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向朱元璋建议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谁(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

七月网5210

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

朱升对朱元璋说的,很有见地的意见。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首先要壮大自己的实力,所以要广积粮,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后勤保障做准备;高筑墙,就是加强军事防御建设,为军事力量打基础;缓称王,可说是很要紧的,朱升告诫朱元璋,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这个时候,各个军阀都想称霸天下,谁先称帝,必先成为其他军阀,共诛之的对象。只有等各方面实力,时机成熟时,才可以称帝。

向朱元璋建议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谁(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是谁说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由学士朱升提出的。

朱升这三个计策从战略上提出了创基立国的策略,朱元璋所以在龙凤十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高筑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当然这和后来明代修长城关系不大。在朱元璋这里,“高筑墙”就是指加强防御、巩固实地。造就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黄巢、李自成虽然一度铁甲如流、旌旗蔽日,由于没有稳固的后方,一旦失利退无所归,最终战败身死。朱元璋因采纳了儒生们的意见,就避免这个结果。

元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连年战争,土地荒芜,户口锐减,极需休养生合。因此,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广积粮”,指的就是发展民生。在战争年代,朱元璋的儒臣们不断向他灌输德政思想,称道立国之本在于重民,取得民心,得以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

朱元璋采纳了老儒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兵强粮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