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武元甲大将,越南将军武元甲简介

七月网4380

越南人民军的历任将军

授衔年份:1958年8月31日

武元甲大将,越南将军武元甲简介

武元甲国防部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奠边府之虎”、“红色拿破仑”

出生:1911年8月25日广平省破落地主

学历:河内大学、云南讲武堂

越南人民军队长(1944年12月)、少将(1948年)

1938年入党,候补中委(1945年),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45~1954年)

八月革命起义委员会主席、内务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5年)、国防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1945~1954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9月~1980年2月)、部长会议副主席兼教委主席、计生委主席(1981年7月);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1946年12月19日)、国防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1981年7月)

授衔年份:1959年8月31日

阮志清中央军委副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授衔年份:1974年

文进勇中央军委常务副书记人民军总参谋长

出生:1917年5月2日-2002年3月17日内市郊(原河东省)慈廉县卡纽村农民

1945年4月任北折革命军事委员会常委、光中战区党委书记;第2战区政委、中央军委委员(1945年);1959年授予上将军衔;胡志明战役指挥部司令(1975年)

1937年11月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2届候补中委、2、6届中央委员,3届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4、5届政治局委员

河内市委委员、河内劳工联合常务委员会书记(1938年)、河东省委书记,北宁省委书记(1943年)、人民军政治局局长,中央军委副书记(1947年3月)、人民军总参谋长(1953年底)、国防部长、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1980年2月8日—1987年2月17日)

授衔年份:1980年1月

黄文泰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

授衔年份:1982年2月

朱辉珉中央军委副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授衔年份:1984年12月22日

黎仲迅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授衔年份:1984年12月22日

黎德英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出生:1920年12月1日平治天省军历:1945年入伍,1974年由大校破格晋升为中将,1980年晋升上将

1945年入党,4届中央委员、5、6、7届政治局委员

人民军副总参谋长(1963年);第7、9军区司令(1974年);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驻柬越军司令(1980年);人民军总参谋长(1986年12月-1987年2月);国防部长、越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1987年2月);国家主席(1992年9月22日-1997年9月24日)

授衔年份:1989年5月

梅志寿内务部部长

授衔年份:1990年1月10日

阮决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段奎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出生:1923.10.29.-1999.1.8广治省召峰县富农

中国军事学院(1960年、1961年)

1945年8月入伍,1958年上校,1974年晋升为少将,1986年12月晋升上将

1945年6月入印度支那共产党,4、5届中央委员、6、7、8届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军委常务副书记

国防部副部长、人民军总参谋长(1987年2月);国防部长(1991年8月-1997年9月);第七、八、九、十届国会代表

授衔年份:2003年7月2日

范文茶

出生:1935年10月越南北部河北省

1953年参军,1990年授中将,1998年1月升上将

越共7届中央委员、8届政治局委员

人民军副总参谋长(1994);国防部副部长、人民军总参谋长(1995);国防部长(1997.9-2006.6)

授衔年份:2005年1月

黎鸿英公安部部长

2007年6月7日冯光青

出生:1949年2月2日越南永福省靡岭县石砣乡

学历:越南陆军军官学校(1971年6月)、大叻陆军学院(1974年8月)、前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1989年)、越南国防学院(1990年)、越南军事政治学院(1997年8月)

1967年参军,1994年晋升少将,1999年晋升中将,2003年晋升上将

1968年入党,越共9届中央委员、10届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书记;国防部长

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1993年)、局长(1995年);第1军区司令(1997年12月);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国防部副部长(2001年5月至2006年8月);国防部长(2006年—)

2007年7月

黎文勇十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1988年晋升少将,1998年4月晋升中将,2003年7月晋升上将1958年月日-阮志清(1914.1.1-1967.7.6)中央军委副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59年月日-文进勇(1917.5.2-2002.3.17)人民军总参谋长

1959年月日-朱文晋(1908-)人民军副总参谋长民族委员会主任

1974年月日-双豪(1918-)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4年04月日-黄文泰(1915-1986.7.2)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文茶(1918.1.15-)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军事代表团团长

1976年月日-朱辉珉(1913-)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80年2月日-黎仲迅(1914.10-1986.12.5)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1980年2月日-黎德英(1920-)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4月27日–王承武(追授)(1910-1980)前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2年月日–黎献梅(1915-)国会卫生社会委员会主任

1984年12月日-陈文光(1917-)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裴逢(1925-)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

1984年12月日–陈森(1918-)国防部副部长

1984年12月日-冯世才(1920-)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黄明草(1919-)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984年12月日–武凌(1925-)陆军学院院长

