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0年进入极寒时代,以及2021年进入极寒时代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020年到2021年冬天会冷吗(2021年到2022年冬天会冷吗)
2020年冬天已经到了,天气逐渐转凉,最近这几天天气尤为的寒冷,因此很多人说今年是寒冬,那么2020年到2021年冬天会冷吗?2020年进入极寒时代是真的吗?
2020年到2021年冬天会冷吗
会冷。
根据气象局的研究表明,2020-2021年一共有三大因素可以表明今年是寒冬,首先2020年太阳黑子极端大低谷持续第三年;其次2020为可能的拉尼娜年;还有就是2020年PDO回归冷位相;根据目前的知地球海气分析,PDO冷位相和拉尼娜事件明年有较大概率形成,种种迹象均表明,2020-2021年冬天是会冷的。
2020年进入极寒时代是真的吗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2020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今年冬季的温度会比往年低一些,但其实对于全球总体冬季的温度变化并不大。
主要是因为现在正处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中,即使是受到拉尼娜现象影响,也不至于进入极寒,但由于冬天时长有3个月之久,期间因为气象变化出现短暂的严寒极端天气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时候一般建议人们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留意近期天气变化,根据温度变化加减衣物,调整出行措施,防止受寒受冻。
2020年拉尼娜最新消息
根据最新的气象显示,202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发展已经成为定局,在形成之后强度还在持续地增加,这对全球的气候来说都是具有极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来说,拉尼娜现象发展的年份,会导致全球气温出现下降,我国气候容易造成气温偏冷,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但具体情况无法准确说明,因为影响我国的气候现象稍微较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东西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主要受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属于一种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2030年太阳活动大幅减弱,地球将进入极冷的小冰河时期么
确实在全球变暖的时代,有专家说2030年太阳将“休眠”,地球进入“小冰河期”,该消息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上还被提到过。
这就类似于大家在2019年-2020年热议的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一样,都是利用太阳活动的变化给予的推测性说明,但是无法肯定我们地球一定会进入到小冰河时期,这也是长期以来,大家一直在说为何不能确定,到底会不会进入,这些确实都是推测性或者模拟性的数据。
在2019年-2020年的热议之中,大家说的地球可能进入小冰河时期,是根据太阳黑子的变化来进行说明的。但是在2020年9月,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确定了太阳黑子的出现,所以这场“闹剧”也暂时收场了,没有办法证明2019年-2020年地球会持续无太阳黑子,进入到小冰河时期。
如今的太阳活动是什么状态?
我们前面也说了,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确定了太阳黑子出现了,并且已经进入到了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之中,而精确地进入到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时间是在2019年12月,所以已经开始很多了。
这也反向地说明了大家最初说的太阳活动持续减弱是错误的,那只不过是太阳活动周期在极小值时期,所以表现并没有那么明显。同时在最初说太阳黑子与小冰河关系的时候,科学家或专家也出来说过,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两者关系。
所以说如今太阳活动进入到新一个周期,彻底是没有办法利用太阳黑子来进行证明了,至少这个结论已经是不成立,同时科学家们利用如今的状态。再次发出了预警,那就是预计在2025年的时候,太阳活动将会达到顶峰,也就是太阳活动周期的极大值,到时候太阳黑子的峰值达到115个。
当然对地球的影响在极大值时是否带来影响,还得看太阳耀斑的情况。如果太强,可能对卫星,电子设备等产生影响。
那2030年地球会进入到小冰河时期吗?
而到了第26周期,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变得完全不同步,导致太阳活动剧烈减少。到时候就会就会引发与‘蒙德极小期’相同的效应,太阳活动将会非常的衰弱,这样地球的小冰河时期也就开始了。
所以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太阳活动始终是要进入到小冰河时期。不过这还是建立在模拟数据上的,两者是否有关联,仍然没有定论。这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才行。
如果小冰河时期真的出现,人类会怎么样?
