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五篇
1.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清朝末年上海松江地区,有一个养鸡户,遇上闹鸡瘟,养鸡户为了不蚀本急不可待,便将养的几百只鸡全部杀死。那么多的鸡一下子怎么卖得完,他只好用盐抹擦鸡身,将鸡腌制处理过夜。第二天早晨上街卖鸡,可无人问津。养鸡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待到下午,在朋友的劝说下,养鸡户摆起桌子板凳,索性将鸡做熟了卖。他架上铁锅烧开水,把鸡放入水中煮,到了晚上,田地上的农民收了工,见养鸡户摆在桌上的鸡油光铮亮、香气扑鼻,挂牌上又写着“三个铜板一盆鸡”,农民们都觉得很合算,打上二两酒,三、两人围上一桌吃喝起来。“好,好!果然不错,是下酒的好菜!”喝酒人嚷嚷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养鸡户生意红火,惊动了一家酒楼的老板。养鸡户告诉老板此鸡的制作方法,并与老板订售鸡的合约。
酒楼老板制作此鸡时,由于鸡经过汤煮,盐份在水中流失,于是再用盐擦,补救鸡味效果,取名为“盐擦鸡”。
“盐擦鸡”经过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依然保持原有的风味,是四季食用佳肴。
2.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
乞巧节从前,天上住着巧手的织女。她每天坐在织布机前编织云锦(jǐn),供王母使用。姐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mèn),便悄悄约她下凡游玩。
人间的牛郎是个忠厚老实的青年,他孤身一人,每天只有老牛做伴。
这一天,牛郎遇到下凡的织女,便请求她留下来。织女也喜欢这个淳朴(chúnpǔ)的青年,就答应了牛郎的请求。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gēng)女织,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宝宝。
可是,王母知道织女偷偷下凡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qiǎn)天神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孩子,在老牛的帮助下马上就要追上天神了。可就在这时,王母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zān),往他们中间一划,霎(shà)时间,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横在了牛郎和织女之间。
牛郎和织女,难过得放声大哭。
忽然飞来许多喜鹊(què),搭起一座横跨天河的拱(gǒng)桥。牛郎带着孩子们登上鹊桥,终于和织女相会了。
王母见此情景,也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所感动,便同意每年的这一天让牛郎和织女见一次面。这一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
3.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
二百五的由来250是一个很平常的数字,可我们常听到有人用“二百五”来讽刺人,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相传,战国时候,有个的说客叫苏秦,曾经劝说六个小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当时大的秦国。
这个消息被秦王知道了,于是,他派出杀手在齐国暗杀了苏秦。
齐王很恼怒,发誓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找不到凶手,为此,他想了一条计策。
他让人把苏泰的头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秦国派到齐国的内*,杀他的人不但无罪,还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
榜文一贴出,马上有四个人前来领赏。他们都说是自己杀了苏秦。
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
四个人都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
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
四个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4.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
对联救人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5.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有什么适合小学生看的简短的民间故事
雷神和灶神最早,雷神的脸不是黑的,灶神的耳朵也不是聋的。
据说有一天,有家人的小娃儿把吃剩的半碗白米干饭倒在猪槽里头,给灶神看到了。灶神跑上天庭,把这事察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派雷神去把那娃儿抓上天庭治罪。
雷神来到那家人屋头,到灶背后的猪槽去看,哪有饭呢?雷神就问灶神:“饭在哪里了”灶神一看,硬是没得。他哪里晓得,就在他上天庭告状的时候,这家子的狗跑到猪槽去把那半碗饭吃了。这下,灶神成了哑巴吃黄连,有二苦难言。雷神跑了个空趟子,气愤得很,就说灶神:“你乱报案情,没名堂!”劈睑就给灶神。几耳巴子,打得灶神双耳流血。
灶神也鬼火冒,心头不服气,顺手在灶角下抓起一截燃过的柴棒棒,朝雷神脸上给了两下,把雷神的脸打得漆黑,洗也洗不脱,擦也擦不落。两个闹到天庭找玉皇大帝评理,_玉皇大帝也只好断了个平理。
从此,灶神的耳朵聋了,雷神也变成了黑脸。
适合小学生的民间故事
一、哪咤闹海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士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时,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共商报复之计。
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做成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二、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三、大闹天宫
猴王孙悟空在花果山水濂洞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拿了龙王的镇海之宝——金箍棒,作为自己的武器,被龙王告上天庭。太白金星献计:将孙悟空骗上天庭。明封为弼马温,一个管理喂养天马的小官,暗中则压制他。孙悟空去到天庭,识破诡计,捣毁了御马监,反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恼羞成怒,命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于是,在花果山的上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孙悟空奋起神勇,众天神纷纷败退。哪吒出战也不敌。天王无法,摇旗收兵,逃回天庭,向玉帝请求增兵。玉帝接受金星献策,假意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并将蟠桃圆交他掌管,想把他骗来,软禁在天上。孙悟空听说蟠桃园中的仙桃非常稀罕,而且只许在蟠桃会上享用。孙悟空不服,自个儿挑选个大的仙桃,饱餐了一顿。
正值王母寿辰,七仙女奉命摘桃,来到桃园,惊动了正在酣睡的孙悟空。经过盘问仙女,孙悟空得知王母要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他。孙悟空这才看透玉帝的欺骗阴谋,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哪知酒醉迷糊,撞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
玉帝和王母气得咬牙切齿,立命李天王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兴师问罪。一场激战开始了,孙悟空与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斗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因遭到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天神们无论用斧砍、火烧、箭射,都损伤不了孙悟空一根毫毛。玉帝又将孙悟空打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烧。未想孙悟空并未烧死,他跳出丹炉,打上灵霄宝殿。一路上的天兵天将,望风披靡,玉帝狼狈奔逃。猴王胜利了,回到花果山,重树齐天大圣旗幡,与猴孙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四、三个和尚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小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五、木兰从军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