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孔子的故乡是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孔子的故乡是哪里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孔子的故乡是哪里
曲阜。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曲阜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据说由于“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为鲁国国都,设县后亦曾长期称鲁县。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邹鲁”、“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扩展资料:
曲阜地理位置:
曲阜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南,处在北京至上海的中间位置,北距其省会济南为13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北长35.8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为895.93平方公里。
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崮丘,中西部为大片的良田。山丘与平原之比约为3:7,形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1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阜
孔子故乡是山东哪个城市
山东曲阜。
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
曲阜还坐落着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背景: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故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的故乡是现在的哪里
孔子的故乡是现在的今山东曲阜。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扩展资料
1、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30]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3、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4、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5、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关于孔子的故乡是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