为这是吉祥到来的征兆,于是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庆祝起来。

凤凰来到宁夏后,一刻也不愿停歇,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又飞到了西。她看着眼前的情景惊叹道:“啊!这么大一片平川,怎么会干得都裂开了缝啊?”于是她开始这儿划一道,那儿划一条,她划过的地方都变成了一条条淌水的渠道,渠口就连着黄河。

宁夏西夏王陵没久久,银川平原已经处处是花草树木,五谷庄稼;牛、羊、马、骆驼,成群结队地奔驰在草原上;六盘山换上了翠绿翠绿的新衣裳,贺兰山也变成了青山。

宁夏的山山水水变得和江南一样美丽了。凤凰心想:“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我就留在这里不回去了。”她把宁夏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和各族人民一起耕耘着土地,喂养着牲畜。

有一年,宁夏西部偏远的地方的异族部落的首领带领兵马,如狼似虎地杀进了宁夏山川。他们烧杀抢夺,横行霸道。凤凰情急之下把自己变成一座城,将宁夏的老百姓全都装在了城里,四面城门紧闭,敌人怎么也进不来。一连打了三个月,敌人断了粮草,就只好撤兵了。以后只要敌人一来,大家就躲进城里,敌人走了又出城继续生活。

凤凰变成一座城后,就托大雁给江南的姐姐们捎信,一是向姐姐们报平安,同时也告诉她们她不再回江南了。从此以后,大雁每年秋天飞向江南,送去七妹的问候;第二年春天再把六姐妹的思念带回北方的宁夏。

宁夏有一个心肠狠毒的大官,见钱眼开!他听说黑湖泉里有个金马驹,就想偷偷地弄到自己手里。他心想:“我把金马驹偷走了,恐怕瞒不住凤凰啊?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呢?”大官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哼哼!要是趁人不注意杀了凤凰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凤凰,别怪我心狠,人为财死嘛!”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带上宝剑,悄悄地来到凤凰居住的地方将其脖子砍断。可是风凰的心没死,她依然挂念着宁夏山川,挂念这里的百姓。她的鲜血流成了一条沟渠,灌溉着她心系的土地,养育着她热爱的人民。

人们为了纪念凤凰,为了记住她为宁夏山川所做的牺牲,就把她变做的银川城叫做“凤凰城”。

贺兰山为啥叫鬼山

贺兰山总是与战争、悲壮和苍凉等字眼联系在一起,高大狰狞的高山并没有挡住蒙古人的铁骑,由于埋葬了太多将士,也把贺兰山称为“鬼山”。

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朝以来就已经和匈奴开始争抢贺兰山,而到了西汉,汉武帝更是对贺兰山志在必得。贺兰山易守难攻,同时也决定着上千公里疆土的得失,谁能掌握贺兰山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土和边防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帮助。

后期蒙古帝国灭西夏之战,成吉思汗五次出征,其中四次都是直指贺兰山,各朝各代对贺兰山有着特别的重视,这也直接导致自清朝以来数千年时间里,贺兰山的周边都处于刀光剑影、马革裹尸的场面,元朝与西夏、明朝与鞑靼几个封建王朝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无数的忠烈将士永远地留在了贺兰山。

扩展资料:

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贺兰山明长城遗址,明朝时,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在贺兰山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府在宁夏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宁夏建立了总镇、卫、千户所、屯堡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

贺兰山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直到解放,随着清朝疆域面积的扩大,贺兰山东边也不再有大的战事,一个相对宁静的贺兰山出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