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痔疮偏方_痔疮中药偏治疗方法
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直肠底部及***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偏方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痔疮偏方的资料,仅供参考。
1、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每天一副,可以用3次。用时先加水3000毫升,待煮开后,把渣滓去掉,然后把药液倒在盆里,趁热先薰后洗患处,每次20分钟左右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清热解毒,除溼消肿,活血散瘀,可用于治疗痔疮。
2、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使用前,把这些磨成粉末,然后用适量的芝麻油调均,使用时涂抹在患处。
这种方法可以治疗因溼热引起的痔疮。
3、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用水煎了口服,每天一剂,每天口服2次。
这个方法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痔疮。
4、浮萍适量。用水煎了,趁热用药液擦洗患处。
这种方法可用于因痔疮而抓破面板出血,但不流水的患者。
5、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用水煎了口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还可以用此药煎液薰洗患处。
本方法的作用是清肠利溼,止血,可用于治疗痔疮。
6、柞树叶30克。把柞树叶捣烂了,敷在患处。
本方法来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可用于治疗痔疮。
7、把生豆腐渣放在锅里炒,直至炒干成了末,每次取9克用白糖水服下,每天3次。本方源于《危氏方》,可用于治疗血疮。
【辨证】风溼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溼消肿,凉血散瘀。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薰后洗,每次15~30分钟。
【辨证】溼热内生,气血执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溼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适用于痔疮。
【组成】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组成】苋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莲草30克,蜂蜜10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时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液外用薰洗***。
【辨证】血热毒火内盛,瘀血浊气下注。
【治法】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
【组成】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中焦溼热,下注挟寒溼。
【治法】清肠利溼,止血,适用于痔疮。
【组成】槐花10克,地榆10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菜苋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薰洗***
【组成】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
【用法】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
【方源】本产适用于溼热而致痔疮。
【方源】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源】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组成】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
【用法】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方源】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组成】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
【用法】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
【方源】本方源于《危氏方》,适用于血痔。
处方:土豆***学名:马铃薯***片
