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工会经费上缴比例和职工工会经费扣除比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工会经费扣除比例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14%、2%、2.5%。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分别是:
1、职工福利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
2、工会经费是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
3、职工教育经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5%;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不同的工伤风险程度实行行业差别费率。行业差别费率是根据不同的行业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而可能发生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的危险程度,分别确定的不同比例的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缴费率。目前工会经费由地税部门代征。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工资总额的2%比例提取工会经费,并将其中的40%部分上缴上级工会。地税部门征缴数额为缴费单位应上缴的工会经费部分,即指按征缴基数的2%提取工会经费总额的40%部分。而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各级工会组织应坚持正确使用方向,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开展监督检查。第三十八条县和县以上各级工会应当与税务、财政等有关部门合作,依照规定做好工会经费收缴和应当由财政负担的工会经费拨缴工作。未成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上级工会拨缴工会建会筹备金。具备社团法人资格的工会应当依法设立经费账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二条工会经费的来源: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补助;
(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职工工会经费扣除比例
一、职工工会经费扣除比例
1、工会经费扣除比例如下:
(1)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成立工会组织的,按工会经费按40%上缴上级工会组织;
(2)未成立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按全额上缴上级工会组织,一般工会经费返回企业基层工会的比例为60%;
(3)工会经费用于对员工的宣传活动支出、文艺活动支出、体育活动支出、工会干部训练费,是指培训工会专职人员的费用、工会行政费有关支出、补助支出、包括工会会员的困难补助和职工集体福利事业的补助费用;
(4)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律规定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二条
工会经费的来源:
(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2)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3)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4)人民政府的补助;
(5)其他收入。相关法律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二、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原则
1、坚持经费独立管理原则。要独立建立银行账户,实行单独核算。根据审定的预算,工会经费开支,由工会主管财务主席“一支笔”审批;
2、坚持遵纪守法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规定和开支范围、标准,认真执行工会财务制度,遵守财务纪律;
3、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基层工会经费应重点用于维护职工权益、开展职工教育和职工群众活动方面;
4、坚持预算管理原则。一切费用均应纳入预算,并按上级工会要求,认真编报和执行;
5、坚持勤俭节约原则。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节约开支,依靠职工用好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6、坚持民主管理原则。要定期公布账目,接受会员监督和经审会审查;
7、坚持为职工服务原则。工会经费不得用于非工会活动的开支、不得支付社会摊派或变相摊派的费用、不得为单位和个人提供资金拆借、经济担保和抵押。
工会经费上缴总工会的比例
法律分析: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成立工会组织的,按工会经费按40%上缴上级工会组织。未成立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按全额上缴上级工会组织,一般工会经费返回企业基层工会的比例为6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十七条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各级工会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各级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当由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并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