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马拉松经历
昨天上午我跑完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这是我从去年9月份开始跑步以来一直想要完成的目标,半年来我总共跑了960公里,15次完成半程马拉松,直到这次才首次完成全程马拉松,若是一年前有人说我可以跑马拉松,我肯定不会相信,没想到我真的也可以做得到,跑到终点时我感到非常自豪,都顾不得累了,马上通过微信的庄家缘和跑步群上传完赛信息,但没在朋友圈里显摆,随即到菲林酒吧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瓶激活运动功能饮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简单做了几下拉伸动作。我的心跳渐渐平复,在内心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身体上的疼痛,主要是腿和脚好痛,跑完马拉松的终点是在一商店,离家也就不到2公里的距离,但我是一点都不愿走了,乘公交车坐一站地到道里天桥下6马路下车,此时好想吃点东西,就到路边水果店买了点水果,到家上楼梯都有点费劲,进屋就上床躺下了。
中午庄文做了四个菜,炒的花生米和洋葱炒鸡蛋,黄瓜拌的凉菜,还特意去熟食店买的猪肝,说要给我这个跑马拉松的补补。下午和晚上我也是一直在床上躺着不愿动弹,听评书首席医官,又躺着看看投影电影,不停地喝茶,安静时能感觉到腿肚子里的肌肉都在微微颤动,又好象有点胀,老是左右翻身,躺也不是坐也不是的,本来要记录一下亲身体验跑全程马拉松的经历和体会,但昨天就是不想动,下地上厕所脚沾地时脚脖子和腿肚子以及膝关节窝就疼,当时啥也不想干,也就没动手写,今早起来身体状况好了一些,腿脚不大疼了,才有心情要写一下关于昨天跑步的文字,再不动笔记录下来,过两天就会忘了一些细节和此时此刻的想法,总体来说,这是一次印象深刻和心情愉快的跑步过程。
为了这次跑全程马拉松我早就做好充分准备了,为了鼓励和督促自己跑全马,我在半月前就报名参加徐州国际线上马拉松比赛,还花19元钱购买了完赛奖牌,就是要督促自己必须去跑,同时也为四月份参加长春半马和五月份参加大连全马做好准备。这次跑步事先安排的路线是贯穿四平城市东西两头,具体路线是从七道街家楼下开始先跑到七道街建行,从七道街建行沿中央路一直向西跑到飞机场,在飞机场一江山岛公园里跑一圈后出来原路跑回到七道街建行,在七道街建行路口右转沿新华大街先跑到师院运动场,再从师院出来继续向南一直跑到南外环路口,从南外环路口往回跑到南湖公园,从南湖公园经天桥跑向铁东植物园,在植物园里跑完全程马拉松,事先二姐说开车来接我,如果二姐有事来不了我就打车回家。
早上5点半我就起床了,由于今天要跑全马,我得提前半小时先吃点东西,平时跑步之前我只是喝点热水,有时跑半马顶多再多喝一个酸奶,今天是喝了点粥,吃个鸡蛋。平时跑步腰包只装手机和钥匙,今天往里放了几粒盐丸和一个能量胶,外加几张生卫纸和两元钱。6点10分下楼,天己大亮,出来前看了天气预报,今天天气不错,空气质量优,此时室外温度是零下4度,风速三至四级,热身之后就开始跑步。
第一个跑步目标是飞机场的一江山岛公园,我把这次全程马拉松分成了四段,设定了四个目标,分别是一江山岛公园、师院、南湖公园和植物园。跑步开始的前2公里我跑得不快,配速6分22秒和6分01秒,之后稍微加快速度,保持在5分50秒左右的配速一直向西跑,中途在中心医院遇到红灯时在路边的环卫局门前空场跑了大约50米的一小圈,绿灯亮时我快速穿过路口。这时天还有点冷,零下4度的天气还有些冻手,双手互相搓几下,摩擦生热,然后交替用一个手的手心捂住另外一只手的手背,反复操作几次,手就不那么冷了,冬天跑步时我都是戴手套保暖的,今天出门前看天气预报知道不是太冷就没戴手套,呆会到九十点钟阳光一足天气渐热,戴手套就成负担了,放兜里也不舒服,长距离跑步,身上重量越轻越好。今天我穿的跑鞋是姗姗在日本帮我买回来的,真是好跑鞋,重量轻,支撑强,穿在脚上感觉好象没穿鞋一样,每一次提脚跨步都特别舒服。这时是6点多钟,还是周六,路上行人不多,沿途跑过118路的一个个公交站点,跑过二里早市,跑过条子河卫校,不知不觉就跑到了一江山岛公园。