如果地球真的进入到了小冰河时期,那么地球将可能出现“生灵涂炭”的局面,很多动植物在极寒的时候是无法生存下来的。对于人类来说,粮食作物也是无法生长的,所以人类也将是在波及的范围之中。
只不过对于如今来说,全球变暖也还在持续,如果真的出现小冰河时期,可能也并非是以前记录的小冰河时期一样,会出现极端性的寒冷,全球变暖可能会抵消一部分降温的情况。
如果无法抵消,对于人类如今的科学技术来讲,只要不持续太久的时间,还是可能生存下去的。如今我们人类已经创造了在温室之中来进行粮食作物的开发,虽然不是大规模地进行,但是也能够说明人类已经掌握的这项技术,所以足以支撑一部分时段。对人类来说威胁也不会太大。这里其实也提醒了我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极端气候的条件之下,我们应该勤俭节约,不能过铺张浪费。
所以综合情况而言,就算是地球进入到了小冰河时期,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可能也不会太大,同时如今科学家们虽然发出了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的警告,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就会产生了,2030年距离我们还有10年的时间,而如今太阳活动才是25个周期的开始,是否在新一轮的极小值时期出现小冰河,我们拭目以待吧。
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小冰河时期可能也并非那么不好,地球人类不保护,就靠地球自然变化来维护吧。也许只有这样,大家才知道如今的地球已经多糟糕了,对人类未来的威胁多大,也才会苏醒来维护。
简单搜索一下,很容易查到这条消息的源头。
没错,又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朋友”——英国《每日邮报》。事实上,这句话的后半截,也就是所谓“科学家称”后面的那句,正是《每日邮报》7月10日报道这条消息时所用的大字标题。考虑到《每日邮报》一贯哗众取宠的鲜明风格,他们的报道必须要戴上批判的眼镜加以仔细审视。那篇报道称,一项新研究预言,到21世纪30年代,太阳活动将减弱60%。
首先需要指出,这里说的“太阳活动”,并不是指太阳在发光发热,而是指太阳上出现诸如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之类的活动。以太阳黑子为例,在某些年份,黑子数目特别多,而在另外一些年份,黑子数目又特别少。
大约从172年前开始,天文学家就根据前人的观测总结出一条规律——太阳活动发生着周期性的波动变化,时而高峰,时而低谷,而这个周期大约是11年。这是一条经验性的规律,是根据过去的观测归纳出来的。就好像过去每一天太阳都从东方升起,由此我们得出一条规律,预言明天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一样。只不过,旭日东升背后的物理规律,我们已经一清二楚,甚至可以据此精确计算明天的太阳会在几点几分从哪个方位升起。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背后的物理过程。
虽然从提出之日起,太阳活动直到今天都还遵循着这个规律,以大约11年为周期发生着强弱交替的波动,但每一个周期太阳活动的确切强弱却又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理论或者模型,能够准确预言下一个周期,太阳活动会剧烈或者平淡到什么程度。
《每日邮报》提到的那项新研究,便是试图准确再现太阳活动具体强弱变化的许许多多个理论模型中的一个。它的提出者是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的数学教授瓦伦丁娜·扎尔科瓦(ValentinaZharkova)。扎尔科瓦提出,太阳内部存在两个周期,虽然都是11年左右,频率却稍有不同。这两个周期叠合在一起,时而相加,时而相抵,才导致太阳在每一个周期的活动强弱都各不相同。按照扎尔科瓦的说法,他们的模型能够准确再现当前太阳周期的观测数据,准确率高达97%。他们还对比了此前的3个太阳周期(1976年-2008年),发现模型预言和观测记录相符得很好。这个模型还进一步预言,太阳内部的这两个周期正在错开步调,到下下一个太阳周期,也就是2030年-2040年间,它们就将完全相反而相互抵消,导致太阳活动强度大幅度减弱。
这就是《每日邮报》报道里所说的,“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前后减少60%”。再次强调,这里所说的不是太阳发出的光和热会减少60%,而是太阳将处在一个漫长的平静时期,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之类的活动将减少60%。虽然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扎尔科瓦的模型实质上仍然是一个经验性的规律,是从过去3个周期对太阳活动强弱的观测数据中归纳出来的。它背后的具体物理过程,也就是扎尔科瓦提出的两个周期,只是一种科学上的合理猜测。但猜测终究是猜测,在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之前,还不能将它视为是地球自转一般确凿的事实。
退一步说,如果扎尔科瓦预言成真,那又如何?
