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去哪个胡同
今年五一去北京了,感受了一下“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因为同伴说要感受一下北京的烟火气,我们就去了北京的各大胡同,说是话,最大的感受就是“腿废了”,哈哈哈哈,不过还好,留下了这么一遍小攻略,希望能帮助大家
⛩️南锣鼓巷
⛩️东交民巷
⛩️史家胡同
⛩️烟袋斜街
⛩️国子监街
有人说,人间烟火气十足,每一个景点都是一处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真的值得来看看。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787米,宽8米。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称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
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胡同
商业化气息比较浓郁
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有着740年的历史
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资源丰富的棋盘式传统居民区
💥必逛商家
✅元古酒馆:诗意饮酒的古朴中式酒吧🍶
✅闪电泡芙:奶酪味和巧克力味的泡芙好满足
✅文宇奶酪:纯鲜牛奶,现场制作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建造于中国13世纪的元朝鼎盛时期。胡同全长1.6千米,从天安门广场的东路一直延伸到崇文门内大街,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长的一条。早在元大都时期,这里就是运送粮食的重要小巷,因此称之为“江米巷”。
东交民巷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等。现存建筑均保留原状,保持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采用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
📍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东交民巷
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道路两旁皆是各式西洋建筑
💥必逛商家
✅新桥三宝乐面包店:种类丰富,中式传统面包🍞
✅静园川菜:川菜口感超棒
✅奥华餐厅:天津菜系,上菜快,菜量大
⛩️史家胡同
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该胡同属于北京市,著名景点有着史可法祠堂。
📍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
北京最古老胡同之一,“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说的就是这里
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北邻内务部街
💥必逛商家
✅史家胡同文创社:有200多枚章可盖
✅壹同•湖南菜:餐厅在胡同里,环境幽静
✅悠航SLOWBOAT:北京首屈一指的汉堡🍔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形成于元代,初称“打渔厅斜街”,清乾隆年间称“鼓楼斜街”,清末时期改称“烟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清代末年以经营烟袋、烟具、古玩字画为主,有“小琉璃厂”之称。街道内建有广福观、三元伏魔宫、烟袋斜街铺面房等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留了传统胡同风貌。
📍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50号
东起地安门外大街,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眼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过银锭桥像眼袋锅儿
💥必逛商家
✅大清邮政:里面都是文创商品
✅烟袋斜街老号炸酱面:菜码齐全,手擀面🍝劲道
✅国潮奶糖:大白兔风格的周边,各种口味的糖🍬
⛩️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南侧有公益巷,北侧从东至西依次为官书院胡同、箭厂胡同、大格巷,车行道宽6米,沥青路面。街上共有四座过街牌楼,其中街东西口各一座,横额上题“成贤街”,国子监左右各一座,横额上题“国子监”。
📍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号(4A景区)
街上有四座楼牌,东西街口各一座“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国子监”
因孔庙和国子监而🉐️名,至今700多年的历史
💥必逛商家
✅三元梅园:各种奶酪甜品🍮奶味浓郁
✅跳海:小而精致的小酒馆🍾
✅新和小馆:糖醋里脊味道不错
是不是你也想来看看呀,小小的建议一下,一定要穿一双舒服的鞋哈。
北京最值得逛的胡同
北京最值得逛的胡同有五道营胡同、东交民巷、杨梅竹斜街、南锣鼓巷、烟袋斜街。
1、五道营胡同
北京最文艺的五道营胡同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呈东西走向。因五道营胡同在明朝属崇教坊,称武德卫营,驻扎军队而得名。
漫步在五道营胡同,风味各式的餐厅,精巧的手工艺馆,舒适慵懒的咖啡店,悠闲宁静,仿佛烦恼都抛在一边。
2、东交民巷
全长1552米的东交民巷在近代曾是著名的使馆区,使得东交民巷呈现出西洋与中式两种风格相融。行走在路上,一路风景别致宁静,街道上还有1992年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木牌。展现出当年的历史,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很有意义的一条胡同。
3、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明代称“斜街”,因为该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故而得名。是一条拥有浓郁的文化艺术底蕴的小街道。
几百米青砖古瓦的老街上,人不是很多,安安静静的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店,商业氛围也不算太浓厚,是不错的散步赏景之地。
4、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始建于元朝,全长786米,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来这看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南锣鼓巷可谓是挤满了各式各样小店的一条步行街,吃的多种多样,让你流连忘返。还有矛盾故居、齐白石故居、僧王府、可园等。
5、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全长近300米的街道是北京较有名气的文化街,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足迹。据说当年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所以改名“烟袋斜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道营胡同
老北京胡同,值得一去的有哪
北京的胡同太多了,即便是现在这么拆也还有2000多条,但50%左右都集中在东城了,其它城区,尤其是崇文区已经消失殆尽了。。。。
不要去什刹海、钟鼓楼那边了,那边肯定会保留,要去就去那些前途未卜的胡同。尤其是宣武和崇文的胡同。
我家是老宣武,这边的情况比较熟悉。宣武区最著名的胡同就是“八大胡同”,也就是前门外大栅栏地区清末下等妓院最集中的地区,这边的房子都非常有特点,什么陕西巷、桐梓胡同、樱桃斜街、百顺胡同、石头胡同、头发胡同,坐车到琉璃厂往东走或虎坊桥往东北走。杨梅竹斜街和桐梓胡同之间有一条“一尺大街”,全长7米是北京最短的胡同,不要错过。
另外,宣武门外到菜市口路东(庄胜后面以及菜市口-南横街以东地区)一带曾经是宣南会馆最集中的地区。会馆就是明清各地赶考举子聚居地地方,会馆按照各省划分,比较著名的有:南海会馆(米市胡同)、湖广会馆(虎坊桥)、全浙会馆(海柏胡同)、四川会馆(四川营胡同)、番禺会馆(北半截胡同)、福州会馆(福州馆街)、中山会馆(珠朝街)……
宣武门外路西一带曾经是清朝镶蓝旗高级军官的住宅区,这里叫“校场口”,也叫“将军校场口”,有非常整齐的校场头条-五条胡同,以及校场大小X条等数十条胡同,还有条“达智桥胡同”,也称“鞑子桥胡同”,是元朝蒙古族(元鞑子)聚居的地方,里面还有个杨淑山祠。宣武门中国图片社后身是上斜街和下斜街——北京最著名的“斜街”,里面有一条金井胡同,是众多名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