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太平岛位置(太平岛的地理位置)

七月网2140

太平岛的地理位置

北纬10度22分38秒,东经114度21分59秒。位于南沙群岛北部中央“郑和群礁”大型环礁上的西北角,位居南海西侧航道的东边。东距中洲礁约3.1海里(约6公里),东距敦谦沙洲约7.1海里(约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里(约30公里)。

太平岛位置(太平岛的地理位置)

太平岛,又称黄山马礁(英文:ItuAbaIsland),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为0.49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289.3米,南北宽约365.7米,步行十分钟即从西海岸走到东海岸)。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目前由台湾实际控制,行政上由高雄市旗津区管辖,与高雄港相距约1,600公里。位于南沙群岛北部中央“郑和群礁”的西北角,位居南海西侧航道的东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太平岛全部由珊瑚礁组成,从外观看来,太平岛是东西狭长的岛屿,地势低平,东西长约1360米,南北宽约350米,面积约0.443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2座大型综合运动场的规模。它距离台湾本岛860海里。现在,太平岛建有码头、环岛防御工事和楼房。1946年,国民党政府派遣海军收复南沙,以旗舰“太平号”命名了该岛。太平岛现由台湾实际控制,岛上有驻军。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唯一有淡水资源的岛屿(即使中国大陆控制的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上面也没有淡水资源),有肥沃的土壤,遍地皆是椰树、木瓜和香蕉。太平岛具有其他任何一个南海岛屿都无法比拟的绝对生存优势。2003年8月16日,台当局“内政部长”余政宪等人,搭乘“拉法耶”导弹驱逐舰,到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宣示主权”。

太平岛的战略地位

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西北部,堪称“南海心脏”,距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的西沙群岛约400海里,距台湾本岛的高雄市860海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约440海里,距马六甲海峡东口的新加坡仅54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另外,太平岛在航道安全、海难通报、南海气象监测、国际飞航情报等方面都有价值。平时可作为渔业基地,并为过往船只提供各种航行服务,战时则可作为舰艇活动基地和中继站。台湾军事专家曾经实地考察过,认为当地可长期驻军,规模最高可达两个连,具有其他南沙诸岛都无法比拟的生存优势。

太平岛背后更重要的问题是南沙群岛主权争议。2003年以来,南沙群岛不但因地理位置,更因其蕴藏丰富的资源而备受瞩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也纷纷采取行动,企图抢占南沙岛礁。

目前越南占据的南沙岛礁最多,有28个;菲律宾占据9个;马来西亚占据3个。而台湾当局尽管控制的量不大,但所掌握的太平岛则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

当然,南沙地区的多数岛屿是珊瑚礁,经常随涨潮退潮而浮浮沉沉,真正能派驻人员不多。在为数不多的永久岛屿上,各国纷纷建筑工事,用以宣示主权。

正因为如此,台外事部门曾在1月初要求东盟各国尽早同意台湾加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机制,正视台南海诸岛“主权声索国”之一的地位。因此,台湾重视太平岛的主要意图可能更侧重在政治和“外交”上。

两岸曾经共守南海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虽存在矛盾,但即便在严重对峙时期,台海两岸在南海诸岛的归属上均坚持中国对其拥有主权的立场。两蒋主政台湾时期,两岸甚至在太平岛有过“默契的合作”。

当时台“国防部长”郑为元公开表示,“如果再发生战争,‘国军’将助解放军抗战”。1993年,台湾当局制定“南海政策纲领”,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南海主权,“国防部”有关官员表示,“不排除与大陆合作开发与管理南沙”。

“国军”对驻军的意见

“国军”内部对太平岛的驻军意见一直有很大分歧。据媒体报道,“国军”方内部进行的有关太平岛战力评估报告指出,太平岛在军事上有以下问题:一是地形不适合防守作战:虽然太平岛在南沙群岛中最大,但地形平坦易攻难守。二是气候不好:地处热带,咸、湿度高,武器部件极易故障,不适合部署导弹等精密武器。三是物资运补能力差:太平岛属于珊瑚礁区,一般舰艇无法靠泊,需使用两栖人员运输车进行运补,补给量小又费时。考虑到太平岛距离本岛太远,台湾控制该太平岛也无法确保控制南海水道,而如果遭到攻击更难以有效救援,但为了强调拥有“主权”又必须固守,“国军”一度评估该岛在战略上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近几年来,“国军”对是否要重新驻军太平岛的出发点逐步转到大陆身上。主张撤军者强调,两岸都没有在太平岛进行兵力投射的能力,都无法掌握该地区制空权,即使解放军攻下也一样守不住,如果重新驻军恐怕也会引发周边国家议论。而且太平岛也不属于美日协防台湾的范围,东南亚国家与大陆关系良好,万一两岸在太平岛发生冲突,国际局势不一定对台有利,届时如何处理岛上人员会相当棘手。

“重新驻军”派却声称,“攻敌不守”是胜负的关键,尽管军事上无法固守,但可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而支撑时间越久等待国际声援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必须恢复驻军。

太平岛的地理环境

太平岛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以及水文情况四个方面。

1、地理位置

太平岛位于南海南沙群岛北部中央郑和群礁西北角,东距中洲礁约5.7公里、敦谦沙洲约13.2公里,西南距南薰礁约29.6公里。

2、地形地貌

太平岛岛形东西狭长,地势低平,东西长约1289.3米,南北宽约365.7米,岸线范围41.3公顷,海岸植被线范围36.6公顷,海拔4到6米。

3、气候

太平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常在摄氏21至35度之间,气温年较差2.7℃,日较差3-4℃。6-10月为雨季,11-5月为旱季,8-9月雨量最集中,年雨量为2000毫米。这里冬半年(11-3月)多东北风,风速达11-12米/秒。夏半年多西南风(4-10月),风力5-6级。

4、水文情况

岛上的地下水位高,但水质含氯盐,虽然有数口水井,然而除了东部水质尚可接受外,其余均不适合饮。

扩展资料:

1、太平岛的行政区划

太平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现由台湾地方当局实控,驻军在100多人(连级规模),无一般平民居住,由台湾高雄市旗津区管辖,距离高雄港近1500千米。

2、太平岛的战略地位

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西北部,堪称“南海心脏”,距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的西沙群岛约400海里,距台湾本岛的高雄市860海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约440海里,距马六甲海峡东口的新加坡仅54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另外,太平岛在航道安全、海难通报、南海气象监测、国际飞航情报等方面都有价值。

3、太平岛的自然资源

(1)植物

太平岛岛上共有109种植物,若栽培种及驯化种不计,共有81种原生植物分属于33科66属。其中蕨类植物有3种,双子叶植物有57种分属于25科45属,单子叶植物有21种分属于6科19属,内含海生植物泰莱藻。

其植物组成以禾本科13种最多,豆科及大戟科各9种次之,紫草科、旋花科、茜草科及莎草科各4种再次之。以生长习性而言乔木有12种,灌木有10种,蔓性植物有11种,其余48种为草本类。

(2)动物

太平岛上的动物主要有以候鸟为主的鸟类、珊瑚、贝类以及海龟。

4、太平岛的基础设施

太平岛上的基础设置包括岛西南的丁字码头、水电和火电设施以及南沙医院、气象观测站、卫星电讯通讯、雷达监控等通讯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