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养猪技术(养猪技术大全猪病防治)

七月网3850

一、养猪需要什么技术

1、没有体温表或不使用体温表:体温是猪体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体温升高往往比其他症状出现更早,因此测量体温是诊断猪病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

养猪技术(养猪技术大全猪病防治)

2、生物安全意识薄弱,猪场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消毒走过场。

3、没有或不使用灌药器,给母猪灌药不用胃导管,而用瓶子,猪便秘不灌服人工盐等缓泻剂,而仍然打针,结果疗效不佳。

4、养猪技术细节:用安乃近稀释青霉素,安乃近的浓度是30%,浓度太大不易吸收,又呈碱性,能破坏30%青霉素。

定时的喂水:一般猪饲料都比较干燥,喂养的时候也是喂干饲料的比较多,所以最好在猪圈里面安装一个自动水龙头,这样猪只要渴了就会去找水喝,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经常喝水也有益于猪的生长。

给猪创造良好的环境:冬天养殖猪还好,到了夏天天气比较炎热,盖的房子一定蓬要高,空间一定要宽敞,比较通风,猪才不会因为天气太热发猪瘟,到了冬天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太冷了猪也容易感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猪技术

二、养猪技术有什么

发酵床养猪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节省用水75%~90%,仅为猪只饮用、保持垫料表面湿度、滴水降温用水;猪拱食菌体蛋白,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节省精饲料10%~15%。仅喂料、翻扒垫料、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用工,无需清粪,可节省劳力30%~50%,一个人可以饲养800~1000头肥猪, 100~200头母猪。

2.两提(提高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

猪只恢复自然习性,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应激减少;采食菌体蛋白,抗病力增强,发病率减少,用药减少。猪肉肉色红润,纹理清晰,肉质提高。

可节约用水、用料、用药等成本30~80元/头;利用农业废弃物,如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等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统计表明,每10m2的发酵床可以使用667 m2地的玉米秸秆,这也为秸秆处理、美化城乡生态环境提供了另外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

4.零排放(无污染,实现粪污零排放)

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在养殖环节提前消纳了污染物,实现了粪污的零排放。

总之,发酵床养猪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发酵床以及配合通风对流原理的猪舍,并辅助配套养猪新兴技术,解决了养猪业粪污处理的相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了猪只的生活环境,从而减少了维持需要的消耗并提高了非特异性免疫力。

三、养猪技术大全

我在,百汇商城买的养猪技术教程

让我学到了真正的养猪技术让我来说说几个吧。

饲养管理好的猪场,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使投入的饲料最大限度转化为猪只的增重;饲养管理好的猪场,猪病发生的少,既可以节省疫苗购置费用,又可以节约常规预防用药费用和治疗用药费用。据报道,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选用不当,使料肉比提高0.2,每头出栏猪用料就会增加20

kg,增加成本30元;猪群发病,药费每头猪增加10元。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所以怎样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l~2头,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比本地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养猪场一旦暴发疫情,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纵观现有的养猪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随意性、侥幸性,不少场一年四季猪群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在经历若干年之后不得不将猪场关闭,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养猪业者总是把注意力盯在猪价上,认为猪价是猪场能否盈利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如果具体到一个存栏500头母猪、月均出栏800头商品猪的猪场,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40万元;而猪价如果每千克降l元,l00kg的猪降100元,800头商品猪因降价月均损失8万元,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造成损失的五分之一。

OK,关于养猪技术和养猪技术大全猪病防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