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位于哪个山脉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
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有两个高度:登山者登上的是总体高度,尼泊尔等使用登山者采用的雪盖高(总高)8848米(29029英尺),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为8844.43米,2010年起承认两种高度的测量数据。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离地心第五远的高峰。
扩展资料: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
之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而不断变化。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以及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登山者登上的是总体高度,尼泊尔等使用登山者采用的雪盖高(总高)8848米(29029英尺),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为8844.43米,2010年起承认两种高度的测量数据。
雪盖高:有利于研究冰雪厚度变化和全球大气变化,也是登山者采用的。地质高度:有利于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和下降(在1300万年以前,珠峰曾经超过12000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哪里
珠穆朗玛峰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之中,东经86.9°,北纬27.9°,东临定结县,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西为中尼边界东段,北临日喀则市定曰县。
延伸资料
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Jo-mo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由结晶岩系构成,终年积雪。海拔8844.43米(1975至2005年公认为8848.1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
1989年3月,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保护区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区内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其中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长尾灰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等。峰顶共有600多条冰川,面积1600平方千米,最长的26千米,每当旭日东升,巨大的山峰在红光照耀下,绚丽多彩。此外,还常出现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处北纬27°59′17″、东经86°55′31″,北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境内。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m/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扩展资料: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雪线南低北高。南坡降水丰富,10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1000~2000米为亚热带常绿林,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山间有孔雀、长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兽。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