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电影《小孩不笨2》的简介
励志电影《小孩不笨2》的简介
寒假即将到来,家长在在寒假中一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和注意假期安全。为大家提供年初中寒假必看励志电影《小孩不笨2》,供大家参考。
适合青少年:亲子沟通障碍,对父母缺乏理解的群体,最好能够父母亲和孩子一起看。
基本剧情: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大人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
家长引导:回避缺点、发挥亮点,互相感恩、互相体谅,好孩子是赏识出来的,关键在于日后家长的改变!
;新加坡的电影【小孩不笨2】的介绍
小孩不笨2INotStupidToo
导演:梁智强(JackNeo)
主演:洪赐健(JoshuaAng),李创锐(ShawnLee),梁文宗(AshleyLeong),梁智强(JackNeo),向云(XiangYun)
◎故事简介◎
15岁的Tom(李创锐饰)和8岁的弟弟Jerry(梁文宗饰)的家庭就像新加坡一般中等阶级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赚钱,缺少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以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就足够了,却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赏识。Tom的好友成才(洪赐健饰)也同样与父亲有沟通的问题,父亲以为对成才拳打脚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结果让成才对父亲更加抗拒。Tom,Jerry和成才与他们的父母将如何解决沟通问题呢?
《小孩不笨2》不但以讽刺手法拍摄新加坡竞争激烈的教育文化,亦真实反映青少年在学校及家庭里所面对的压力,更深入探讨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
◎影片介绍◎
《小孩不笨2》以新加坡竞争激烈的教育文化为背景,真实反映青少年在学校及家庭里所面对的压力。本片深入探讨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反映家长管教子女时所面对的困难的主题,永不落伍,放诸四海皆准。《小孩不笨2》透过三个孩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和肯定。本片让父母反思“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话。《小孩不笨2》受到香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到香港教育城大力支持,推荐为父母与子女本年必看电影之一。
《小孩不笨1》曾改名为《憨仔鬼精灵》在内地上映过,根据该片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曾在央视播出。由於该片在华语地区获得了普遍好评,相隔4年後,梁智强继续拍摄了续集《小孩不笨2》。该片在新加坡上映时取得的成绩超出了梁智强的预期︰“创下了近10年来的本土电影票房纪录,成为新加坡历史上票房排名第二的本土电影。”
◎人物介绍◎
李创锐饰演杨学谦(Tom):
年龄︰15岁
专长︰中文强,写blog高手
背景︰和父母没有沟通多年,把情感都抒发在网路日记里,从中宣泄了自己,后来得到网路日记比赛第一名,获得了肯定和赏识,期望被母亲表扬,岂料母亲却训了他一顿。和父母的缝隙越来越大,最後因为叛逆而差点酿成大祸。
性格︰长期压抑心中的苦闷,使他不爱说话,眼神充满愤慨,和朋友却有说不完的话。敌视弟弟,认为时常被骂都是弟弟“陷害”的,喜欢上网把心事写在网页上。
洪赐健饰演刘成才:
年龄︰15岁
专长︰功夫了得
背景︰母亲早逝,父亲在他年幼时坐过牢,和父亲的感情生疏。父亲时常对他使用暴力,令他对父亲更反感,认定父亲不爱他,导致自己也有暴力倾向。
性格︰俊俏冷竣、胆色过人、讲义气、冷静有型、从骨子里叛逆、说话尖锐、对弱者富有同情心,时常见义勇为,朋友可以义不容辞。最恨被人看不起,说他是烂苹果,证实不了自己不是太坏,选择了自我放弃,干脆就烂给大人看。
◎导演简介◎
梁智强在新加坡电影方面的贡献和成就是非同凡响的。从新加坡开国以来最卖座的电影“钱不够用”到近期的“小孩不笨2”。每一部电影都深受许多人的喜爱。电影“小孩不笨”还成为了中国国小生的教材之一﹗电影“跑吧孩子﹗”也夺得了六个国际电影大奖。可见梁智强对电影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还在国庆献词里表扬了梁智强对社会的贡献。
梁智强在2004年,获得了总统分发的“总统勋章”,也是第一位获得“总统勋章”的新加坡艺人。
2005年更荣获电影“文化奖”,是被受国家肯定的文化奖项之一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1晚上,抽了两个小时观看了《小孩不笨》第二部,有想法要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得益于别人的推荐。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从家长和孩子不同的角度阐述家庭教育问题的的电影。
电影里的三个孩子——Tom、Jerry、成才,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淘气小孩。Tom和Jerry,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感受,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而没有关注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成才的父亲,因为自己的失败经历,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所以对孩子实行的是暴力教育。
多少的父母,总在用自己以为正确的方法教育着孩子,我们的自以为是,带给孩子的只有伤害,如同颜子老师所言:只是在不断的给孩子“盖抹布”。
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Tom帮助爸爸把电脑修理好送到办公室后,没有得到爸爸的赞美,反而是一顿痛批;当爸爸以为Jerry偷钱是去买游戏卡片,但其实他只是希望能买把一个小时的时间陪伴。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给孩子下结论。还记得在《爸爸去哪儿3》里面有一期场景,当大俊一进到蒙古包里面时,就不停的把桌上的饮料往自己书包里装,爸爸林永健进来之后看到了十分生气,对孩子一顿责骂。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一言不发,尔后当他们父子两人在草原上谈这事儿时,大俊告诉爸爸说,他只是想到其他的小朋友没有,想带回去给他们喝。爸爸听到儿子的回答,知道自己错了给孩子道歉之后,孩子脱口而出的是“没关系”。他并没有因为爸爸的误解而记恨他,反而是成人在教育孩子时,却喜欢“翻旧账”。
我们习惯了用自己自以为是的方式对待孩子,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懂;我们讨厌孩子不好的行为,以为恶习都是自己造成的,其实不知道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的就是自己;我们以为不断要求孩子是爱,其实不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关心和鼓励。多关心一下孩子需要什么,多赞美一下孩子的进步,让赏识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力量。就如同最后Jerry所言:
其实这把钥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
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
我们经常都在鼓励和称赞下,
跌倒了又站起来,
当时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称赞和鼓励我们的话,
在我们长大后,也慢慢变了,
门也慢慢关了。”
