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古典音乐鉴赏(如何鉴赏古典音乐)

七月网245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古典音乐鉴赏的问题,以及和如何鉴赏古典音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古典音乐鉴赏(如何鉴赏古典音乐)

如何鉴赏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长期欣赏一些古典音乐,可以扩大家音乐眼界,古典音乐是一门高雅艺术,带着沉淀了几百,上千年的历史的精华——人类的智慧、思想、感情,与自身、环境作斗争,不断升华进步的结晶。听古典乐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熏陶自己,为了追求艺术和真理才去听的。对古典的追求必须要有这种真诚,倘若缺乏这些真诚,你会在海里泡了一些日子后,无奈而愤恨地爬上岸来,古典音乐属于过去的艺术,虽然音乐有超越时空的魔力,但它仍然无法根本摆脱时代的束缚。你一听,就知道古典音乐的气质和现代音乐截然不同。

古典音乐的欣赏太受环境局限了。古典音乐有如一桩秘密,很多时候,你只愿意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听,对周边的环境要求是苛刻的:必须恬静,有噪杂的话是不可想象地。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世界,刚入门者尤其需要慎重。开始上来就选择晦涩、艰深的大部头,只能打击你的信心,怀疑自己的欣赏能力,认定自己无法接受古典。循序渐进是必须的,面对无数的作品不需慌,广泛收集入门资料,选择合适的作品、作曲家进行欣赏,对版本无需研究苛求,得到什么就老实听什么。

初听古典绝不讲究多和广,而讲究精,假设你上来就想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新古典听个遍,那你注定要失败,最后什么也听不成。这是一条危险的弯路。

听流行过渡到古典最头疼的一定是乐理。这个水平不要求高,但要求你有“一定的水平”、一定的基础。譬如你学了对位、赋格,再听巴赫,欣赏他的精湛记忆,犹如复杂的精密仪器般宏大的音乐,才会有这方面的感叹和震惊。

假设你不了解乐理,则只能在感官上得到一些和纯粹内心的共鸣,其实乐理并不复杂,了解个大概就好,你听起来绝然不同,对作家会有更理性的认识,对音乐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个人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享受。

除了乐理外,还有乐器方面的知识。研究大演奏家的演绎是非常有趣味的。平白地说,为什么说某位钢琴家是优秀钢琴家?就在于他的技巧,他对作品理解的表达的准确度,以及他的个性的发挥,这些需要精细的品味。

技巧方面,还拿熟悉的肖邦第二钢奏来说,第三乐章中“回忆”的一段极端优美的极弱音的旋律,通过比较不同演奏家的表现,你就可以发现他们哪个功夫高,哪个确有大家风范。也只有比较过后,才了解大家真正的高在哪里。具体地说,第四乐章Presto里,Rachmaninoff的演奏最让人心动,有如风驰电掣,让人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短短几分钟内,音色竟有三四次显著的强弱、弱强变化,每个强弱变化中的音色梯次变化也异常清晰,实在体现了舒伯特所说“似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特别恐怖的幽灵与我们对话。”

没有对钢琴演奏常识的基本了解(譬如触键、踏板、rubato之类技巧,也就无从欣赏这些大家们技艺的精妙--你听上去会觉得他们弹得都差不多),这就损失了许多乐趣。

同理,指挥艺术则更为

一颗真诚、执着、富有热情的心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个,旁的东西都可以慢慢培养,慢慢熏陶。年轻时代听古典有特别的意义:在年轻时被贝多芬、巴赫感动,将是你对自己心灵播下的最奇异的种子。你将终生为之受益。

更实际地说,巴赫可以抚慰你的心灵,培养你宗教家的性情;莫扎特带给你无限的“和”,纯粹的古典主义,古希腊精神的健康的美;贝多芬给予你与命运斗争,与社会一切恶丑事物斗争的力和勇气,是直照进入你心的太阳。

古典音乐欣赏名曲有哪些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2、《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吸取越剧曲调为素材,经由何占豪、陈钢于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该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向建国10周年的献礼作品首演。由时年18岁的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执棒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队协奏。

3、《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4、《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又称《夕阳箫鼓》、《浔阳月夜》、《浔阳曲》,是古典民乐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写的是浔阳(今江西九江)江上月夜。因其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夕阳箫鼓》的曲名最早见于清代姚燮(1805年—1864年)《今乐考证》。

5、《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古典音乐鉴赏听后感500字

编号:DG439897-2

演出: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及天格坞节日合唱团

编号:DG439897-2

音乐:目眩神迷满意程度:99分

音响:美声连台满意程度:99分专辑介绍: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从十七岁时(1826年)创作序曲至三十四岁时(1843年)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而完成全曲,中间相隔十七年,可说是最能代表门德尔松风格的作品。过去的著名版本,多半注重表现门德尔松优雅的人文素养,而忽略了这部乐剧天真幻想的本质,因此多半给人“放不开”的遗憾。而且演出时采组曲形式,往往给人“断简残篇”的不完整印象。

由于门德尔松是犹太籍,《仲夏夜之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统治的领土下,曾遭禁演的命运。二次大战后,随着犹太人在世界金融界的日益壮大,这首乐曲的版本也日渐增多,1992年库尔特·马舒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在艾伯勒(FriedhelmEberle)的旁白下,录下德文版的仲夏夜之梦(编号:TELDEC2292-46323-2);而1994年7月3日、幸运地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马格丽特岛上,在年轻指挥汤玛斯(VasaryTamas)的引领下,听了一场匈牙利文旁白的仲夏夜之梦,虽然完全听不懂匈牙利文,但可以感受三位旁白者的说故事艺术,已臻化境。小泽征尔的这个版本,以《仲夏夜之梦》新武林盟主的姿态出现,具有下列重要意义:

一、它是《仲夏夜之梦》的完整版本,包括全曲十三段音乐和英文旁白,旁白由女广播员邓区(JudiDench)担任,这对听得懂英文的爱乐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二、演出阵容坚强,从1973年小泽征尔接下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位置、至灌录本片的1992年,已超过二十年。他们双方的默契,足以创造最高水准的音乐演出。至于两位在美国出生的歌唱家,女高音芭托(KathleenBattle)和次女高音冯斯塔(FredericavonStade),如今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如日中天,她们两人音色甜美,音乐表情动人,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担任女声合唱的天格坞节日合唱团(TanglewoodFestivalChorus)则是本片成功的另一关键,在全曲合唱虽只有两段,但合唱与独唱的美声交互辉映,却颇具画龙点睛之效。

三、真正控制全场的是指挥小泽征尔,他赋予此曲鲜活热力与童话幻想的趣味,挥洒自如的自由曲风,解除了德奥传统的拘谨,还《仲夏夜之梦》本来面目。

四、4D录音顶级水准的见证。■惨绿少年(Paulcnchun)原创评论·转载注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