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师的成语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语出]明·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用法]一般作宾语。
[结构]偏正式。
[例句]李明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我的好多作文都是经他手改的。
[成语故事]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一字之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ㄧㄗˋㄓㄕ汉语拼音yīzìzhīshī同义词一字师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五代史补‧三载:齐己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为人改正一个字的老师,称之为一字师。用以称许别人学识修养的丰富。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例句我曾经把论语的「论」读错了,有位同事纠正我的读音,他真是我的一字师!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用法偏正式;作宾语;
“一字之师”成语是什么意思
【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比喻从别人那学到一点东西也是自己的老师。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押韵词】一望而知、高山仰之、蒲柳之姿、面如凝脂、游人如织、单相思、足茧手胝、装聋作痴、公尔忘私、休戚共之
成语出处
编辑
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宋·计有功《唐诗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