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永春魁星岩(永春魁星岩简介)

七月网1260

一、魁星岩的传说

魁星岩寺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南宋乾道四年名僧圆觉重建,几经沧桑,现已修葺一新,魁星岩为重檐悬山式仿古建筑,稳健大度,气势非凡.魁星岩内供奉魁星神像。传说魁星为天上文曲星下凡,连续三次考中状元,因其貌极丑,接榜时吓昏皇后而落选,魁星一怒之下踢掉书斗尔后投江。人们仰慕其才,塑像为神,祈求赐予人间以智慧。据载全国供奉魁星的寺庙共有两处,一处在云南昆明的龙门达天阁石殿,一处就是永春县石鼓镇魁星岩。现魁星岩内还供奉观音、如来等佛像以及清水祖师神像,可谓集儒教、佛教于一岩。

永春魁星岩(永春魁星岩简介)

二、永春魁星岩的文化价值

泉声何处滴冷冷,苦竹丛边空自清。

伏地已知随佛幻,出山犹似隔林听。

他年卓锡曾留偈,此日摩崖信有灵。

惟是真源流不绝,遥分一派到岩扃。

岩宇掩映于苍松翠柏、杂树桧木之中,秋冬季节,黄叶飘零,屋顶却始终不存落叶,游者叹为奇迹。岩后绝壁间雕有释迦、文殊、普贤3尊佛像,像后罩火焰光圈,像高3米,通高4米。魁星岩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除石雕佛像外,尚有“迎云”、“佛迹”、“吟台”、“崆峒元石”、“文曲华世”等题刻,其中以六十厘米见方的“魁”最为俊逸,

乃出自清初武状元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之手。摩崖巨石上还刻着明清书法家王豫、颜廷榘和无名氏的咏景诗四处。凝眸鉴察,清初知县王宝善书镌之“魁星岩”三大字,虽历经风雨侵蚀,仍依稀可辨。此外,魁星岩山门左侧存立颜廷榘手书“文昌台”竖碑一方,高1.38米,宽0.55米,字体高古拙朴,笔力苍虬。魁星岩流传着许多神秘而美丽的故事。其中魁星公传奇,讲述的是一位因面貌丑陋而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的遭遇;江南出米洞,告诫了世人应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仙人足迹,则留下了魁星公羽化成仙的一段佳话……另外,魁星岩作为近代革命的寨堡,更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永春人民曾于此抵御过倭寇的入侵和“湖南虎”湘军的战扰。当地抗清英雄林俊的起义军也曾以此为根据地,攻州陷县,威震八闽。

魁星岩大殿后有一乡贤祠,为念其乡贤明朝嘉靖年间左史颜廷榘而建。相传颜氏幼时在此刻苦攻读,聪慧过人,祠堂前柱上对联为五岁时与其师所对,还留下“卖字换蚵”等佳话。颜氏学成后为官清正,擅长诗文、书法,深受乡人敬重。魁星岩成为人们崇尚知识,弘扬文运的地方。摩崖造像为魁星岩的一大奇观,依天然巨石走向雕琢而成,是中国雕刻艺术融化外来艺术的实物证据,也是研究五代时期汉族石雕艺术的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乡贤祠后30米,于绝壁之上,宋代艺术家依天然巨石,因势造形,雕琢了三尊全身半立体佛像。佛像居中为释迦牟尼,居左为文殊,居右为普贤,号称“华岩三圣”。佛高一丈,火焰光圈高4米。此“三圣”身披袈裟,脸如满月,耳似悬弓,肤丰肌润,宛然唐风。惜释迦右臂、普贤左腕皆毁于人害,手断离仅余隼合痕迹。相传岩周围雕有罗汉30余身,皆双目传神,形态逼真,亦毁于祸乱矣。

近百年来,魁星岩古迹屡遭浩劫,岩庙衰败破损,满目疮痍。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及羁旅侨胞捐资修建,邀请专家教授对魁星岩旅游区进行科学规划。目前,魁星岩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日趋完善,桃源这一千年古迹将重放异彩,方使闽南此处名胜重放异彩。如今,魁星岩香烟袅袅,诗墨飘香,风景秀丽,游人如织。成为人们休闲游乐、寻古探幽、文化交流的最佳去处。

这里林木苍郁,景色宜人。岩上寺宇始建于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重建,明、清多次重修。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殿中供奉释迦牟尼,左厅祀魁星,右厅祀清水祖师。据传,魁星像为颜应时取特大樟木全根雕成,工艺精巧,有“雕形奇古,世间罕见”之誉,惜已毁。殿后乡贤祠,原为悬山式土木结构,后改为平顶钢筋水泥结构,祀明左史颜廷榘,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有联云:信步优游,旧观新景堪入画;登临远眺,绿水青山总关情。

三、永春魁星岩要什么贡品

永春魁星岩要花、香、缨络、抹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贡品。魁星岩,永春县石鼓镇境内奎峰山上,永春县医院附近,历史悠久,1991年重建,主祀奉魁星公,并供奉清水祖师、达摩祖师、释迦牟尼诸佛,魁星岩为魁星公祖庙,永春境内各宫祀奉的魁星公均为魁星岩分灵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永春魁星岩和永春魁星岩简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