太阳活动长期处于平静状态,这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最有名便是“蒙德极小期”(MaunderMinimum)。根据历史观测资料,从1645年到1715年,天文学家极少记录到太阳黑子活动,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当时处在一个持久的平静期。然而按照《每日邮报》上那篇报道的说法,“这导致了伦敦泰晤士河全部结冰,泰晤士河上举办的‘冰冻博览会’在当时都成了家常便饭”。(注意,这句话可不是扎尔科瓦说的,那项研究从头到尾都都只在讨论太阳活动的变化,根本未曾提及地球上的气候变化。)确实,不论是欧洲、北美还是中国,世界各地在16世纪到18世纪都出现了有历史记录的严寒天气,这段时期因此又被称为“小冰期”(LittleIceAge)。
从时间上,这段“小冰期”似乎与“蒙德极小期”确有重合。然而,根据重建的历史气温记录,全球气温下降的趋势始于1560年到1600年间,而“蒙德极小期”要到近50年后的1645年才会出现。将气温下降归咎于太阳活动趋于平静,至少在时间线上是说不通的。
地质研究则表明,地质历史上的大多数“小冰期”都出现在大规模火山活动发生的时候。火山活动会喷发出烟尘,包裹住地球,遮蔽一部分阳光——这才是导致地球降温的主要原因。至于太阳活动,2001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表明,“蒙德极小期”太阳活动的减弱只使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0.3。
2010年《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甚至已经利用多种气候模型,推演了这样一个假设的场景:如果地球再次经历长达70年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全球气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结果出人意料:如果再次经历70年的太阳活动极小期,那么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只会比不经历极小期低大约0.1;与此同时,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地球的升温幅度却可能高达到3-4。换句话说,无论是否再次经历“蒙德极小期”,未来的地球都要比现在热得多。
总而言之,扎尔科瓦提出太阳活动将趋于平静这个预言,是为了让时间来检验自己的模型是否正确,而不是要通过《每日邮报》向全世界发出“凛冬将至”的预警!更何况,就算预言成真,对于越升越高的地球平均气温来说,太阳活动减弱也完全于事无补。
2030年太阳活动大幅减弱这是一个谣言,谣言的问题在于对外媒说法的曲解,以及断章取义之后的加工。每日邮报的报道是这样说的,2030年太阳黑子、耀斑可能会大幅度降低,这并不是说太阳的活动大幅度减弱,太阳的活动依然存在,核聚变过程消耗的质量也没有见得会减少。
耀斑减弱也是一种模型推测,根据太阳第23周期进行推测,至于黑子活动是否大幅度减弱,还需要观测才能证实。而太阳黑子、耀斑减弱,与地球进入小冰期关系不大,冰期的出现是地球生态系统周期性事件之一。地球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冰期,虽然太阳有一定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冰期的出现与地球自身的地质活动有关,当然其中涉及到的构造运动也会导致冰期的出现。
至于太阳,我们都知道太阳活动会极大地影响到地球,那么,全球变暖会不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太阳呢?虽然太阳的辐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以11年为周期在不断变化。科学家把11年一个周期的太阳辐射计算出平均值,发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太阳的辐射并没有增加,相反,还略有下降。显然太阳辐射的量与地球冰期、变暖的关系不大,全球变暖并不是因为太阳活动而造成的,同理,冰期的出现与辐射量的大小关系不大。冰期更多是地球地质活动的周期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冰期就会出现,这需要从地球自身的地质活动找原因。
地球要变冷了吗未来“极寒地球”可能出现吗
