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员这个职业是做什么工作的
校对员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检查、标注排版差错。出版社、报社、期刊等新闻出版相关单位多有校对员编制。
校对员的工作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一、查出校样与原稿在内容和格式批注方面的不相符合之处,予以订正(即校异同,对照原稿仔细查看校样,是校对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发现原稿上存在的错讹或格式批注疏漏,提请编辑解决(即校是非,凭借自己的学识并善于作综合判断才能做到,是校对工作的较高要求)。
扩展资料:
校对地位作用:
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古代校雠学将“校勘”的目的界定为:改正书面材料上的错误。多出善本,不出错本,是中国出版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好校对工作,是出善本、不出错本的基本条件,这是既对作者负责,又对读者负责,功在当代、利及后人的事。
图书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传承。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条件是“保真”,即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失真的、残缺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积累价值的。图书是通过文字符号传递和贮存信息的,信息的“保真”,有赖于字、词乃至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时只是一字或一点之差。
图书出版过程存在的价值,在于以作者的原创作品为对象,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贯穿于图书编校工作的全过程。在校对过程,再创造的表现有二:
其一,消灭书稿在录排过程中出现的错漏,保证作者劳动成果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
其二,发现书稿本身可能存在的错漏,弥补作者创作和编辑加工的疏漏。
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校对是简单劳动”的观点是错误的。校对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关键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
校对员的工作标准
1.编辑负责校对、印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送取稿件和校样,做好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2.校对以原稿为准,不得在校样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原稿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对原稿、校样予以处理。若作者提出修改时,要尽量坚持不动版面、不动字数的原则,减少改版的麻烦。
3.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书稿质量。
4.校对以对校、折校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稿件由作者校对一次,校后由编辑对格式、质量复校一次。
5.校对时要注意版面的规范、美观,排版的合理。校对差错率要保持在万分之一以下。
校对员工作内容是什么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通过核对,校正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文字、符号、标点、图表、版式等差错;
(2)发现原稿中的疏漏和差错,并向责任编辑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