阳光照耀在一江三岛公园,湖心岛飞机雕塑高高耸立,蓝天白云,微风拂面,空气清新,环湖路道平平整整又干干净净,路边草坪上一片片的枯草都是暖暖的金色,还有一片片洁白的积雪覆盖,那些积雪好象是棉花被,温暖和滋润着大地,万物正在复苏,迎接春天的来临,跑过拐角,一群麻雀从地上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地叫着。此时我的心情好舒畅,好想一边跑一边跳,欢呼雀跃,今天跑得好轻松,感觉好象有人推着我的后背一样,跑起来一点不费力,两只脚和小腿就象车轮一样不知疲倦地向前滚动。手机咕咚跑步每到一公里就向我语音报告,这时配速是5分40秒左右。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是我这次全程马拉松最快的一个阶段。原计划是在一江山岛公园跑一圈就去师院,但这里实在是太美了,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空气清新,水波粼粼,安静幽雅。我就这样一圈又一圈欢快地奔跑,以前我和大家想的都一样,长跑要坚持才能胜利,要咬牙坚持,可现在呢,我一点都不需要坚持,坚持只是在痛苦的情况下咬牙要做的努力,我现在是乐在其中,唯恐良宵苦短,这种感觉没有亲自跑步并且跑到一定程度是体会不到的,正如不吸烟的人反感烟味却不知道手执一缕吞云吐雾的快乐,不喝酒的人讨厌酒的辛辣却不知道开怀畅饮飘飘欲仙的美好,不钓鱼的人只看到风吹日晒和无聊等待却不知道鱼咬钩一瞬间的喜悦心情。环湖跑道一圈是1.2公里,现在只有稀稀啦啦几个人在走步,除我以外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在慢跑,超过他时我们互相打了个招呼。安静是一江山岛公园的特点,可能是远离市区吧,来这里运动和游玩的人不多,此时南湖公园得有几百上千人吧。我在一江山岛公园里跑到15公里时,从外面跑来三个人,两女一男,穿着鲜艳的运动服,也在沿湖跑道慢跑,我慢慢跑近一看,他们都是我们跑步团的成员,男的叫王锐,与我年龄差不多,多次接触,他是群里的跑步大神,平时配速是4分30秒,上个月还跑完四平环城公路50公里,第二天又跑了10多公里,说是排酸跑。他单独建了一个微信跑步装备群,帮助跑友代购跑步装备,我冬季"北面"运动服、春季"安德玛"运动服、Z00M耐克跑鞋、"鬼10“跑鞋以及帽子、护膝、眼镜和按摩器等跑步装备都是他帮助买的。另外两个女的也在以前跑步时见过一两回,只知道都是四平跑团的,因为有两个女的一起跑,所以我们跑得不快,配速在6分20秒左右,我跟他们说了今天我要尝试跑个全马,他们都鼓励我,和他们共同跑一圈后我就告辞向外跑了。
第二个目标是师院,从一江山岛公园出来后我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走正门向华宇城方向跑去,来时是从北门进入的。跑到九州四期时我到路边小卖部买了一瓶娃哈哈矿泉水,是350毫升小瓶装的那种,我只带了2元钱,原以为1元一瓶呢,我怕用微信支付时会影响咕咚运动统计,下次可以试一下微信支付和咕咚能否同时进行,今天参加比赛就不试了。喝了几口水后继续跑,手里拿着一个水瓶跑很不舒服,而且半瓶水晃来荡去的,腰包也放不下,揣兜里也不得劲,还增加负担,于是又喝了一口后就扔到路边了,一边跑一边从腰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盐丸含着,其实我也不知道是直接用水服下去还是含着,等跑到师院运动场门口时正好跑完半程马拉松,我停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康比特能量胶,撕开口后象挤牙膏似的挤到嘴里,能量胶有点甜,有点象果冻,也不用嚼,两三口我就咽下去了。耽误了1分钟后我绕着师院操场跑,东侧跑道地面还有一处处积雪和融化了的一摊摊的积水,有的地方有薄冰有点滑,整个操场上有二十多个人,有走有跑还有在旁边站着的,我超过一个女学生时,看到她跑起来身体上下起伏很大,老往上窜。看到别人跑步,我也时时注意自己的跑步姿势,跑姿很重要,跑姿不对不仅跑不快跑得累还容易伤到膝关节,这是我跑步半年来的深刻体会。