现在我要告诉你,苹果烂了,把烂掉的削掉就可以。就如同孩子有不完美的缺点时,我们不去看缺点,多看看他们的`优点,他们依旧棒棒的。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2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境观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后内心确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机开发公司的职员,妈妈时某杂志社修改。他还有一个弟弟Jeery。这本来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可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没时间陪自我的孩子,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成才则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之中父亲因为年轻时与人打架而瘸了一条腿,并且是一个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我的孩子,只想让他好好学习,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这一原则。一见到孩子犯错,他只会用暴力让其改过。之后,应对父母与教师的失望,Tom与成才逐渐觉得自我被放弃,再没有人理解他们,关怀他们。在教师的眼中自我是个“烂苹果”,在家人眼中自我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最终他们开始走上了歪路。
有谁能够为孩子想想苹果为何会变烂?有谁能够替孩子想想,成才与Tom为何走上歪路,这应当是家长与教师都应当值得反思的问题。他们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在他们眼中,成才与Tom永恒只是个烂苹果。其实孩子也以往努力过,努力让自我变强。可是家长的所作所为却一次次的使他们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终他们彻底失望,Tom发出了“今日学谦(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这预示着他们长时间所有的累积着的不满最终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发。
我想其实无论是Tom的父母还是成才的父亲亦或是教师校长都很爱自我的孩子,自我的学生。成才的父亲为了不让因打架而被开除的儿子向自我一样成为一个废物而求遍了整个新加坡的学校,最终还因为为了孩子而去世,这让我热泪盈眶。可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爱并不能让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Iloveyou”却总不能说出口,孩子总不能听到一声赞叹。这使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逐渐与他们产生代沟,甚至开始用自我的方式向他们发出挑战。
孩子也需要夸奖,需要赞扬,这个社会的标准已经超出了一个15岁所能够承受的标准。只认定会读书就必须是好孩子,从而逼迫他们读书而忽视了孩子其他的才干。影片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认可,一向被认为没出息的成才最终却凭借着能打架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选手。这是一个令人满足的结局,他实现了“打到全世界”。但这也是令人悲伤的结局,究竟成才的父亲也去世了。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举每个家长与孩子能够净下心来观看,让孩子与家长多多沟通。孩子也是人,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关怀与赞扬。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3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小孩不笨2》的电影,我是含着眼泪看完了整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太大了。
聪明的学谦和杰利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表扬,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在不断的努力,然而他们换来的是一次次的不理解,一次次的批评;实际上从我们作为大人的角度,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不断地辛苦的工作,为孩子们换来良好的环境,然而他们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就像电影里的杰利所说的:他们以为和我们将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就是自己讲、自己爽,根本就不管孩子的反应;成才是电影中另一个学生,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他的爸爸很疼爱他,为了他也是付出了许多的辛苦,然而却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他的爸爸很苦恼,然而小卖部的那位阿姨却说出了很经典的话语:要经常的夸奖孩子,要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虽然是很简单的两句话,做起来也很容易,但是难就难在怎样能长期的、经常地关注孩子、夸奖孩子、称赞孩子,还是杰利说的:从小我们是在夸奖和称赞中成长的,渐渐地夸奖和称赞都没有了,为什么呢?我也在想;我最欣赏的还是电影中的郝老师,他所说的:无论你们是从15分考到了20分,还是从35分考到了40分,这里都有你们的努力;我们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孩子的缺点。
这一段段、一幕幕不断地回绕在我的脑海中,它深深地触动了我,想到我们的工作是不是也会有向那位胖老师一样,拥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却在教育方法上有所误差;是不是向杰利的爸妈一样不能听孩子进行讲解;是不是能像郝老师一样经常的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少看一些孩子的缺点。
今年我所带的是大班,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有时也会说:哎呀,这个孩子好活跃!这个孩子很淘气等等的话语,看了今天的这个电影,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从电影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方法:
1、关注孩子的需要,我会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在孩子淘气的时候,有可能是他对这些不感兴趣,那么我要及时的调整方式方法,将他吸引。
2、更多的表扬、鼓励与称赞。在孩子只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的时候,及时的鼓励他,给她动力,使他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3、和孩子的沟通是一样学问,如何做好这个学问,首先我们要将自己放在一个和孩子是平等的位置上,然后要学会倾听,听一听孩子的心声、见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孩子们接受我们,和我们打开心门。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让我们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称赞,给孩子更多的赏识,让孩子们在拥有温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