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2015国考申论答案(2015国考申论答案地市级粉笔)

七月网4340

一、2015年国考申论归纳概括的重难点应对妙招有哪些郴州地区

1、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的基础与必考题型,归纳概括能力也是应对申论所有题型的基础。就归纳概括题本身来说,它是“踩点”给分的,以下,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了作答归纳概括题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如何能踩准点、拿高分提供一些技巧和建议。

2015国考申论答案(2015国考申论答案地市级粉笔)

2、归纳概括题的作答过程是根据问题对指定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由此,选取精准要点是其作答“灵魂”。所以归纳概括题目的重难点就在于如何精准地“踩到”所有答案要点。

3、同时,通过仔细阅读归纳概括题目要求也可以发现,它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材料要点,准确地将材料所含的各个要点提炼出来。因此,准确地提炼材料中所有要点既是作答归纳概括的重点,又是作答归纳概括的难点。

4、第一招:快速浏览,准确获取直接呈现的要点。

5、这是归纳概括题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抓取信息,以保证踩到得分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大量“有效率”地阅读材料,以提升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语感。所谓“有效率”:一是要限时,二是要时时总结,总结归纳每段材料要说的是什么关键信息。不能快速地读了一遍材料,关键信息没记住或没记全,却记着了一些边角料,那就是没效率的阅读。

6、【例题】(2011年副省级)“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

7、材料: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洄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

8、【要点归纳】一是修建了黄河大堤,治理了汴渠,解决“善徒”问题;二是选择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行河路线较优,解决“善决”问题;三是通过“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洄注”来利用大泽进行放淤。

9、第二招:迅速锁定,抓取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10、所谓关键词,高频、高档这两条标准至少应该具备一个,有时往往二者都有。“反复出现”并不意味着同一个关键词一字不差地重复出现,它可以不完全一样,但词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对于抓关键词,考生同样可以通过阅读训练来进行熟练和掌握,提升答案的准确性。

11、【例题】(2011年市地级)“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12、材料: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18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春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这样的学校数量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13、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五六家公立小学。但是,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

14、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300多元的学费,12岁的陈某迟迟没有报到。和陈某一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也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已经一周,还有10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既失落又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15、“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总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有幸”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的孩子所遇到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都有孤独、自卑的感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研究员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16、【要点归纳】打工子弟学校方面,数量有限;条件简陋;无办学许可证;公办学校方面,收费高、门槛高;歧视随迁子女,随迁子女出现心理“边缘化”。

17、第三招:适度归纳,整合材料案例的大意。

18、适度归纳既是近几年来归纳概括题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们概括题的常用做法,需要我们在原有材料上进行加工,概括大意,再根据题目要求,整合答案。考生们可以通过撰写段落大意的专项练习提升能力。

19、撰写段落大意要注意高屋建瓴,既然是大意,每个词都要具有高度提炼与高度概括性,这就意味着总结的大意中不能包含太细微的点,对于每个段落中出现的众多细微点,要学会合并同类项,提炼出一个更有高度的话来总结它们,而不是将它们一一罗列。

20、【例题】(2012年副省级)“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

21、材料:在2011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出了一则消息:H省不少养殖户在养猪时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吃了“瘦肉精”饲料的“健美猪”,竟然过五关斩六将,突破多个监管关口,一路杀向一些大城市,甚至杀进了肉制品生产企业,最终走上百姓的餐桌。有人戏谑:我们应当“感谢”食品行业,它让我们从大米中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认识了瘦肉精、从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蜜枣中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奶粉中认识了三聚氰胺……还有人说到地沟油问题,这起继三聚氰胺后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引起社会公愤。一个涉及14个省市的地沟油制售网络,已经使地沟油流入市场,其所产生的危害,怎能不令人深以为忧?

22、2010年6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某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的名誉会长P先生认为;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不讲良心,任何环节都可能出问题。该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M先生认为:食品企业应当将自律提到很高的位置,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宝”,全部押在从业者的良心上,还应该强调“他律”,以真正实现食品安全。

23、2011年9月,某报刊登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在“陌生人社会”里多数人会本能地希望把必须要相处的陌生人变成熟人,托关系、人找人,因为“熟人信得过”、“熟人好办事”。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则首先选择不信任。文章还认为,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

24、不久前,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部分同学在一家报纸发表声明,称2010年6月,某拍卖行以7280万元高价拍出的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系他们1983年的临摹习作。商人谢某自行伪造“金缕玉衣”,出钱请出国内五位鉴定专家为其鉴定。在收取了不菲的评估费后,专家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联合签署了一份估价24亿元人民币的鉴定报告。谢某由此向银行骗贷5个亿。

25、某媒体报道:当前医疗领域,个别医生不讲医德,“开单提成”收受医药产品销售回扣的现象屡禁不绝。更有甚者,将病人视作唐僧肉,不从病情出发,多开贵重药品,动辄作“CT”、上“核磁”,徒增患者负担,为小团体牟利。另有报道指出:在教育界,也有一些学校出现少数教师借补课、家访、排座位、安排班干部等事务,公然收取好处的现象。某市一中学给学生家长每人寄了一封信,在信上学校划定了20本名著,要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还有些干部利欲熏心,玩弄数字游戏虚报功绩,甚至大搞损害民生的“政绩工程”希图换来个人的升迁。

