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内圣外王的意思(内圣外王的意思解释)

七月网1870

一、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1、“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shèngwàiwàng,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内圣外王的意思(内圣外王的意思解释)

2、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一词虽然首见于《庄子·天下篇》,但已成为儒家哲学之特点的代名词,故人们一般称儒家思想实际上即“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3、《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二、“外王内圣”和“外圣内王”分别是什么意思

1、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2、儒家立国,以法家治国,并佐之以黄老之学。正如《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所记载:皇太子(汉元帝)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汉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三、“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1、“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内圣”指的是君主对国家内部的治理调和,同时也被认为是儒家学子对自身品格的修行依据;“外王”是指君主对其他国家和国内人民的政策战略,而在个人修行方面,也是儒家学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指导。

2、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追求早在春秋时期就已韧显端倪。《左传》中所谓“三不朽”之说,其立德、立功、立言的次序排列就已蕴含了“内圣外王”的意思。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并进而“安百姓”的“为己之学”也有同样的意思在内。

3、内圣主要表现为善的德行。善的具体内容是广义的人道精神,其基本观念则是儒家的仁。原始儒家以仁为核心,孔子曾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这些品德从小同方面展示了内圣的品格。后来儒家一再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等,也可视为人格的内在规定。

4、与正面确立仁德相联系的是克己,后者在另一个意义上体现了仁:“克己复礼为仁。”除了仁德之外,内圣在某种意义上还表现为仁与知的统一。智是一种理性的品格,缺乏这种品格,主体往往会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所以从先秦原始儒家到宋明理学,都一再将理性的自觉看成是达到内圣的必要条件。

内圣外王的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内圣外王的意思解释、内圣外王的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