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洛神赋的作者(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七月网4720

《洛神赋》原作者是谁

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著浪漫主义名篇.原名《感鄄赋》(也有说是感甄赋)写的谁,民间传说是这样的: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也有说法是:,《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曹植是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而作此赋.而真正的洛神又有另一段传说:宓(fú)妃(fēi)为洛神的名字,乃后羿之妻.传说,宓妃原是伏羲氏最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这天,大伙儿劳动之馀,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

洛神赋的作者(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洛神赋是谁写的

洛神赋作者: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洛神赋》是曹植的后期代表作,被赞为是可以与屈原《九歌.湘君》相媲美的传世佳作。《洛神赋》构思神奇,形象生动,语言自然绮丽,是建安文学中赋的代表作。

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其原名《感甄赋》,曹植用“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形容洛神。《洛神赋》是曹植模仿战国时宋玉《神女赋》对楚王梦巫山神女之事而作,虚构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情节,全篇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对洛神的描绘,诸如“婉若游龙”、“秾纤得衷,修短合度”、“气若幽兰”等,皆可见巫山神女的影子。此赋“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是对楚辞中以男女关系譬喻君臣关系的继承,其亦屈子之志也。另一说为感甄氏而作。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