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重庆长江二桥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重庆长江二桥以及重庆长江二桥在哪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长江二桥的介绍
重庆长江二桥位于重庆市西郊九龙坡地区,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北岸为九龙坡区。又名李家沱长江大桥。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该桥在1997年竣工通车。
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介绍
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位于重庆万州主城区下游聚鱼沱河段,北接枇杷坪街道办事处的康家坡,南连江南新区的南山寺,是一座特大型子母塔悬索桥型。全桥长1148.86米,桥宽20.5米,该工程于2000年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万州长江二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有利于万州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三峡库区的移民生产和生活。
建设历程
万州长江二桥位于万州主城区下游聚鱼沱河段。全桥长1148.86米,桥宽20.5米,子母塔悬索桥型,主孔为1孔580米悬索桥,双向4车道。
万州长江二桥为主桥大跨度悬索桥,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受制约因素多,其设计具有显著技术特点,总投资25487万元。
工程2000年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
桥梁建筑
方案原则
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同时考虑规划、通航要求及接线条件进行桥跨方案的合理选择,方案选择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满足通航、立交、接线及其它有关规划要求
2、结构新颖、造型美观、经济实用、施工相对简单,并力求在结构形式上与万州区已建长江大桥及“万宜铁路长江大桥“有显著区别
3、减少或避免水中基础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费用
4、优化各种设计施工方案,控制工程投资及施工工期
在本桥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了多种桥跨结构形式的综合研究比较,根据工程特点,主桥重点考虑悬索桥及斜拉桥设计方案,引桥以40m跨度T型简支梁为主。已建长江大桥主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为避免桥型雷同,本桥不再进行类似结构比较,同时拱桥结构也会增大船舶撞击拱圈的可能性,本桥地形特点也不适宜修建拱桥,其它桥型从结构受力、跨越能力、工程投资等方面考虑也不宜采用。本桥对工程投资控制十分严格,而主桥投资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结合桥梁技术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措施,将对控制整个工程投资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主桥悬索桥方案
根据地形、地质及水文等条件,对主桥悬索桥方案进行了多种跨度的方案比较,为控制工程投资,均按单跨悬索桥进行设计,各桥位方案悬索桥的跨度合理选择范围在500m~720m之间,蓄水位影响及锚碇设置位置是其主要控制条件,对推荐桥位则分别考虑了500m和580m两种桥跨方案。根据悬索桥技术特点及本桥具体条件考虑,主桥加劲梁方案的合理与否对保证整体设计方案的先进合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作重点研究比较,从使用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工期要求、航道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劲梁采用钢结构方案,均按整节段制造、现场节段架设连接方案进行设计,设计中分别就扁平钢箱梁、钢桁梁和空间钢管桁架三种各具特点结构形式的综合研究比较:
(1)扁平钢箱梁加劲梁在国内外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技术成熟、结构整体性好、抗风阻力小、空气动力稳定性好、上部结构整体重量轻,有利于其它相关工程量的有效控制,但钢箱梁整体用钢量大,单位加工制造费用高,对相应桥面铺装易开裂、施工复杂及费用高问题也需高度重视。
(2)钢桁梁也是常用悬索桥加劲梁结构形式,应用于本桥设计时结构用钢量大大低于钢箱梁,单位加工制造费用也明显较低,虽上部结构整体重量大于钢箱梁方案,造成相关工程量增加,但本桥拟采用隧洞式锚碇结构,锚碇在总体工程量及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有限,与采用重力式锚碇悬索桥其锚碇所占比重甚大有较大区别,因此,钢桁梁方案在本桥具有较好的应用条件,对控制桥面铺装开裂也有很大好处,且对其铺装层的技术要求远低于钢箱梁方案,施工相对简单、费用较低。
(3)空间钢管桁架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其结构用钢量明显低于钢箱梁,也低于钢桁梁,从本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合理控制及桥梁技术的发展考虑,设计中将此方案作为主要推荐方案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工作,在其它钢管桁架桥梁应用的基础上,对杆件节点采用空心钢球以实现理想的铰结,避免了在杆件空间交汇处复杂的数控切割工序,杆件次应力小,加工制造简便,同时采取进一步改善节点局部应力条件的构造处理措施,为加强结构整体刚度,拟将桥面板与网架结构连为整体,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及变形要求,提高其使用性能指标条件。