地球形成之后,在人类的已知探索之中,我们地球至少经历了两次“极寒地球”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冰河时期”,而对于新一轮小冰河时期的出现,科学界时常也有人在热议这方面的事情,例如在2019年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太阳黑子引发小冰河时期的出现,但是如今太阳活动由于无法精确查看,所以太阳周期已经到了什么状态,暂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但是科学界大部分的科学家也进行了分析说明,那就是地球的小冰河出现可能与太阳黑子并没有什么关系,上一次小冰河“可能是巧合”。而在2020年下半年,又有刊文将太阳活动与小冰河时期联系起来了。
根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刊》杂志指出,对于在以前“极寒地球”气候现象出现的时候,可能是与阳光辐射短时间内严重匮乏所导致,这项研究可以说再次将太阳活动与“小冰河时期”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同时报告还提醒了,科学界警惕某种方式会将行星推到超过临界阈值的水平。
也就是说我们地球可能再次进入小冰河时期,所以这说来说去,如今依然是有科学研究者认为我们地球会进入小新一轮的小冰河时期,当然这是根据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说明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来说明的话,那就是太阳活动与地球新一轮小冰河时期存在关系。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我们地球是处于宜居带,如果太阳在某一天远离了我们地球,那么地球就无法获得太阳的更多热量,那么地球必然会进入到小冰河状态,因为地球表面的水在无法以液态形式维持的时候,由于热量的减少,那只能发以冰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冻结起来了。
相反如果离太近,液态水又会蒸发掉,过量的辐射也无法让生物存活。其实这个就有点像是我们如今说的地球气候现象,地球越来越热,不少的地球生命体已经是无法承受极端性的高温,最终走向消失或灭绝的道路,所以说这也是体现了太阳对我们地球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问题,必然就很大了。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模型参考数据也给出了说明,认为地球曾因为缺乏足够的太阳辐射而变得非常冷,经历了“极寒地球”时期,而如今我们知道这个有概率发生,那么就需要预测其是否会再次发生。所以这种“极寒”临界点依然是可能存在的,令人比较担心。
当然这些数据也只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证据显示,我们如今的太阳阳光辐射严重匮乏,如果这个结论真实存在,那么必然就需要重点注意了。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太阳黑子与小冰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特定的证据来指明是真的有这个情况发生,所以还是以研究初步结论为主。
同时在科学界之中,还有这样的猜测,火山活动的增加、火山活动向大气中喷射出碎片或云层的形成,曾让地球笼罩在阴影中,这样可能会引发地球进入“极寒”状态,同时也有人说,地球未来也会进入到小冰河时期,所以到底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如今是无法进行判定的,这只能算得上是一种警惕。
其实相对于如今的地球环境来说,我们觉得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可能还是有点好处,当然这里需要均匀的降温才行,因为我们地球的升温已经比工业化高出了1度以上,持续下去的话,我们地球可能会成为“火球”,而小冰河可能就能持平人类带来的全球变暖的问题。
这样“抵消”,那么地球的温度就不会这么高了,所以更加舒适的地球生态就好一点了。当然,如果是出现了极端性的小冰河,那么我们新的问题也就来说,面临的极端寒冷也会带来自然灾难,所以一切需要“均衡”才行,不然对我们地球生命都不是好处。
而如今我们地球是持续升温的,这个大家要认清事实,并且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0年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么持续的升温就还在发展之中,我们如今也只能期待所有的人都要时刻的保持高度警惕,如果科学研究人员说准确的,那么例外一种天气现象就可能再次出现,同样也会带来影响,而如今全球变暖发展,我们也需要共同努力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减少破坏了。
关于2020年进入极寒时代,2021年进入极寒时代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