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龙阳之好出自哪里(龙阳之好出自于哪本书)

七月网1950

龙阳之癖出自哪里

典故

龙阳之好出自哪里(龙阳之好出自于哪本书)

古人把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断袖分桃”或“龙阳之癖”。龙阳之癖的典故来源于战国时期魏国的龙阳君。

龙阳之癖

典出《战国策·魏策》中,“对曰:‘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

魏王与龙阳君为同性恋者,同床共枕,甚为宠爱。一日,魏王与龙阳君同船钓鱼,竟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然涕下,魏王惊问其故,龙阳君谓初钓得一鱼甚喜,后钓得益大,便将小鱼丢弃。由此思己,四海之内,美人颇多,恐魏王爱其他美人,必将弃己,所以涕下。魏王为绝其忧,下令举国禁论美人,违禁者满门抄斩,以表其爱龙阳君,亦作”龙阳之兴“。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魏王与龙阳君,一同乘船钓鱼,龙阳君满载钓了十几条鱼,却在哭泣。魏王说:“有什么不安的事吗?如果有,为什么不告诉寡人呢?”龙阳君回答说:“臣没有什么不安的事。”魏王说:“那你为何要哭泣呢?”龙阳君回答说:“臣为大王钓到的鱼而流泪。”魏王说:“什么意思?”龙阳君回答说:“臣一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要把以前钓到的小鱼扔掉。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却能有机会担任大王的侍寝。还被封爵为龙阳君,在朝廷上,官员们都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让路。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宠信,美貌的她们也一定会拎起衣裙,跑到大王这里来。到那时,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钓的小鱼,也会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魏王说:“不会的!有这样的想法,为何不愿意跟寡人说呢?”于是下令全国,说:“敢向我提进纳‘美人’于宫的,诛杀九族!”

由于龙阳君的故事,后人以他的名号作为男风的一种尊贵且含蓄的叫法,名叫龙阳之好

龙阳之好出自哪里 龙阳君与哪个魏王是指什么意思

可能在一些古典小说,历史影视中都经常会见到龙阳之好这个词语。那么龙阳之好出自哪里?龙阳君与哪个魏王是指什么意思?最早是形容什么的了?又是出自于什么典故了?本次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中最早出现同性恋的记载,而且这两位历史人物可都是大有来头哟。

龙阳之好出自哪里?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魏策》中,在这本历史资料中记载战国时期的魏王釐王十分宠爱一个男宠,这个男宠也就是后来的龙阳君。传说龙阳君虽然是一个男人,但是长相十分俊美,同时也是十分擅长剑术格斗,外交,计谋等等,曾经多次代表魏出使不同的诸侯国。就是在魏王釐王死后也得到了新任国君的信任。

话说有一次龙阳君与魏王釐王一起在河边钓鱼。开始的时候龙阳君钓到一条鱼就会开心的笑一下,但是没多久钓到鱼就伤心的哭泣起来了。魏王釐王大惊,连忙询问龙阳君怎么了。龙阳君就对魏王釐王说害怕魏王以后获得了美丽的女子不再宠爱自己了,魏王马上下令禁止全国任何人谈论美人这个词,谁要是谈论了就会立刻被魏王杀死。

那么龙阳君究竟和魏王釐王好到什么程度了,根据一些史书记载,两个人吃饭,睡觉,游玩全部都是一起,真正的形影不离。可以说龙阳君与魏王釐王的故事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同性恋了,而且这段同性恋直到魏王釐王逝世都没有被破坏,可以堪称同性恋中的典范了。

当然龙阳君的成功也是有很多方面的,首先自己足够帅,甚至比一些女子都好看,其次有着很深的计谋,在当时战国时期可以出使多国就可以看出来龙阳君的心机。就算后面魏被秦国覆灭了,龙阳君的大名也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看到这里,相信有些同性恋开始蠢蠢欲动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同性恋了,但是在中国目前依然是不合法的,同时同性恋也会产生很多矛盾哟。

龙阳之好出自哪里呢

龙阳之好出自《战国策·魏策》。

龙阳之好的典故是《战国策·魏策》中魏王与龙阳君的一段记载。后来被广泛衍用于指代男子间的恋情,亦作“龙阳之兴”,和“断袖”或断袖之癖,“龙阳”,“分桃”等均指代男子对同性的爱好,也被称为断背。

龙阳之好的典故:

魏王与龙阳君为爱人,同床共枕,甚为宠爱。一日,魏王与龙阳君同船钓鱼,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竟然哭了起来,魏王惊讶的问其缘故,龙阳君谓初钓得一鱼非常高兴,后钓得越来越大,便将小鱼丢弃。

由此思己,四海之内,美人颇多,害怕魏王宠爱其他的美人,必将抛弃自己,所以流泪。魏王为了不让龙阳君伤心忧虑,下令举国禁论美人,违禁者满门抄斩,以表其爱龙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