用法:晚上睡觉前将土豆片贴于***处,胶条固定,起床解掉。
麦麸不仅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含量均较高;麦麸的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的含量极高。小麦麸质地疏松,含有适量的硫酸盐类,有轻泻作用,有助于胃肠蠕动和通便润肠。
用法:共捣为末装入一个猪水泡内阴乾,每天一次,每次服25克,空肚温水送服。
处方:金针菜***土名:黄花菜***50克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早饭前一小时服用,连服四天。
***注:鲜黄花菜应去心蕾,微毒易致泻***
方药:黄芩15克,栀子、丹皮、槐花、地榆、火麻仁各12克,枳壳9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连服5~7天。
功效:清热宽肠,凉血止血。方中诸药配合,起到消炎、止血、改善区域性回圈、加速水肿吸收、调畅大便的作用。
主治:痔疮出血、肿胀、疼痛,大便秘结或肛裂等。
疗效:该方是在祖国医学传统方剂“槐角丸”基础上变化而成,我院临床应用30余年,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6.9%以上。
注意:有心、肝、肾疾病患者或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方:马齿苋100克,猪大肠约3寸长左右,精盐适量。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装入洗净的猪大肠内,两头扎好,放入碗中加少许水蒸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润肠止血,可作为痔疮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用法:每日晚饭前1小时,连汤服下,连服数日。
配方:鲜蒲公英50克***干品25克***,败酱草25克,猪大肠250克,食盐适量。
制法:将猪大肠洗净、切片;蒲公英、败酱草洗净,用布包裹;二者一起入砂锅内,加炖至烂熟,去布袋,加入食盐调味。
配方:赤小豆500克,白醋、白酒各适量。
制法:将赤小豆洗净,用白醋煮熟、晒乾,再用白酒浸至酒尽为止,晾乾,研为末。
功效:排脓止血,对内痔出血有效。
用法:每次取5克以白酒送服,日服3次。
配方:党参50克,无花果250克,猪瘦肉500克,食盐适量。
制法:将党参、无花果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三者一同入锅,加水炖至肉熟透,加盐调味。
功效:适用于痔疮日久所致之气血虚弱。
配方:羊血200克,米醋30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羊血切成小块放入碗中,倒入米醋,煮熟后加精盐调味。
功效:化瘀止血,对内痔出血有很好的疗效。
配方:大枣50克,乌鱼500克,食盐、生姜各少许。
制法:将乌鱼剖洗干净,大枣去核,二者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生姜和盐炖至鱼肉熟烂。
功效:补脾益气、消炎,对于痔瘘虚证有很好的疗效。用法:分餐食用。
配方:猪皮150克,黄酒半碗,红糖50克。
制法:将猪皮刮去油脂、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半碗黄酒和半碗水煮到稀烂,再加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养阴清热,对内痔出血有效。
用法:吃猪皮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连用数天。
配方:香蕉100克,薤菜100克,粳米50克,食盐或白糖适量。
制法:将香蕉去皮捣为泥、薤菜取尖,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放入薤菜尖、香蕉泥,加入适量食盐或白糖同煮为粥。功效:适用于痔瘘实热之症。
制法:将茄子洗净、切片,烧成炭,碾成细末。功效:清热止血,适用于内痔出血。
用法:每次取10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服3次,连服10天。
制法:将黑木耳、黑芝麻各取一半炒熟,之后与未炒的一起混合。
功效:润肠通便、止血敛血,对内痔粘膜糜烂、下血不止有效。
用法:每次取15克用沸水冲泡,焖15分钟代茶饮。每日1~2次。
配方:童子鸡1只,炙黄芪30克,西洋参3克,盐少许。制法:取童子鸡,宰杀后剖洗干净,将炙黄芪和西洋参装入鸡腹,加少许盐清炖至熟烂。
功效:对于痔疮便血、气血亏虚、痔疮脱出有效。用法:吃鸡肉喝汤,每周2次。
配方:仙人掌100克,甘草6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仙人掌洗净、晒干水分,切细,与甘草一起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倒入白酒,密封储存。
功效:清热、活血、解毒,适用于久治不愈的内痔。用法:1周后饮服,早晚2次,每次1小杯。
用法:趁热薰洗***,每日最少2次,连续薰洗数天其间禁食鱼类发物。
