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生是什么意思
大学预科生的意思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
预科班,一般是指大学预科班,是指从初中和高中学生中破格录取到高校预科的学生,他们在高校进行一年高中阶段课程的补习,与大一课程进行衔接。
第二年,参加省内的对口考试,转入高校正式课程的学习。预科班的学生不具有大学正式学籍,需经过正式的入学资格考试后才能获得。
大学预科班的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类:
1、以破格方式录取的大学少年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超过15周岁,他们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是通过自学,跳级上来的,知识的学习连续性差,有些也不牢固,需要在预科班里进行巩固,为大一开课打好基础。
2、高水平运动员。高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成绩突出,但文化成绩控制在当地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下200分以内。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300多分就可以被预科班录取。预科班的学生,在预科班学习期间,不能参加国家举办的大学生运动会。
3、高校直接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中招收的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和特长生。他们通过考核和测试进入高校预科班。
4、民族院校预科班招生,可低80分录取第一志愿的少数民族考生。
除此之外,高校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预科班。
预科生是什么意思,
预科生是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而在大学设立的招生名额,考生必须是少数民族。不是正式录取得一年级新生,一般需要在大学先读,类似补习性质的,一年后可正式插班进入一年级。
扩展资料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就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该考生在民族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一年后,经考试合格直接入高校的本科或专科学习。
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招生科类主要有文科和理科。
志愿和普通高校志愿同时填报,预科班志愿填写在相应录取批次的普通高等学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
民族预科班招生对象的条件: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报考条件,热爱家乡,立志为建设家乡作贡献的边疆县、执行边疆政策的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及行署。
参考资料预科生_百度百科
什么是预科生
预科生是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招生政策,照顾文化基础差的少数民族考生,目的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提升,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步伐。预科生分为专科预科和本科预科,预科生只有少数民族才能报考,大多数大学都设有预科,预科生的学制比正常学制多一年,在预科班读一年后才进入正常的专业学习,所以专科预科生是读四年,本科预科生是读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