主缆采用预制镀锌平行钢丝束股,横向布置于两侧人行道以外,两缆索中心距根据构造所需确定,为保证锚碇间合理的间距控制要求,主缆在锚跨设置一定向外水平偏角,通过不同矢跨比结构受力、变形、材料用量等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比较,确定矢跨比采用1/10.5,主缆安全系数采用K≥2.5;对吊杆进行了预制镀锌平行钢丝束及钢丝绳两种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预制镀锌平行钢丝束,吊杆间距根据加劲梁方案及构造特点合理确定,一般采用7~13m,吊杆安全系数K≥3.0;大缆及吊杆的锚固连接均采用热铸锚具,索夹、索鞍及连接套筒等均采用铸钢结构,其中索夹分两片制造,安装中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为控制运输及吊装重量,索鞍鞍座分两半制造,塔顶再行拼装;根据受力及变形控制要求,主桥梁端处分别设置竖向设拉压支座及横向设抗风支座。
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结构,各方案塔高130~170m左右,根据地质条件,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同时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本桥锚碇采用隧洞式锚碇,但必须考虑地下水及蓄水影响,为防止岩石裂隙和节理面因渗水可能造成岩石软化,需相应采取严格的防水处理措施,相对而言,对同一桥位,采用较大跨度可使锚碇的稳定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相应上部工程量及投资将大幅增加。
主桥斜拉桥方案
各桥位对主桥斜拉桥方案进行了多种跨径组合的综合比较,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除袁家登桥位采用三塔四跨斜拉桥外,其余均为双塔三跨斜拉桥,其主孔跨度的合理选择范围在380m~500m之间。大桥采用空间双索面、扇形密索体系,桥面处索间距一般8m左右,斜拉索采用镀锌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PE材料防护,冷铸墩头锚具锚固;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空间飘浮体系,就梁体进行了边主梁及双箱梁断面形式的综合比较,根据跨度不同其梁高采用2.5~3.5m,并就是否设边跨辅助墩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桥塔为呈宝石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塔自梁体以上部分为“A”字型,不同方案塔高在210m~230m之间,建筑高度很高,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引桥设计
根据地形地质及桥梁建筑高度,从方便设计施工,控制工程投资及施工工期,各桥跨布置方案中引桥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跨度按25m~40m考虑,引桥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台一般按“U”形桥台或肋板式桥台进行设计,桥台过高时需作特殊研究,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另外,对主桥为单跨悬索桥方案而言,其引桥长度较长,桥梁建筑高度很高,结合地形特点及地质稳定条件,设计中也进行了相应大跨连续结构方案的综合研究比较,为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桥及引桥行车道板及人行道板等均以预制构件为主,以加快施工进度,方便施工质量控制;根据当地工程惯例并从防止铺装开裂考虑,桥面铺装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铺设施工后要求进行锯缝处理;为保证造型美观及合理控制工程投资,人行道栏杆及照明灯杆均采用钢结构方案,材料选择采用复合钢管结构,表层为不锈钢,内层为一般钢材,满足相关刚度要求,在投资上考虑景观照明的特殊要求;根据通航论证结论要求,考虑导航灯设置、港务监督、航道管理等方面具体要求;受山区地形及其它条件制约,其接线条件十分困难,制约因素较多,设计中分别进行了平交及立交方案的综合比较。
技术标准
1、道路类型:城市快速主干道
2、行车速度:60km/h
3、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验算荷载:挂车—120
4、桥面宽度:15m+2×3m+(桥型构造宽度)
5、桥面纵坡及横坡:纵坡≤3%,横坡为向外双向横坡2%
6、通航水位:按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同时推算桥址处回水
7、通航标准:一级航道,通航净空高度24m,净宽300m
8、地震烈度:Ⅵ度,考虑本桥为特殊重点大桥,按Ⅶ度设防
9、工程采用北京坐标系统及黄海高程系统
重要意义
该桥是特大型子母塔悬索桥型。该工程已于2000年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万州长江二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有利于万州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三峡库区的移民生产和生活。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重庆长江二桥在哪里
重庆长江二桥是一座位于中国重庆市的跨江大桥,横跨于长江之上。它连接了重庆市江北区和南岸区,是重庆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地标之一。长江二桥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连接了重庆市两个重要的行政区域,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通行和交流,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分享结束,重庆长江二桥和重庆长江二桥在哪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