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大象的词语关于象的成语
1、大象:温和、憨厚、粗壮、高大、庞大笨手笨脚、巨大憨厚、憨态可掬、庞大无比、笨手笨脚、讨人喜欢。
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解释: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二、描写大象的好词
温和、憨厚、粗壮、高大、庞大、肥硕、健壮、威武
庞然大物、温厚老实、憨态可掬、摇摇晃晃、地动山摇
1、所有的大象都是草食动物,它们吃青草树皮树枝树叶和果实。它们每一天要花个小时进食。因为大象的身体只能吸收约%的食物,所以,它们务必吃很多。一头成年象每一天能吃大约公斤的食物。它们每一天还需要摄入-升的水,为了寻找水,大象会长途跋涉不辞辛苦。
2、最厉害的是大象的鼻子,就像我们的手一样灵活,拿东西根本不用它的前腿。
3、大象全身深灰色,有双像扇子一样的大耳朵,时不时地扇动着。
4、大象记忆惊人。它们能记住其他大象,即使相隔数十年后仍会记得。
5、大象聪明而敏感;大象家族成员间相互关爱;生活遵守一套复杂的社会规则;大象会记得早已死去的家族成员,也许在它们死去很久都哀伤不已。
6、大象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动作不快,就像笨重的坦克,它总是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移动着。
7、大象有许多特点:鼻子长牙长耳朵大。它的四肢粗大,像圆柱一样。圆筒形的长鼻子能够吸水,还能把水甩到自我的身上。
三、描写大象的词语精选
1、温和、憨厚、粗壮、高大、庞大、肥硕、健壮、威武
2、象牙之塔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3、象齿焚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4、得意忘象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5、合眼摸象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6、太平无象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7、瞎子摸象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8、象耕鸟耘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恒水又东迳蓝莫塔,塔边有池
9、香象绝流见“香象渡河”。
10、遗风馀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11、狗口里生不出象牙〖解释〗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12、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解释〗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13、狮象搏兔,皆用全力〖解释〗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14、象简乌纱〖解释〗象简:象牙做的朝笏;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15、遗风余象〖解释〗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16、众盲摸象〖解释〗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17、拽象拖犀〖解释〗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18、巴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
19、拔犀擢象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20、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21、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22、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2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24、黄金铸象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25、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26、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27、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8、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9、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30、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31、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32、象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33、象箸玉杯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34、香象渡河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