1984年12月日–谭光忠(1923-)第一军区司令

1984年12月日–武立(1924.7.25-1987.7.18)第二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4年12月日-阮决(1921-)第三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4年12月日–黄琴(1920-)第四军区司令

1986年月日-黎光和(1914-)国防部副部长兼监察委员会主任

1986年月日-丁德善(1913-1987.1.20)国防部副部长

1986年12月日-阮明洲(1923-)第七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6年12月日-段奎(1922-)侵柬越军(478兵团)司令1986年月日–黎玉贤(1928-)侵柬越军(478兵团)副司令

1986年月日-阮友安(1920-)第二军区河江前线指挥部司令

年月日–陶庭练(1928-)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92年7月日-黎可漂(1931.12.27-)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98年1月3日-范文茶(1935-)国防部部长

年月日–黎明香()公安部部长

年月日–黎鸿英()公安部部长

年月日–黎文勇()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年月日–范青银()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年月日–冯光青()总参谋长

中将

1958年8月31日-黄文泰(1915-1986.7.2)人民军军训总局主任

1959年8月31日-陈文茶(1918.1.15-)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61年月日-双豪(1920-)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0年月日-阮文荣(-)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74年月日-阮敦(1923-)国防部副部长

1974年月日-黎仲迅(1914.10-1986.12.5)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兼第1军军长

1974年月日-王承武(1910-1980)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森(1918-)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粱(1913-)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贵海(1913-1985.1.11)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范杰(1919-1975.1.23)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1974年月日-黎献梅(1915-)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74年月日-范玉茂(1919-)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74年月日-黎光道(1921.8.8-)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74年月日-丁德善(1913-1987.1.20)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兼党委书记

1974年月日-黎光和(1914-)筹建第1军

1974年12月日-朱辉珉(1913-)第五军区司令兼政委

1974年月日-黄明草(1919-)第五军区副司令

1974年月日-黎德英(1920-)第七军区司令兼政委

1974年月日-陶文张(-)第七军区副司令

1974年月日-凭江(1917-)西北军区司令兼政委

1974年12月日-陈文光(1917-)广治-承天-顺天前线指挥部司令

1974年月日-童士元(1922-)559司令部司令

1974年月日-陈南忠(1917-)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国防部部长

1974年月日-阮氏定(女)(1920-)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副司令

1974年月日-陈度(1922-)南方解放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4年月日-陈文名(-)四方联合军事委员会成员

1974年月日-陈大义(191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74年月日-陈决()内务部副部长

1974年月日-高登占()后任内务部副部长

1974年月日-黎广波(1915.04.21-1988.03.19)后任国会民族委员会主任

1974年月日-陶山西(-)后任炮兵司令

1974年月日-潘仲慧(1918-)交通运输部部长

1978年月日-苏记(1917-)在苏联疗养

1980年1月日-高文庆(1917-)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1月日-武立(1924.7.25-1987.7.18)第二军区司令兼政委党委书记

1980年1月日-段奎(1922-)第五军区司令兼政委

1980年2月日-冯世才(1920-)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2月日-裴逢(1925-)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

1980年2月日-甲文纲(1921-)海军司令

1980年月日-武凌(1925-)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0年月日-陈伯清(-)内务部副部长1980年02月日-武春苫(-)国防部副部长

1980年2月日-谭光忠(1923-)第一军区司令兼政委

1980年月日-黎灵(1925-)第二军区政委

1980年2月日-阮决(1921-)第三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0年2月日-黄琴(1920-)第七军区司令兼政委

1980年月日-阮明洲(1923-)第七军区副司令

1980年2月日-童文贡(1918-)第七军区副司令

1980年月日-单文公(-)越军驻柬埔寨战场副指挥

1980年2月日-黎玉贤(1928-)侵柬越军(478兵团)副司令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月日-阮友安(1920-)第2军军长

1980年月日-黎光武(-)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1980年月日-黎绪同(1930-)后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2年月日-黄世善(1921-)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经济建设局政委

1982年12月日-阮南庆(-)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82年12月日-黎文知(1925-)人民军总技术局主任

1982年月日-黄文泰(1920-)人民军总技术局副主任

1982年月日-范洪山(1922-)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83年月日-邓武协(1926-)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83年月日-黄方(1925-)军事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84年11月日–陶庭练(1928.1-)空军司令

1984年12月日–邓京(1921-)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月日–尹岁(1926-)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阮世奔(-)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黄文庆(1923-)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月日–单成(-)人民军总后勤局副主任