26、【要点归纳】一、商业领域个别商家不讲良心,缺乏自律、他律不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艺术品市场诚信缺失、权威鉴定造假。二、“陌生人社会”中的互不信任使社会成本增加。三、医疗领域医生不讲医德,开单提成收受回扣,多开贵重药品以牟利。四、教育领域部分教师缺少师德,借补课、家访等事务收取好处费。五、领导干部忽略自身道德建设,隐瞒事故真相、搪塞群众、虚报功绩、利用损害民众的政绩工程换升迁。

27、备考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希望以上归纳概括题型重难点的应对技巧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28、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二、2022年国考申论归纳总结之概括方法

各位考生,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归纳总结类试题重视不足,近些年归纳概括类试题逐渐成为申论试题中首要试题类型,并通过归纳总结类试题演变出许多创新类试题,而在归纳概括类试题中困扰考生最多的是关于归纳类试题。归纳总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答题方法,在申论“申而论之”“环环紧扣”的命题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申论中,无论是归纳总结类试题还是分析类试题、对策类试题还是应用文,甚至大作文,都离不开归纳总结这一思维力。可见,归纳精准、总结到位是考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今天就跟广大考生分享一下关于归纳总结类题目,概括题的有关思路。

所谓概括是指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形成新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实质是概念的外延扩大化、由种概念向属概念的过度已达到本质概念的过程。

概念比较不容易理解,把概念转换成容易理解的表达,概括就是从小概念到大概念。

例如:电脑、电视可以概括成家用电器。

申论中的概括是指从繁杂、具体的资料中,提炼出核心要点,并能对要点之间的关系作出恰当的处理,以揭示材料内容的本质。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看待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题干”中首先给出概括这样的动词作为思维逻辑指令;然后再给出作答对象,一般为表现、问题、原因、影响、意义、对策等要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此时,我们判断此题目为概括题。

概括类题目作答时主要把握“删”、“改”这两个方法。“删”的意思就是把没用的材料内容删掉;“改”的意思是对于“删”材料之后所得要点,表述不规范、过于具体的信息,进行再一步的加工,得到较为规范的答案。

例如: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危害。(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材料:2016年7月12日,文化部公布了对一批网络表演平台的查处结果,26个网络表演平台被查处,16881名网络表演者被处理。“现在手机几乎成了学生的标配,直播平台里防不胜防的色情信息实在让人担心”,北京一位家长说。“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网络直播终端从PC端走向移动端,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与此同时,网络直播中的色情、暴力、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通过删掉作答无用信息,可以得到:网络直播中的色情、暴力、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样的答案可以得到分数,但不能得到满分。因为表述较为具体,啰嗦。“色情、暴力、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这些文字需要进行第二步“改”,改成“乱象凸显”,这样更规范,更能符合要求,所以这一条答案整理为:网络直播乱象凸显,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并不是所有要点都需要“改”

张老师做了20多年的乡村小学代课老师,每月工资300元,眼下学生少了,张老师即将被辞退,辞退后无任何生活保障。

经过“删”之后,得到:张老师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个时候,张老师是具体的,抽象一下,乡村代课老师;生活保障是抽象的,因为并没有具体的说张老师买不起大米、豆油,所以不需要再抽象,直接抄就可以。因此,我们书写的答案:乡村代课老师的生活保障问题。

2.“改”过的概念与原概念一定是种属关系,也就是包涵与被包涵关系。

例如:黄牛—牛—动物—生物—物质。这些都可以,但不能把黄牛概括成植物。

例: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危害。(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皮内洛说过:“技术往往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确实,网络伦理的失范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关于网络伦理,有学者指出这是20世纪中叶以来新兴的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遭遇的网络虚假信息越来越多,花样也变得层出不穷,时常难辨真伪,例如,轰动一时的朱自清的《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哈尔滨赚钱不给老婆花算家暴、东莞警方将拘留非法同居者、95后女网友“身体换旅行”等等。这样的虚假新闻不仅混淆是非,给当事人造成了困扰,而且引发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危害不小。从技术层面讲,谣言的产生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从社会层面讲,是由于权威信息的滞后以及危机预警能力差;从受众层面讲,是因为公众具有猎奇、娱乐、恐慌、盲从及网上宣泄的心理。

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当事人被“人肉搜索”,个人隐私被大肆转发。家人表示抗议,要诉诸法律,却引来网友更多批判。部分一场因违章而引发的文明开车讨论,异化成对当事人二次伤害的“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面对镜头泣不成声,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甚至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漫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以及理性的评论者带来了不可言说的伤害。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总数中,有70%的少年犯因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犯罪,对传统伦理观念和伦理规范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此类事件中,青少年可以通过低价、便捷的方式连接互联网,同时利用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继而将网络影响现实化。

