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董卓怎么死的(董卓咋死的)

七月网4170

大家好,董卓怎么死的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董卓咋死的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董卓怎么死的和董卓咋死的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董卓怎么死的(董卓咋死的)

历史上的董卓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董卓结局是被吕布杀死的。

董卓当时在朝野上下的地位无人能及,官场上下皆是迎合他的人,无人敢违背他的遗意愿,稍有不慎便会招来人头落地的下场,人人心中敢怒却不敢言。

可是身处高于天子之位,服饰车驾皆是皇帝等级,如此位高权重,即使残忍暴戾,也无人敢吭声,连十八路诸侯都没有办法那他怎样。

坏就坏在董卓不该自大到不拿吕布当回事儿,甚至时常在众人面前因言语不和,便要拔剑刺之,令吕布对其心生怨气,从而使司徒王允有机可乘,使用美人计加大董卓吕布此二人间的嫌隙,最终导致董卓命丧吕布手中。

王允与吕布篡谋好行刺计划,令同乡人骑都尉李肃与其他勇士共十余人冒充侍卫,埋伏在北掖门附近。当董卓的步辇经过时,杀他个措手不及,并声称是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其他余众一改不予追究,令此事速战速决,不托泥带水。

尽管董卓出行前后护卫近百余人,层层守卫,滴水不漏,但只能放得了外贼防不了家贼,吕布仅靠一纸假诏书便使上百士兵弃甲投降,可见董卓在生死关头却要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买账,无人甘愿为其卖命。

董卓权倾朝野:

九月十二日,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上公之位)。

九月末,董卓联合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要求为建宁元年(168年)九月政变时,被政治定性(诬陷)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党锢”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刘协(袁隗)准奏,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董卓亲近周毖(周慎之子),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也成为其幕僚。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三国演义中董卓是怎么死的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吕布何在?!”

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吕布则率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太师府主薄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杀了这三人之后,在场其他的人都不敢动了。

扩展资料: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回京后便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

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卓

正史董卓怎么死的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正史董卓怎么死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正史董卓怎么死的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

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有人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于市,歌曰:“布乎!”有告卓者,卓不悟。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墯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乃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王允乃与士孙瑞密表其事,使瑞自书诏以授布,令骑都尉李肃与布同心勇士十余人,伪着卫士服于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惰土}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驰赍赦书,以令宫陛内外。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衔肆。使皇甫嵩攻卓弟旻于眉阝坞,杀得母妻男女,尽灭其族。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诸袁门生又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董卓评价

总评

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历代评价

王粲: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临洮生卓而铜人毁;世有卓而大乱作,大乱作而卓身灭,抑有以也。

郑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餍。

盖勋: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39]

荀彧: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40]

荀攸:董卓骄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41]

蔡邕: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42]

王允:卓,国之大贼,杀主残臣,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43]

皇甫郦:昔有穷后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难,以至于毙。近董公之强,明目所见,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县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孙权: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於董卓,终於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44]

陈寿: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45]

刘渊: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46]

陆机: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

裴松之:桀、纣无道,秦、莽纵虐,皆多历年所,然后众恶乃著。董卓自窃权柄,至于陨毙,计其日月,未盈三周,而祸崇山岳,毒流四海。其残贼之性,寔豺狼不若。[40]

范晔:董卓初以虓虎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夫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呜呼,人之生也难矣!天地之不仁甚矣![47]

常璩:汉末大乱,雄杰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董郡,众动万计,叱咤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李世民:至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

董卓

异代同愤。[48]

高适: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颠而不扶,祸则先唱。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宏农之废,孰谓人心?敢讽朝廷,以自尊贵;大肆剽虏,以极诛求。焚烧都邑,驰突放横。衣冠冻馁,倚死墙壁之间;兆庶困穷,生涂草莽之上。於是天地愤怒,鬼神号哭。而山东义旗,攘袂争起,连州跨郡,皆以诛卓为名。故兵挫於孙坚,气夺於袁绍。僭拟与服,党助奸邪,驱蹙东人,胁帝西幸。淫刑以逞,有汤镬之甚,要之糜烂,刳剔异端。乃谓汉鼎可移,郿坞方盛,殊不知祸盈恶稔,未或不亡。故神赞允诚,天假布手,母妻屠戮,种族无留。悬首燃脐,遗臭万代,骨肉灰烬,不其快哉![49]

刘知几: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

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钱时:卓,诚巨奸,无所逃罪也。若真能感悟自悔,其非收召诸贤,倾心委倚,使朝廷之上一变而为君子之规模,宗社奠安,海宇清晏,不特身免刑戮,亦可长保禄位。盖愆补过,尚庶几焉而卓则不如是也。呜呼!亦愚矣。[50]

郝经:①卓为羿莽而奸计不足,其暴戾淫虐过之……自昔国亡驱除之际未有若斯之乱且酷也。②召戎起衅。运极厄防。祲塞风饕,虎跃鲸沛。逆鈇淬日,凶锋扫孛。翻覆宗社,废立君主。血蔑咸京,金盈郿坞。岩岩公师,烈烈尚父。虽伏天诛,竟委皇纲。[51]

罗贯中:①董卓迁都汉帝忧,生灵滚滚丧荒丘。狗衔骸骨筋犹动,乌啄骷髅血尚流。郿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骂未休。②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丁耀亢:卓近羌,粗勇无人理。当时不内召,直一番将耳。汉鼎将移,如篱落不牢,而虎狼入之,遂以成荼毒弑废之祸。及坞守虏,自谓大事不成则退以自老,何异曹爽不失富家翁之言?真一粗莽蠢之物耳!燃脐达旦,脂膏自煎,何快也![52]

蔡东藩:山东兵起,董卓遣将出御,未闻败衄,而忽议西迁,意者其即由贼胆心虚,有以慑其魄而夺其气欤?然于伍孚行刺,则杀之;于周毖伍琼之进谏,则亦杀之;于袁隗袁基之有关绍术,则又杀之;穷凶极恶,何其残忍乃尔?且屠戮富人,焚毁宫室,二百里内,不留鸡犬,虽如秦政项羽立暴虐,亦未有过于是者。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