制法:在七八月间采摘野艾叶子阴干备用,施用时将野艾叶洗净捣烂如泥。
功效:此法对各项内痔外翻、充血、水肿、脱出者效果较好,一般敷药3~4次,症状可明显改善。如有出血,可加入少量白及粉,效果更好。
用法:外敷或内塞痔核处,每日调敷1次。为了防止脱落,可盖上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制法:将麒麟菜洗净,加适量水煎汤,加白糖调匀即可。功效:泻热消肿,主治外痔肿痛,痔疮初起疼痛。用法:候温饮服,每日2次。
制法:将金针菜用2碗水煎至1碗水,加入红糖搅匀。功效:活血消肿,对初起痔疮可以消散,重者可减轻痛苦。用法:温服,每日1次
配方:干无花果叶洗去灰尘,加适量水煎煮半盆药汁功效:消炎、散肿、止痛,主治外痔肿痛。
用法:趁热薰洗痔位处约半小时,每夜薰洗1次,一般外痔2~3天可愈。
配方:花椒十几粒,食盐一茶匙。
制法:将花椒、食盐置于盆中,用开水冲泡。
功效:消肿止痛,主治外痔肿痛。
用法:坐于盆上,薰洗患部,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左右,重者每日早晚各1次。
制法:将田螺用清水漂养2天,使其吐尽泥沙,然后去壳取肉,把螺肉装入干净的小瓶内,加入明矾放置一夜,螺肉即化为水。
功效:本方只适用于外痔未出血者,内痔不宜。
用法:用干净的鸭毛或棉花蘸螺汁涂于痔面上,每日2次,连用一周。
配方: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三菱、莪术各10克。制法:将上药用半脸盆40~50度温开水浸泡。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外痔有很好的效果。
用法:坐于盆中,浸泡*** 15分钟左右。一般1~2次就会好,外痔病情重的可能需要4~5次,而且很少复发。
配方:将黄柏20克,五倍子适量。
制法:将黄柏加水煎取药汁,五倍子焙干后研成细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
用法:先用黄柏水薰洗,然后在临睡前用棉签蘸五倍子药粉塞入***,次日晨排出。
配方:艾叶20克,盐10克,醋5毫升。
制法:将艾叶加1000毫升水,用大火烧开后煎煮5分钟,然后加入盐和醋搅匀即可。
功效:温经通络、止痛止血、对内痔、外痔均有效。
用法:先用药液薰患处,待水温合适时再洗患处,早晚各1次。
配方:无花果叶子10片***没有叶子时用树枝砸烂亦可***,黄豆1把。
制法:将无花果叶子、黄豆分别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对内外痔均有效。
配方:将鱼腥草加适量水,煎煮10分钟,滤渣取汁。功效:解毒消肿,主治痔疮及***瘙痒。
用法: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先用蒸汽薰患处,待水温适宜时再用纱布洗患处。每日2~3次,一般2~3日即可止痛消肿。
配方:鸡蛋1个,辣椒面、玉米皮***或稻草***各适量。制法:将鸡蛋开一小洞,往洞内塞入辣椒面,用稻草或玉米皮包好、捆牢,放在未燃尽的草木灰***或锅底的慢火***中烤熟、注意别烤糊蛋清和蛋黄。
功效:本方曾经多位壮医使用,具有特效,屡用屡验,一般连用1周。
用法:将鸡蛋、辣椒面一次吃下,每天早晨1个,不管内痔外痔,3~5次即愈。
配方:全蝎6克,僵蚕6克,生鸡蛋15枚。
制法:将全蝎、僵蚕置瓦上焙乾,研成粉末,分为15份。每日取1枚生鸡蛋打一小孔,将1份药末从小孔装入鸡蛋内搅匀,用面粉封好小孔,隔水蒸熟。
功效:解毒散结,对内痔、外痔都适用。
用法:每日睡前吃一枚药鸡蛋,连服15个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治愈。
配方:绿豆200克,猪大肠1节***能装下绿豆并留出一定空间即可***,食盐少许。
制法:将猪大肠、绿豆分别洗净,然后将绿豆加盐拌匀,填入猪大肠内,预留一些绿豆膨胀后的空间,两端用线扎紧,加入煮1小时。
功效:治内外痔及便时出血,3日见效。
用法:切段食之,每日1次,1次吃完。
配方:鲫鱼1条***约200克左右***,韭菜适量,香油、盐少许。
制法:将鲫鱼剖洗干净,周身用盐抹匀,然后将洗净的韭菜塞入鱼腹内,上笼蒸半小时,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可用于内外痔疮、痔漏的治疗。用法:食鱼肉喝汤,每日1次。
配方:猪肉90克,太白粉半匙,蚯蚓3条。
制法:将猪肉剁成肉馅,加太白粉调匀制成肉丸。将蚯蚓剖洗去泥,切碎放入肉丸内,用一个大碗盛好,上面倒扣一个小点的碗,入锅蒸40分钟。
功效:泻火、收敛,不论是内痔、外痔,效果较好,内部红肿小时,外部大肠收缩恢复原位,使便后出血停止。
用法:连汤趁热饮食,服食后3~7天,就会有显著效果。
二、治疗肺癌的偏方
1、八角金盘10克,干蟾皮12克,黄芪30克,蛇莓30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鱼腥草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用于正虚邪实患者。
2、生草乌、生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一枝蒿各3克,冰片、昆布、肉桂各6克,生甘草10克,轻粉1克,蜈蚣10条,蜘蛛10只,斑蝥4克,以白酒500毫升浸泡1月,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3毫升,加10倍开水稀释调服。适用于肺积邪实患者。
