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端午节快乐和端午节安康有什么区别?端午节快乐和端午节安康有什么区别呢

七月网4760

端午节安康对,还是端午节快乐对

端午节安康才是正确的。

端午节快乐和端午节安康有什么区别?端午节快乐和端午节安康有什么区别呢

端午是夏季(午月)的开端,阴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

所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包括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像等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的原因。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传承发展:

1、先秦时期

据河姆渡遗址等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前(或更早),就有了竞渡所用的独木舟和木桨。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在当时端午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2、汉时期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汉代时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端午为何说“安康”而不是说“快乐”

端午安康和端午快乐的区别是什么

01

端午安康的意思就是说,希望祝福对象在端午节的时候身体健康,生活平安,不要受到外邪的侵害。而端午快乐的意思则就是说,希望祝福对象在端午节的时候过得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

说到端午节相信大家也都是不陌生的,而在端午节有哪些讲究却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比如很多人就不太明白端午安康和端午快乐的区别,端午安康的意思就是说,希望祝福对象在端午节的时候身体健康,生活平安,不要受到外邪的侵害。而端午快乐的意思则就是说,希望祝福对象在端午节的时候过得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端午节快乐”安之若素。不过,近年来有些人开始强调,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端午节不是不能说快乐,而是不建议说快乐。之所以会有这样说法,其实主要是和端午节的由来是有一定的关系。屈原则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河自尽的,所以这一天是属于一个比较的悲壮的日子,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说,端午节是属于一个比较的严肃的祭祀日子,说快乐不怎么合适的。

再加上端午节五毒肆虐,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会带来灾难。因此,端午节要举行各种祈福的仪式,祈祷平安,比如供奉祭祀祖先,打醮祈祷平安;所以说,祝福安康则是更为合适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说端午节快乐的情况也是属于比较的常见的,如果说别人对你说了端午节快乐也并不是恶意,则是希望可以开心快乐的度过端午节的,所以也不需要想太多。

端午节应该“快乐”还是“安康”

端午节的来历跟屈原分不开,作为一个悲壮的祭日,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端午节都是在一种严肃而庄重的状态下而度过的,也由此滋生了很多禁忌性的东西。很多人看来,既然为祭日,显然场面不能太过欢庆,彼此见面道“安康”而不说“快乐”。然而事实却是,按照民俗专家的说法,端午节说“节日快乐”并没有不适合,因为一直以来,端午节都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说节日快乐跟氛围完全相符。认为不能说“快乐”,恰是认知表面化的体现。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其主题一是为了趋利避害,消灾减难,二是为了欢庆快乐,高兴为王。比如赛龙舟的欢庆与喧嚣,本就是快乐的表现。在如此大环境下,彼此之间道一声“节日快乐”贴切而自然。相反,若是认为只能送“安康”而不能道“快乐”,如此吹毛求疵,实为对形式的过度迷信,而少了对内涵的深刻理解。

当年屈原纵江一跳的目的,后人设立端午节的用意,本就是为了让后人更好更快乐的生活。我们今天庆祝端午节,在追忆往昔的同时,也是对明天幸福生活的憧憬,同时为更好的“活在当下”。若是一个节日,没有快乐,没有欢声,只有沉重与悲情,那么节日设立的意义就会黯然失色。

道“安康”也好,说“快乐”也罢,关键在于要出于真心,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诚。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并不缺乏过节的方式,却少了情感的付出,由此造成节日味越来越淡。若不能让情感与真诚成为节日的主宰,那么过于死板的形式坚持,最终只能让传统节日更加索然无味。

所以,我们宁可要快乐的“道你好”,而不需要做作的“祝安康”,相比于如何过节的程序而言,为什么过节和过得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