1984年12月日–阮政(1917-)人民军总后勤局副主任

1984年月日–阮伯发(1919-)海军原司令

1984年12月日–丁文绥(1912-)边防部队司令

1984年12月日–何玉肖(-)边防部队副司令兼政治局主任

1984年12月日–卢江(1923-)首都军区司令

1984年12月日–梁俊康(-)第三军区副司令

1984年12月日–杨巨浸(-)第七军区副司令

1984年月日–陈海奉(-)第七军区副司令兼胡志明市司令部司令

1984年12月日–陈严(-1985)第九军区司令

1984年12月日–阮真(1926-)第2军军长

1984年月日–南龙(1920-)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5年月日–阮辉章(1930-)第五军区副司令兼政治局主任

1985年12月日–阮春皇(19174.8-1987.5.19-)军事历史院专员

1986年月日–丁善(1923-)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

1986年12月日–陈清慈(-)人民军总技术局副主任

1986年月日–阮和(1925-)驻老挝第678兵团司令

1986年12月日–阮崇览(-)广宁特区司令

1986年月日–张公道(1921-)政治军官学校校长

1986年月日–谭文魏(-)第一军区副司令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

1986年月日–黎春溜(-)政治学院院长

1984年2月日–潘平(19223.15-1987.1.12)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1989年8月日-黎可漂(1931.12.27-)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90年月日–范文茶(1935-)第三军区司令

1992年8月日–范青银()空军司令

1998年4月日–黎文勇()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99年12月日–冯光青()第一军区司令越南人民军陆军的领章

越南人民军1948年实行军衔制,设有大校军衔,但只是作为校官的第三级,没有设置上校,分为大校、中校、少校。1958年以制度上学习中国为主重新评定军衔,设置了四级校官,大校为校官最高级别,一直到80年代前期,大校军衔一直存在于越军军衔体制内。图案为两杠四星。1982年5月,越南颁布《人民军军官法》再次修改军衔制,当时是学习苏联经验,取消上校军衔,校官为大校、中校、少校,原被授予上校军衔者一律改为大校,但是大校的标志改为两杠三星。1990年12月修改《人民军军官法》,又恢复上校军衔,直到现在越南人民军的校官军衔还是四级。目前越南校官为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军阶

特任大元帅/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准军官准尉

士官士官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武元甲的主要事件

“秀才”带兵

1911年8月25日,武元甲出生在越南广平省(今平治天省)地主家庭,祖籍在广平省丽水县安舍村。是南越伪总统吴庭艳的同乡。武元甲从小就在法国统治下的学校接受殖民主义文化教育。

1926年,武元甲参加了新越革命党,参加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学生运动,学校将其开除。从那时起他便成为法国殖民当局眼中的“危险分子”。1930年殖民当局再次将他逮捕,遣返其家乡进行管制。不久后,武元甲进入河内大学历史系,他一边靠打零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边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他的学习始终名列前茅,并获得法学学士的学位。毕业后,他在一所中学里任历史老师,在升龙中学当过历史教师。

1936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潮流的冲击下,法国组成了有法国共产党、社会党参加的“民主阵线”联合政府。当时,在越南的法国殖民主义者也不得不实行比较民主的“开放”政策,印度支那共产党获准进行公开活动。

1938年,武元甲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他和当时党的公开刊物《消息报》主编长征合著《关于越南农民问题》一书,引起法国殖民当局的注意。

1940年德国法西斯军队攻陷巴黎,在法国成立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投降政府;印度支那政局也急转直下,法国殖民当局采取野蛮的镇压手段,到处捕杀共产党人;武元甲原配夫人也因参加共产党而被法国殖民当局杀害。武元甲因此被迫逃亡到中国,跟随胡志明、范文同、黄文欢等人在滇、黔、桂一带组织越侨进行革命活动。

1941年5月,武元甲负责越盟总部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武装力量,准备反抗法国和日本的侵略。

1941年底,日本入侵东南亚。1944年12月22日负责组织“越南解放军宣传队”,三天后在高平省的费克和那银首战告捷,任北祈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越南解放军总指挥。据悉,当时胡志明已任命几位曾经在中国黄埔军校受过军训的越南革命同志(冯志坚、黄文树等人)搞武装斗争,可是他们先后遭敌人杀害,后来不得已才任命这位“秀才”带兵。

