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好

七月网469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好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好

宝宝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都说喝母乳对宝宝好,但是也有宝宝喝了母乳会腹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究竟是母乳出现了问题还是宝宝的健康出现了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了母乳性腹泻该怎么办呢?1.母乳性腹泻症状表现轻型病儿,大便次数约在每天10次左右,偶有呕吐,病儿精神、面色都出常,尿的次数及量均不少。重型病儿,每天大便10-20次,大便呈稀"蛋花汤"样,病儿阵阵哭闹,尿少或无尿,出现脱水症状,病儿精神萎缩,昏睡或昏迷不醒,病精继续发展将出现血压下降而休克。迁延型腹泻病程达1个月以上,病情时轻时重,重时吐、泻频繁似重型腹泻。但往往因病程拖延,病儿以慢性营养不良表现为主,伴有各部位继发感染等。腹泻为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不论病情轻重,均需及时治疗。轻型病儿如果久不治疗,就会发展成迁延型腹泻。重型病儿伴有水和电解质紊乱,必须及时送医院救治,延误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2.母乳性腹泻怎么办?一般比较轻的生理性腹泻无需治疗,可以继续哺乳。这样,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的活性增加,逐步能够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在饮食方面,可以喂鲜豆浆100毫升加5克葡萄糖代乳,对于生理性的腹泻即可得到控制。豆浆喂养不宜长期单独应用,宜逐步加鱼蛋白。具体方法是用180毫升米汤冲调5克鱼蛋白,一般婴儿每日喂哺3顿即可。对于严重的母乳性腹泻,应该进行治疗。这样的情况,一般可以使用中药治疗,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健脾止泻胶囊,根据年龄的大小不同剂量,可以将胶囊中的药物祛除胶囊后冲服,同时也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3.护理婴儿腹泻的方法小儿腹泻时不仅排出水及电解质,而且也失去不少营养物质,理应及时加以补充。但进食后易呕吐,无法达到目的,应根据病儿的病情调整喂养的方法。不论原来用什么方法喂养,腹泻后饮食的质与量均应减少。原为母乳喂养的,每次哺乳的时间应缩短。原为混合喂养者,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单喂母奶。原为人工喂养者,牛奶量应减少,再加水或米汤冲稀些,也可单喂米汤,因米汤较牛奶容易消化吸收。原来已加喂的辅食,也应减量或暂时不喂。病儿腹泻经过治疗,病情渐好以后,也不能短时间恢复到原来的饮食,要慢慢添加,以免再次引起腹泻。这里所说的"慢加",包括饮食质量的添加要从少量开始,不要加得太快、太多,加量不能天天加,顿顿加,不能指望在1-2天内恢复到原来饮食。如再次发生腹泻,治疗就更困难了。

注意事项

当你家宝宝拉肚子了,一定要冷静,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对宝宝的喂养进行适当的调整。宝宝腹泻之后要减少喂养的量,给宝宝喝一些清淡的食物,促进宝宝肠胃恢复和吸收。如果宝宝再次发生腹泻的情况,那就要求助医生了,可能要进行药物治疗了。

宝宝母乳性腹泻应该怎么办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在颜色和形状上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状,均匀一致,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酸味但不臭且没有泡沫,有时有奶块。每日排便2~5次。

如果大便稍稀并微带绿色,仍属正常。也有的婴儿大便次数较多,每日4~5次,甚至7~8次,但精神好,能吃,体重不断增加,也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宝宝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母乳性腹泻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当发生腹泻的时候,要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

母乳性腹泻一般有两种原因造成:1、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2、可能是宝宝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

这种情况多见于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有过敏体质的婴儿,这些孩子外观常显得比较虚胖,并且脸部常有湿疹,孩子除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外,无其他不适,精神好、食欲佳,体重照常增长,添加辅食后,大便就能转到正常。

我是知心妈妈燕燕,将论语、三字经等融入育儿实践,关注公众号:两位妈妈

宝宝有母乳性腹泻要怎么办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在颜色和形状上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状,均匀一致,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酸味但不臭且没有泡沫,有时有奶块。每日排便2~5次。

如果大便稍稀并微带绿色,仍属正常。也有的婴儿大便次数较多,每日4~5次,甚至7~8次,但精神好,能吃,体重不断增加,也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宝宝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母乳性腹泻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当发生腹泻的时候,要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

母乳性腹泻一般有两种原因造成:1、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2、可能是宝宝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

这种情况多见于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有过敏体质的婴儿,这些孩子外观常显得比较虚胖,并且脸部常有湿疹,孩子除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外,无其他不适,精神好、食欲佳,体重照常增长,添加辅食后,大便就能转到正常。

我是知心妈妈燕燕,将论语、三字经等融入育儿实践,关注公众号:两位妈妈

关于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