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登记表中的“本人成分”和“家庭出身”填什么
“家庭出身”应填写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的家庭阶级成分。
“本人成分”是指本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以前的个人社会地位。
档案中的“本人成份”指什么
“本人成分”,是指本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以前的个人社会地位。应当按照个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前从事较久的职业。
填写成份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申请入党的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前所从事的职业。所以应当按照个人参加革命或入党前从事较久的职业填写。如参加革命工作前一直上学,就填写学生,如果一直种地,就填写农民。
扩展资料:由于成分作为一个时代用语,已经不再适应现今社会,所以逐渐用政治面貌取代了成分。
政治面貌分为3类: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就是说有没加入过政治团体的意思),如果加入民主党派的话,政治面貌中还有民主党派成员一项,可以笼统的称呼为“民主党派成员”,也可以具体的称呼为某党派成员,如“民革成员”、“民盟成员”、“民进成员”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人成分
本人成分一般怎么填
本人成分是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以前的个人社会地位。应当按照个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前从事较久的职业。可以按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是学生可以填学生,如果是工人可以填工人,或者是教师、职工、退休工人等。
本人成分一般有:学生、教师、医生、工人、农民、个体户、司机、军人、警察、律师、公务员、记者、作家、诗人、演员、歌手、临时工、无业等。如果同时从事几种职业的,写最主要的一种,如果先后从事几种职业的,写最近从事的一种。
扩展资料:
本人成分的另一种说法叫政治面貌,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
1、中共党员;
2、中共预备党员;
3、共青团员;
4、民革党员;
5、民盟盟员;
6、民建会员;
7、民进会员;
8、农工党党员;
9、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台盟盟员;
12、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