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时评该怎么写
时评,顾名思义是时事评论,要有时间性。所写内容应该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写好时评,必须时常关心社会新闻、时事动态,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洞察力。同时,也要善于寻找素材,及时发现题材,并能时时走在信息前列。
一篇好的文章,确定题目非常重要,就象是文章的眼。题目,首先有新意,能引人注意,或让人觉得新奇,从而产生想一睹全文的愿望。例,关于医院红包的问题。同样的内容,如果题目为“红包变质以后”,此题很普通,并无新意。如果改为“红包被漂白以后”,此题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兴致一下子提高了。很报歉,我此文的题目也没有取好。
评论性的文字,最起码要有鲜明的观点,要言之有物。但往往有一些初写的朋友,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一篇文章看着很长,却是东一拳头西一脚,让人看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评论,不等同于散文。散文,可以信马由缰,形虽散而精神不散。但评论必须要紧紧围绕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阐述。并切忌前后文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出现。
写好评论,可以从一件事中找一个点,围绕一个小点进行论述,集中兵力歼灭一个内容。不要写作时,选取了许多个点,想面面俱到,可到最后,却观点不明、立论不清、没有说服力。既然是时评,那就要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尽量从社会角度来进行评论,从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从社会道德层面来立论。这样的评论,更容易引起共鸣。当然,评论,肯定是有所褒,也有所贬,肯定会引起争议.对于不同观点的人,作者应以博大的胸怀容纳。
评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开门见山式、抽丝剥茧式、迂回战术式、表褒暗讽式等等,这与各人的知识水平、写作能力、行文习惯有关,也由个人的喜好所决定。
要写好评论,还得多看评论。鲁迅的杂文,是把锋利的剑。胡适的杂文,风格与鲁迅则完全不同,但也值得细观。当代的柏杨,他的杂文也可一看。我印象最深的是柏杨的《大不敬》、《大张挞伐》等文,针对的是“国民大会代表”,极具讽刺意味。“带笑的泪”,如果杂文能达到这一境界,可谓是上乘!
各位看官,多看多学习,多写多练习。长此以往,文采必会另人刮目!!!
时事评论是什么意思
时事评论是一种评述国内政治形势、重大事件等的政沦。
时政点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扩展资料
时评形态
1、时效性。时评不能没有时效。因为,时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问题或事实所作的评论,它兼有新闻和评论的双重特点。但也不能像近期时评界出现的一窝蜂地对当天发生的新闻仓促作评。而是应当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下笔方可。这就需要兼顾时评的“针对性、准确性”等其他方面。
2、针对性。如果一篇时评仅仅只有时效,没有针对性,那也不能称其为时评。充其量,只能说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的评述。
3、准确性。准确性是时评有没有生命力的一个关键。其不仅包括真实性,还包括科学性。它要求作者命题要明确,选取要准确,分寸把握要适度,分析要服人。否则,写出的时评就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
4、说理性。时评初兴之时,甚至在中兴的今天,我们还不少见到某些作者的时评,先叙述一下由头,再谴责几句,或者罗列出几种观点,就匆匆搁笔,使时评一下子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力量。这就是缺乏说理性所致。
5、思想性。一篇完整意义上的时评,思想性应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作者要站在较高的位置去认识和解决局部的问题,把人们的思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或者有力地说服读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时事评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评
什么是时评
时评文章,顾名思义,就是时事评论性的文章,怎样写时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观点集中。时评属于小文章,切忌面面俱到。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往往能出奇制胜。
二、题目要能吸引眼球。没有好标题,文章再好也没人看。如写评价毛泽东的文章《岂能用数字比例评价领袖人物》,叫此名时点击量极少,后改为《能用三七开评价毛泽东吗》点击量猛增几十倍。
三、选好主题之后一定要多搜索材料。选用最精的上等原料,吸收最精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挥,自然能胜人一筹。
四、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这样文章就增加了信息量和可读性。
五、文章一般控制在1000-2000字左右,这适合人的阅读习惯。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越鲜明,人们越爱读。
六、如果在网上发贴,没有编辑,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文章写完后先用文档自动校对,然后仔细阅读两遍。确实没有错误再发贴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