第三个目标原计划是南湖公园,但由于在一江山岛公园跑高兴了,比预先多跑了六七公里,原计划就得需要调整,而且从南外环路口跑到南湖公园再去铁东,无论走天桥还是走六孔桥都绕远,此时南桥洞子还在施工不能通行,所以第三个目标就改为高铁,南湖公园和植物园也都不进去跑了。新的路线是从师院出来右转沿南新华大街一直向南跑,途经海丰广场、卫校和南山粮库,这一段是一个大上坡,有两三公里长,跑起来比较累,半个月前我和刘雨章小卢我们仨曾步行走过这个路线,那天我是下班从单位直接出来的,穿着皮鞋,12公里走了2个多小时,走回家时右脚大脚趾头都从袜子里面露出来了。还有一次是在上周六,我自己又途经这个路线跑了一次半马,那次在棉纺厂门口忽然想大便,憋着直到跑到南湖公园的公厕才上了厕所,这段想上厕所的路途是当天半马配速最快的1公里,真是特殊经历,幸亏当天早上出来时带卫生纸了,以后兜里得必备卫生纸,包括零钱。
言归正传,我跑到南外环路口时是第25公里,折返往回跑是一段下坡路,之所以选择这一路线,因为是有上下坡路段,据说大连马拉松路线就有坡路,跑坡路和平地跑不太一样,需要练习和体验,上坡一般是前倾多一些,脚掌着地,身体核心发力,不仅是用腿来蹬。下坡时身体有点后仰,感觉脚跟与地面接触,腿和脚要抬得低一点,手臂张开一些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连马拉松在今年5月份母亲节那天举行,我己经报名了,如果报名人数超过3万人就会采取抽签的办法,好象本月29号就能出结果,我很期待能去大连参赛,四平跑团目前已有30多人报名,准备统一订酒店,统一行动,跟有经验的人在一起肯定没错。我跑到党校后右拐经六孔桥奔向铁东区,在跑到九州欧亚路口时恰巧遇到单位同事李国,他可能刚在九州全民健身中心打完羽毛球,我和他打声招呼就跑过去了,没跑几步我就回过身喊住他,向他要2元零钱准备再买一瓶水,没水跑全程马拉松肯定不行,要么我刚才还在想去沿途哪家建行进屋喝点水呢,这时快9点了,银行也该开门了。兜里有了钱我就找到路边一家小卖部,还是花一块五买了一个小瓶装的矿泉水,没有娃哈哈就拿了瓶农夫山泉,喝了几口水,喘口气,手机咕咚语音告诉我己经跑了29公里,最近一公里用时8分41秒,多出的两三分钟时间耗用在要钱买水和喝水上了,也不能边跑边喝吧,还得注意要小口喝,随后手里拿着大半瓶水穿过六孔桥继续向铁东出发。这次我没舍得把剩下半瓶水扔掉,我怕一会缺水不行,而且我兜里就剩1元钱了,也不够再买水喝了,这时我想起家人了,小楠今天有事不能陪我,二姐本来说开车来植物园接我也临时有事不能来了,庄文也因为太远也来不了,跑马拉松真需要有人照顾一下才行。这半瓶水没扔掉后来证明是正确的选择,为了解决半瓶水晃荡的问题,我用手把瓶捏扁,让瓶内空气排出去,这就不晃荡了,随着水渐渐被喝减少,矿泉水瓶己被我对折到一起甚至攥成一团,更好拿了。
此后的路程跑步的速度就开始下降,平均配速是7分钟,沿着紫气大路一路向东跑,先后路过万达广场,路过迪卡侬,路过植物园,这时候太阳升起越来越高,我也觉得越来越热,我把运动服外衣脱下用衣袖拧系挂在腰间跑了一公里,感觉又有点冷就又穿上了,跑到彩虹桥上时,我把手里剩下的水都喝光了。继续跑到高铁车站时正好跑了36公里,从高铁往回跑,一下子感觉到了逆风袭来,刚才一路顺风没啥感觉,现在顶风跑了,就更加吃力了。这时身边有六七个带头盔骑行的人经过又渐行渐远直到消失,不远的前方彩虹桥高耸入云,明明距离我只有一两公里,却怎么也跑不到跟前,好象在梦里跑步似的。今天前20公里跑时,腿好象不是自己的,感觉不到重量,腿脚那是无需扬鞭自奋蹄,可在跑到30公里以后,感觉完全不同,腿脚也不是自己的了,不受控制,腿脚又沉又痛,脚脖子和膝关节窝都不舒服,这恐怕就是书上说的跑马拉松38公里处的“撞墙"现象了吧?此时我想起了北河公园遇到的跑步娟姐对我说的话,她上月刚参加完厦门马拉松比赛,她还没有我跑得快呢,还是个女子,她介绍我入跑步群和咕咚,她给我讲过好多跑步经验,她说跑到30多公里后,感觉跑不动了也别停下或只是走,就采用小步颠着也要坚持跑,速度比走的慢都行,如果停下了就不愿再跑了。我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也切身体会到了,如果此时停下来不仅是身体放弃了,连精神意志都垮了,这时真需要咬牙坚持了,此刻不再是煅练身体了,是磨炼意志的时候了。