指挥越南抗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武元甲随胡志明进驻河内,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以胡志明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上是越南临时政府),并决定从日本侵略军和傀儡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胡志明任临时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独立,废除与法国签订的旧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1945年9月,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军队分别进入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南北地区,接受日本军队投降。而法军乘英国军舰9月21日在西贡登陆,23日占领西贡,1946年3月18日进入河内,接着进驻越南北部其他地区,进攻老挝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军对越南进行大规模进攻。抗法战争爆发,武元甲被任命为政府国防部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武元甲指挥了7年零8个月的抗法战争。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总兵力达1万人。

越军在进攻战役取得胜利后,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大力进行运动战,先后发起中游、和平、西北等进攻战役,并协同老挝解放军取得上寮战役的胜利。

在越南争取解放这场战争中刚刚经历了内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私地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援助。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划下,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陈赓将军,尽管他刚刚从朝鲜战场返回,甚至来不及治疗由于美军凝固汽油弹所造成的面部创伤,就开始投入到了帮助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战斗。接着,韦国清将军率领更多的人民解放军教官带着装备赶来支援。

中国共产党人的援助使越南革命起死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顾问帮助武元甲指挥了边界战役,一举打通中越边界。随后人民军进入中国休息、训练、集结,并且进行重新编组,迅速的补充使人民军战斗力得到了质的加强。

1953年12月起,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大力的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结合老挝和柬埔寨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地区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

越南抗法战争历时7年零8个月,歼灭法国军队14万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指挥抗击美军

1954年,越南在奠边府战役取得胜利后,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界,越南北方获得解放。《日内瓦停战协议》签订后,美国取代法国殖民者的地位,在越南南方扶植吴庭艳政权,企图进而控制整个东南亚。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随后,由各地游击队统一的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建立起来。

当时武元甲对意大利记者说:“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万、成千上万的人的死亡,为了革命与国家的统一,即使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算不得什么。”他的抗美决心举世震惊。

1968年美国在越南战场兵力高达54万人。1968年,随着阮志清大将的去世,武元甲开始策划“春季攻势”,这个方案最初由中国制定,但越军总参把这个方案改得面目全非才通知中国。其实这个修改并不好,最后结果也如此,越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只拿下了一些次要的战略据点,虽然南越军队和美国也受到了重创。

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西贡、顺化和另外90多个城镇和50多个村庄发动了大规模战略进攻。北越这次进攻首次使用了装甲部队,由于出色的伪装能力,这些部队在美军严密的空中侦察下成功地完成了远距离机动,美军和南越军队最初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打懵了,但是他们随后立即组织发起了反攻。

尽管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促使他们不顾一切的进攻,但是攻势在敌人的强大火力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在面临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攻坚战情况下,武元甲明智地选择了撤退。

舆论一般认为“春季攻势”越军获得了胜利,但顺化城中的6万北越士兵尸体和不到200具美军尸体则告诉世人,就算是胜利也只能算是惨胜。战斗结束以后,双方都宣布自己给对方造成了巨大损失。事实上,作为攻击一方的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收获很小———它本来的战役目标几乎没有一个实现。

1969年11月美国空军轰炸老挝境内胡志明小道。1972年3月,武元甲以为南越部队已经不足为惧,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但是在美军强大的海空优势下,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逾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由文进勇接任。“复活节攻势”使美国意识到战事已不可为,开始决定摆脱深陷日久的泥淖。

文进勇大将指挥的“胡志明”战役大获全胜,西贡解放的消息传到河内总司令部———武元甲迎来了一生中最为激动的时刻,他在以后回忆道:“总参谋部的同志们紧紧拥抱着我们和在场的战士们。我们都哭了(这是人生的宝贵时刻)本世纪最长的战争结束了。”

1973年1月27日美越签署停战协定,美军开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军解放西贡。这场全面攻势的规模给华盛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开始转而反对在越南进行规模更大的卷入,同时,越南人民的革命斗争使美国在全世界名誉扫地,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也达到顶点。

因亲华遭排斥

上世纪60年代,武元甲两次访问苏联,看到了苏军的现代化机械部队,很受震动。回到越南后就说中国的经验过时,以后主要要搞机械化之类的话,让胡志明很生气,一怒之下安排武元甲“修养”了两年多,直到武元甲向胡志明承认错误并表示忠心后才复出。

1969年,胡志明去世之后,武元甲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越南党政军大权逐渐被黎笋集团把持住,而黎笋则是一个亲苏而又极端反华的人。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后,黎笋在越南党政军里安插了大量的亲苏势力。但由于有武元甲、黄文泰等将领撑着,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亲华与亲苏的平衡。