2016年7月12日,文化部公布了对一批网络表演平台的查处结果,26个网络表演平台被查处,16881名网络表演者被处理。“现在手机几乎成了学生的标配,直播平台里防不胜防的色情信息实在让人担心”,北京一位家长说。“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网络直播终端从PC端走向移动端,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与此同时,网络直播中的色情、暴力、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如果说2015年是网红年的话,2016年就是直播年了。六间房秀场上,一团队打着户外主播的名义进山林捕杀野生动物,且手段残忍,却吸引了至少三万多粉丝的关注。在这场娱乐的无极限狂欢中,什么道德、法律、文明都被抛掉,取而代之的是娱乐至死的疯狂举动。不可否认,这种无序性源于网络的低门槛、开放性和相对虚拟等特质,但更是“眼球经济”在背后推波助澜。

1.网络虚假信息多,花样层出不穷,难辨真伪,混淆是非,造成困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冲击。

2.个人隐私被大肆转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给当事人以及理性的评论者带来伤害。

3.因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犯罪,对传统伦理观念和伦理规范带来了冲击。

4.网络直播中的乱象凸显,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5.娱乐狂欢中,道德、法律、文明都被抛掉,娱乐至死。

三、2015国考申论归纳概括专项有哪些忌讳郴州地区

归纳概括题作为必考题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掌握基本作答方法技巧的前提下,还应参考近年考情,避开作答“雷区”。中公教育专家致力于为大家做好“清障扫雷”工作,现将归纳概括题型作答误区一一呈现如下。

对于归纳概括题型,部分考生往往从字面理解,望文生义,认为作答归纳概括只要照抄照搬材料原话,不需任何提升总结,这一见解是不可取的。归纳概括能力本身是思考能力的体现,加之当前给定资料偏于案例化、口语化,照搬照抄更是有悖归纳概括的义理。由此,根据整体或片段材料的主题,进行一定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例题】(2012副省级)“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中公分析】资料2~6分别对各行各业具体问题进行了阐述,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陌生人社会中互不信任;艺术品市场造假、权威鉴定造假;媒体和网络充当造谣者帮凶;个别医生不讲医德;部分教师缺少师德;领导干部忽略自身道德建设等等。

作答时倘若仅仅将各领域问题罗列下来,显然浮于表面。该题目在提问时未阐明何种问题,此时,概括问题的实质便是隐含的必答内容。综观形形色色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的深层次问题存在,即:道德失范。因此,在总括句中将其统归为道德失范,在分要点阐释上呼应道德问题,缺一不可。

2.(2014副省)“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中公分析】资料2通篇对心理缺失的表现形式给予了具体阐述,如焦虑紧张,心理失衡,信任危机,空虚迷茫等等,未指出是何种缺失,语言较为随意口语化,因此,照搬原话往往显得不够准确规范,更易造成文不对题,没有正面回应到底缺失了什么。

在作答时,应注意在要点中先指明缺失了何种正面积极心理,再行阐释,即:一是缺少心理放松渠道,在职人员感到心理压力大而无处宣泄;二是缺少心理平衡,人们在现实比较中心理失衡;三是缺乏安全预期,人们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四是缺少幸福感,人们幸福指数下降、不快乐;五是缺少归属感,社会陌生感导致归属感降低;六是缺少认同和同情,社会对心理疾病存在偏见和歧视。

脱离材料和照搬原文就像硬币的两面,亦需引起警惕。在有些考生心中,申论科目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即便归纳概括题也应“上纲上线”,引经据典。这表明考生尚未理解申论考试的基本要求以及各个题型的本质区别。须知,归纳概括题的总体要点皆源自材料,材料中的“高端”关键词需提炼出来,材料中的故事案例需由表及里概括出来,呈现在答案中。适度的提升体现在总括句的提炼上,逻辑结构的掌控上,要点的准确规范上。

【例题】(2011市地级)“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中公分析】资料1和资料2围绕生活化的具体例子展开,考生只需找出相关要点有条不紊罗列下来即可,唯一需注意的是对众多要点按照三大主体呈现,即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家庭教育。要点内部的阐释虽然琐碎,但不可或缺。如,打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考生只需照此凝练概括即可,倘若升华成“我国当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匮乏、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则有宏大空洞之嫌。

条理性是归纳概括题目的基本要求之一。考生应明确,所谓有条理,并非添上连接词或标好数字序号便符合此项要求。条理体现在深层次的逻辑结构上。总体上,一般应符合总分结构,具体内容上,应明晰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适当归类划分合并。

【例题】(2014市地级)“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中公分析】资料3多是案例型材料,段落繁多,要点冗杂,细看下来,达数十条之多,如若直接按顺序呈现,不仅欠缺条理意识和归纳意识,更容易使得阅卷人遗漏要点。为此,在查找要点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进行归类,合并要点,将要点按照工作内容本身进行分类书写,如构建机制、开展宣传等。

“前车已覆,后当改辙”,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针对归纳概括题的作答禁忌,需结合实战灵活领会,引以为戒。只有在真题、模拟题分析演练中,才能深入掌握以上作答误区的真实面貌及其变种,从而知己知彼,“克敌制胜”。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关于2015国考申论答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