从彩虹桥上往下跑就轻松了一些,虽然还是顶风前进,但是明显感觉身体状况好有所好转,身体肌肉和意识都在觉醒,困难期好象过去了。跑过万达,跑过清真羊汤馆,看她家早点吃饭的人真不少,她家羊汤有肥有瘦,老好喝了,可以免费添汤。随后又跑过万盛建行这个我曾工作七年的地方,越是接近完成比赛越是跑得艰难,这一段路程我的配速是6分20秒左右,我心里不停地数着数字,一步两步三步……一百步二百步……。从万盛沿着一马路向北上坡一直跑到一商店路口的中医院门口时,终于到了!手机咕咚清晰地播报我完成了全程马拉松比赛42.195公里,比赛用时4小时25分钟,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
我和马拉松的故事
说起我坚持最久的一件事,那非跑步不可了。我从小就爱运动,各种球类、爬山、跑步我都很擅长。2014年,接触到一帮跑马拉松的朋友,开始了我的跑步生涯。
一开始,我是为了减肥,每天早上在体育场跑个六至八圈。当时也没有运动手表和跑步软件等,就只管跑,完成目标圈数就行。后来因为经常在体育场跑步,认识了一群跑马拉松的朋友,有时候跑步遇到,他们会带着我跑,这样我的速度和距离都会有所提升。2014年11月,作为拉拉队,我和他们一起去合肥参加合肥马拉松。那是我第一次到马拉松比赛的现场,几万名参赛者,有推着孩子的、有白发老者、有残疾人。现场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直升机,每次飞机飞过来,现场都会一片欢呼,气氛燃爆。发令枪响,几万人犹如洪水般向前涌去。那时,我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明年我一定要作为参赛者来合肥参加马拉松!一个小时左右,就陆续有人跑完半程回到终点,前几名基本都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地区的黑人,后来我知道,他们都是有专业的团队,专门去各个国家参加马拉松比赛拿奖金的。我们一行人中,只有一人是跑全程马拉松,其他人半程完赛都在终点等待他的出现,为他欢呼呐喊。
在他们的带领,我也开始了我的马拉松之路。2014年12月,我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马拉松,我跑的是半程,花了两个小时二十三分钟四十八秒。那天雨很大,早上起床就听见外面的雨哗啦啦的下着,我心里还犯愁,担心会不会因此取消比赛。一直到比赛开始,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主办方发了雨衣,所有参赛者身着雨衣,脚踏雨水,在雨中快乐的奔跑着。我很兴奋,因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一切都很新奇。我拍了很多照片,有在雨中奔跑,有在终点和计时牌的合影,有和完赛奖牌的合影。那天的场景,虽然过去了6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后来便是每年参赛2-3场,到2019年末,我已参加了13场马拉松比赛,去了很多不同的城市。
2014年和2015年,是我跑步的蜜月期,有时候甚至一天两跑,起步十公里,心情好就跑十五公里甚至半马。从2016年开始,便渐渐进入了平淡期,会为了比赛训练,但跑的不会那么多了。冬天怕冷,有时一个月也没跑几次,但天暖后会再恢复跑步。再后来,有时觉得跑步枯燥,就转而做一些高强度燃脂训练,同样也可以锻炼身体和减肥。现在是跑步和燃脂训练交替,锻炼次数增多了,身体挺好,体重也降到了自己的目标值。保持锻炼并不轻松,有时会精疲力竭,有时会汗流浃背。我记得在我参加2018年合肥全程马拉松时,跑到三十多公里,我的腿部肌肉已经酸胀了,很想停下来。我突然觉得,其实跑马拉松和人的一生很像,都会有兴致勃勃,会有挫折打击,会受伤,会得到鼓励,也会被人超越,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到达终点。而完赛后的那种喜悦,会让人忘了汗水和伤痛。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吧!
