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诗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唐.
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
.苏轼《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写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一】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二】
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3.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4.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8.世溷(hu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4.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15.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
16.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9.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2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5.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26.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2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28.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2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3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关于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
1.关于端午节屈原的古诗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唐.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苏轼《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2.屈原写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一】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国殇》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23、魂兮归来!——《招魂》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二】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3.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4.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8.世溷(hu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1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1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1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14.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15.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16.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1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19.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2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2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2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25.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26.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2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28.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2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3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3.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诗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__边贡《午日观竞渡》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_张耒《和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____贝琼《已酉端午》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____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关于端午节和屈原的古诗有哪些1、《端午》文秀(唐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屈原塔》苏轼(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3、《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端午日》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5、《端午》李隆基(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端午节古诗,屈原《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端午》【现代】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6.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__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__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张耒《和端午》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苏轼《浣溪沙·端午》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陆游《乙卯重五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__苏轼《浣溪沙·端午》
7.关于屈原端午节古诗1、《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译文:
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赏析:
梅尧臣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发他的“不遇”情怀。
2、《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译文: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创作背景:
汤显祖此诗写禁止竞渡,别具一格。主要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面对赛龙舟的情景,想起了屈原。表达了自己对端午节赛龙舟时的想法,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汤显祖歌咏屈原的诗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3、《端午》【唐】杜甫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创作背景:
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伤其冤死,端午当天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8.有哪些关于端午节和屈原的诗1、《屈原庙》
年代:唐作者: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2、《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年代:宋作者:魏了翁
故山朱果恰离离,翠竹青蒲护众菲。
梦里不知身造阙,闲随白鹤照江衣。
3、《偈颂七十六首》
年代:宋作者:释师范
五月端午节,底事不须说。
百怪尽潜踪,群魔俱殄灭。
4、《屈原》
年代:宋作者:宋庠
蜜勺琼浆荐羽卮,脩门工祝俨相依。
蛾眉杂遝无穷乐,泽上迷魂底不归。
5、《春秋战国门屈原》
年代:唐作者: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9.屈原端午节的诗端午节诗歌诗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相关谚语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
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