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秦王虎狼之心天下皆叛之翻译
“夫秦王虎狼之心,天下皆叛之”翻译为: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天下人都背叛他。语句出自《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项羽本纪》收录于《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人物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汉五年(前202年),项羽兵败于垓下,发生“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也这句文言文的翻译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翻译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的意思是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原文选段是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该句出处该句出自司马迁的《鸿门宴》。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鸿门宴》是中国两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被收入不同版本的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直作为中学生语文必读篇目。后世还根据《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衍生出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或戏剧影视作品。如唐王毂有《鸿门宴》诗:“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项王足底踏汉土,席上相看浑未悟。”还有李仁港执导的电影《鸿门宴传奇》以及王宏剑创作的油画《楚汉相争——鸿门宴》等。
司马迁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