跑马拉松,是我人生的一个惊喜,让我做成了我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同时,它又让我多了一个标签,为我增加了一些机会。一些同事和朋友知道我是跑马拉松的,对我刮目相看,在和不熟悉的人交往的过程中,跑步为我们增添了一个沟通的话题。通过锻炼,我的身体更加健康,很少生病。身材变好了,有腹肌,肉体更紧实,实现了那个“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目标。这就是我和马拉松的故事。
我和我的马拉松
这是苏坡六的第43篇文章
文/苏坡六
2019年12月15日这一天注定会是我人生旅途中意义重大的日子,那就把这一次难忘的经历,写在苏坡六写字的地方吧。
10月中旬看到深圳马拉松即将举办的消息,心动了,这不是我大学时期的一个小心愿嘛,机会来了,接下来持续关注有关这场比赛的信息,只要官网一有信息,我一定第一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把它看完,生怕错过些什么,内心是真的燃。
运动一直以来是我的生活理念,其中跑步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跑步不仅可以让你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释放方式,运动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你的心态变的积极阳光起来。
10月21日那天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报名信息的发布,中午10:01分终于预报名成功,原来光报名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抽签过程,抽签的概率是全马:25.3%半马:18.3%。
11月9日官网发来短信,告诉我中签了,毕竟是10W人里面才选3W人,真的是难得可贵。
那种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一样,日子一下子因为有了它变的不一样,更多的是一份幸运和使命。
接下来就是练习了,一有时间就去操场跑步,每次都是汗流浃背,每次也都是慢慢加量,一千米一千米往上提,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不和别人比速度,只要我保持自己这个节奏,每次只要稍微有进步就是好样的。
为了这次马拉松,我特意把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又翻阅了一遍,读完就一个感触:我们是同路人。
接下来就是领取比赛物品的问题了,当时我有两个选择,要不请假亲自去一趟,要不就利用下班后去顺便去取一下。
我想起了吴军老师的书中有关“笨人”的理念,果断选择了第一种选择,亲自去一趟。
钱可以少赚,热爱的事情必须足够用心和虔诚。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正确,留给了我宽裕的静距离了解马拉松的机会,领衣物的同时,遇见很多的跑友,记者,服务人员,大家一起和美的交谈,不仅涨知识,更多的是长了一份见识。
为了这次马拉松,我每天都在刻意的练习,不断的提醒自己,你是要跑马拉松的人,不能懈怠,不能对不起这个宝贵的名额,其实就是担心自己跑不完,变相给点自己动力。
为了这次马拉松,前个月前就开始备战,饮食方面,比如每天坚持吃两个鸡蛋;运动方面,比如走路也要非常注重节奏,睡眠方面,比如坚决不熬夜,保证充实的睡眠;心理方面,平常心,只要可以完赛就行,没给自己设定目标;装备上面,特意为自己买来一双舒适的跑鞋,加上舒适的衣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2月14日晚上早早就睡觉了,竟然有点像高考那会的感觉,既兴奋又紧张。因为要赶15日早上第一趟地铁,我必须早起。怕自己睡过,闹钟设置了两个,就这样我一晚上还醒来两次,担心会有什么差错。5:45自然醒来,果断起床。
按照我前一晚上的提前规划,用餐吃什么,交通路线方式,赛前准备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时间也刚刚好,顺利到达比赛出发点,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坐在地铁上,背着我的马拉松小红包,感觉特别的自豪,好像参加奥运会一般的心情。一出地铁站,就有热情的志愿者迎接我们,他们手里拿着指示牌,非常清晰的带领我走进自己所在的位置区域。
存包环节:每一个人的小包上都有自己的号码牌和名字信息,前一天手机短信预先通知你所对应的是那个号码车辆,非常清楚有序的存好了自己的物品是
检录环节: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区域,逐个有序检录完毕后,进场等候。