但1972后,武元甲因“复活节攻势”的失败,实际上被解除了军事指挥权,而由文进勇替代。此后武元甲虽然一直担任着越南的国防部长,但其实在军内一直走下坡路。

武元甲大将在遭到胡志明的批评后,对苏联一直很警惕,对黎笋完全倒向苏联一直颇有微词。原来武元甲和黎笋两人的个人关系很好,但从1974年前后,两人之间就出现了问题。后来1975年两越统一后,华侨开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对此很不平,公开指责黎笋“太霸道”。

1978年前后,中越两国分歧越来越大,一场危机就在眼前,武元甲提出要“和中国同志缓和矛盾”,再次遭到黎笋的批评,武元甲大将因此也被暂停行使国防部长职务,由文进勇大将代理。1980年,中越两国刚打完仗,关系下降到了冰点。黎笋也对武元甲再下狠手,解除了其已经担任了30年的军委书记的职务,由自己亲自担任,并正式任命文进勇为国防部长、兼军委第一副书记,第二年,任命黎仲迅为总参谋长(1981年)、军委常委,取代了武元甲大将的政治盟友黄文泰大将。

1981年,武元甲大将在政治局公开反对黎笋入侵柬埔寨的政策,这在政治局里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黎笋的,也只有武元甲大将有和黎笋较量的胆量,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此后,武元甲大将又在公开的场合说越军在柬埔寨“前途不光明”,这对黎笋反华集团的威望打击是很大的,但武元甲付出的代价更大,1982年,他被踢出了政治局,只保留了副总理的空头衔,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才退休,从此开始了政治上的休眠。

1986年,铁杆亲苏的黎笋去世,中间温和派的阮文灵上台,加之一直在黎笋反华活动中保持沉默的“亲华派”人物长征开始重新出山掌权,中越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而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武元甲找到当时的总书记阮文灵,告诉他自己愿意为中越关系的恢复发挥作用。

1990年,武元甲作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在开幕式上,武元甲身着大将军衔的军礼服,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武元甲在北京期间,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为中越关系的改善作出了他个人的巨大努力,第二年,中越关系就恢复了正常。

逝世

2013年10月13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总理阮晋勇、国会主席阮生雄在首都河内为武元甲大将扶灵送葬。数十万人站在路旁,向武元甲的遗体做最后告别。越南前党政军领导人、人民军缔造者,人称“奠边府之虎”的武元甲大将2013年10月4日去世,享年102岁,他在越南受尊敬程度仅次于胡志明。

越南将军武元甲简介

1、武元甲(越南语:VõNguyênGiáp,1911年8月25日-2013年10月4日)是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越南人民军大将,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越南政府副总理、越南国防部部长等职。参与指挥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功臣,号称“红色拿破仑”。

2、武元甲简介;

1911年出生广平省(曾经为平治天省)地主家庭,祖籍在广平省丽水县安舍村。

1926年参加新越革命党。1930年参加“反法国殖民统治”的学生运动被捕,遣返家乡管制。后入河内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取法学学士文凭,在升龙中学当过历史教师,课余时间在《劳动报》、《消息报》、《我们的声音报》上投稿,又同长征发表“农民问题”的著作。

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1941年5月,第一届第八次中央会议在高平省原平县的北坡林区举行,决定成立越南独立同盟会,简称越盟。武元甲负责越盟总部军事委员会。

1944年12月22日负责组织“越南解放军宣传队”,三天后在高平省的费克和那银首战告捷,任北祈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越南解放军总指挥。

1945年8月随胡志明进驻河内,1946年12月19日,抗法战争爆发,任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至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总兵力达1万人。

1953年12月,集中4万多人进攻奠边府,共歼灭法军1.6万人,1954年法国不得不与越南签订《日内瓦停战协议》,武元甲在欧美舆论界中获得“奠边府之虎”美誉。

1972年3月,武元甲以为南越部队已经不足畏惧,动员了几乎全部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越方称“广治战役”)。在美军强大的海空优势下,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逾十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由文进勇接任。复活节攻势使美国意识到战事已不可为,开始决定摆脱深陷日久的泥淖。

1973年1月27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美军开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军占领西贡,越南统一。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任国防部长,1981年7月任部长会议副主席。

3、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万,成千上万的人的死亡,为了革命与国家的统一,即使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算不得什么。”

4、武元甲著有《奠边府战役》、《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论游击战争》等书。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e_PQ0utq2oAa9oKQJ2S1xMShAh6XEeBhTdeLRVqwJjfVvt2Nwjook-VcI0TxZJ-ArmtuMeYOWJ3fyVmeMq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