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故事梗概
孙悟空西天取经中途,遇到强盗打劫,打死了两人,被唐僧责怪并赶走,无奈之下投奔南海,面见观音菩萨诉苦。此时六耳猕猴趁机化为悟空的模样将唐僧打倒,抢走了行李,回到花果山。沙僧赶来之时,已选了一些妖猴变作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的模样,气得沙僧打死假沙僧,之后沙僧被赶了出去。后来真悟空从南海赶来之后与其一同争斗。众猴及沙僧不能辨认真假。
随后二人打到南海,又打到天宫,亦曾见唐僧,甚至打到冥府,都不能辨认。地藏王菩萨让谛听来听出真假,谛听因无法擒拿对方而没有当面说破,劝二人去找如来佛祖。在西天大雷音寺被如来佛祖认出是不在周天十类的混世四猴之一“六耳猕猴”。被认出之后急忙逃走却被金钵盂压下而现出原型,最后被孙悟空用如意金箍棒打死。
扩展资料:
《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古代白话写成。全书20卷100回。吴承恩根据历代民间传说,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故事取材于唐朝玄奘法师赴西域取经的真实事件,借鉴了大量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加上作者的大胆创造和想像,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的故事曾多次被移植到后世的戏曲、电影、小说、电玩游戏中,在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各类作品。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真假美猴王简介40字
简介:
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这位假孙悟空的实力和真孙悟空一般无二,大战孙悟空,闹到上天入地下海。
在唐僧那:念紧箍咒,两个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个真假;到天宫: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又到观音那:观音也看不出。最后到幽冥处阎罗那,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却说:“我看出来了,却不敢说”。
最后还是如来老佛爷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钵盂罩住,才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师徒团聚。
扩展资料: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乐天真,过了三四百年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并学到了长生之道、地煞变化术(即七十二般变化)的变化和筋斗云等,其用时二十年。后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假美猴王阴谋论
真假美猴王故事梗概 真假美猴王故事简介
1、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梗概:真悟空身边蹦出个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旁人难分彼此。于是二人来到唐僧面前,唐僧看看这个悟空,分明是自己的徒儿;看看那一个,分明也是。
2、不知如何是好,生怕认错了徒弟,双手合十,无能为力。二人又相求于观音,观音看二人都像是自己苦心扶植的那个悟空,一时没了主意,挥挥手,爱莫能助。二人又来到地藏菩萨殿下,菩萨有一神物唤作地听,能辨世间万物,可是地听伏耳贴地听完之后却摇了摇头。最后二人还是来到了如来佛祖面前,如来眨一眨眼就辨出了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