选手们脸上都露出阳光的微笑,一群相同爱好的人,不约而同的相聚在这里,站着不说话也美好啊。关键是遇见和自己相同爱好的人,畅所欲言中迎来了比赛。
比赛正式开始了,两边啦啦队非常给力,整齐划一的加油声,让运动健儿们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跑在深南大道上感觉真的是太棒了,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种感觉。有些东西文字毕竟是文字,难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21.0975KM的路程,一路上,有太多为我们服务的人,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个供应补给站点,桌子上有大量的水果,食品,饮料,或是医用药品,志愿者们都非常热情细心周到,路边警察均匀的分布在每一段路边,维持着治安工作,医务人员每隔一段路程就有相应的站点来保障突发情况下选手的健康,同时还有骑车穿梭在人群中的医护人员,细致入微;路上每一公里都有对应的指示牌和电子计时器,还有可爱的啦啦队,借此说一句你们长的真好看啊,还有那个给我说加油的小姐姐,不知你叫什么名字,还是要说声谢谢啊。
在跑步过程中没有什么太大的身体不适,前十公里完全就是预热,等到了15公里左右的时候,膝盖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丝胀痛,还有小腿有些酸痛,不过我还是尽量不走。看看心率显示一到175左右,我就调慢速度让自己保持平稳状态,也不和别人比,就是自己和自己对决。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自己节奏来,不着急。
我知道跑步的秘诀就是:保持节奏。当时跑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虽然说从来没有跑过这么长的路,只要我按照自己节奏来,不急不慢,稳健前进,一定能跑完全程。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有趣的一件事就是抢镜头,一路上有很多的记者和专业摄影师,各种沙雕造型和姿势,忍俊不禁一次又一次。
当我跑到第20公里的时候,一个人在路边叫我名字,实在是太激动了,我朝他看去,原来是我哥们,开心到飞起,直接跑向他,他给我一个镜头,我想很多年过后我依旧不会忘记这一份温暖。
终于迎来了终点,到达终点那一刻,没有特别的心动,更多的是一份欣喜和淡定。
接下来拿到自己的第一块马拉松奖牌,当把那块奖牌挂在自己脖子上的时候还是挺自豪的,也许这就是马拉松的力量吧。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取包了,每个人的包里不仅背的是纪念物品,更多的也是马拉松所赋予的能量吧,未来可待|……
这次站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我在深南大道上给自己定了个大目标:希望此生可以跑上(保密)次马拉松,不仅要在中国跑,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走出国门去别的国家的马拉松赛道上跑跑,我希望有一天我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跑马拉松,数遍生命里的公路牌,世界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
快乐(joy)来源于古法语中的joie(意为“珠宝”)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书中写道,快乐的感觉就是“好像你扯下一抹斜阳捂在心口,它在你怀里发光发热,迸溅出点点火星洒向你身体里每个角落、每根手指和脚趾”。这次马拉松中我感受到了。
在这里必须感谢本次比赛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整个比赛的流程设计和补给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非常周到,不愧是世界级马拉松比赛,名至实归。
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真实还原一下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大致过程,简单记录一下这份欣喜。二是,希望会有读者因为读了我的这篇文章,热爱上马拉松,有一天也会站在马拉松的跑道上。
风物长宜放眼量,更加郁郁葱葱。
一路笨拙,一路滚烫,下次路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