3、白芨粉15~30克,花蕊石粉15~30克,水煎,并用三七粉3~6克,一日数次分服。治疗肺积咳血者。
4、松香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血竭5克,冰片3克。共为末,酒泡后涂痛处皮肤,每日4~6次。可有短期缓解之效。用于肺积疼痛病人。
5、川象贝各9克,鱼腥草15克,蒲公英15克,蚤休15克,徐长卿15克,蜀羊泉9克,铁树叶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云苓30克,王不留行30克,丹皮9克,石见穿15克。加减:胸胁胀满,气急者加炙苏子、莱菔子、白芥子、郁金、全栝楼;低热起伏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红藤;胸胁疼痛加元胡、丹参、赤芍、桃仁;口干乏力加石斛、生地、芦根、白茅根、太子参、黄芪;咳嗽痰粘加麻黄、紫苑、款冬花、枇杷叶、淡竹沥;胸水甚加猫人参、葶苈子、大枣、桑白皮。用于肺积胸水者。
6、生黄芪30克,太子参25克,鸡血藤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枸杞子18克,女贞子18克,菟丝子30克,陈皮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用于化疗后。
7、守宫、蜈蚣各5条,干蟾皮、羊乳、徐长卿、玉竹、甜葶苈子各30克,茯苓皮、庵闾子各15克,生甘草10克,蛤蚧一对。治肺积伴下肢浮肿者。
8、蜒蚰内服每日3~4条,洗涤干净或烧后用,外用不拘。用治各种癌症。
⑴蟾蜍一只,放少许黄酒,隔水蒸,服其汁,日一次。
⑵蟾蜍和黄酒加水共煮,去肉骨,防入面粉,烘成干粉,日服一只蟾蜍。
⑶将蟾蜍煮烂,去骨,和面,食用。
⑷蟾蜍和黄酒煮烂去骨,烘成粒,日服一只蟾蜍。
有个别人服后腹痛、腹部不舒服,可暂停服,等反应过后可再服。
10、五虫散:川足20条,全蝎30克,干蟾皮30克,水蛭30克,
守宫30条,烘干研末,分七天服用。
11、八角金盘10克,干蟾皮12克,黄芪、蛇莓、八月札各30克,半枝莲、鱼腥草、七叶一枝花、丹参各15克。
12、苇茎3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栝楼12克,浙贝母12克,知母12克,天冬12克,款冬花10克,煅牡蛎15克,海蛤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半边莲30克。用于肺积痰多难咯,胸闷气促者。
13、金岩丸:天然牛黄1克,麝香2克,羚羊粉15克,白花蛇50克,全蝎30克,僵蚕30克,壁虎20克,蜈蚣5条,穿山甲15克,琥珀15克,雄黄5克,冰片2克,血竭9克,大黄10克,青黛10克,制马钱子5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蟾酥0.5克,朱砂5克,藏红花1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2~5克,每日2次。一个月为一疗程,间隔一周,可开始下个疗程。
14、生地18克,元参30克,麦冬18克,丹皮9克,杭芍12克,露蜂房18克,藕节30克,银花30克,黄芩12克,酒军6克,石斛12克,龙葵12克,水牛角6克(冲服),童便30毫升为引。用于肺积高热,咯吐黄红血痰者。
15、蟾酥1克,细辛9克,生川乌9克,七叶一枝花30克,红花30克,冰片5克,加入60度以上酒精浸泡7天后,过滤,外涂治疗肺积伴疼痛者。
16、治咳嗽吐血者:对坐草30克,蛇舌草30克,地锦草30克,桑白皮30克,仙鹤草30克,炙百部9克,大小蓟各15克,佛耳草15克,生米仁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17、望江南15克,鱼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百合9克,仙鹤草15克,黛蛤散15克,生米仁24克,冬瓜子15克,苇茎60克,桃仁9克,紫苑9克,百部9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咳嗽痰中带血。
18、老君须15克,半边莲15克,白茅根15克,生米仁15克,铁树叶15克,山海螺30克,玄参12克,大小蓟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咳嗽痰中夹血者。
19、治咳嗽痰多胸闷吐血者:对坐草30克,六月雪30克,铁树叶15克,制白狼毒1.5克,胡颓子叶9克,山海螺30克,蛇胆陈皮末0.6克(另吞)。水煎服,每日一剂。
20、治咳嗽痰血者:黄毛耳草30克,佛耳草15克,虎耳草9克,兔耳风30克,地耳草15克,鱼腥草9克,百部9克,百合9克,桑白皮15克,半边莲30克,紫草根15克,海浮石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1、治肺癌日久体虚者:钟乳石9克,桑白皮15克,麦冬12克,白石英12克,人参6克,五味子4.5克,肉桂2克,紫苑6克,款冬花9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粳米一撮。水煎服,每日一剂。
22、治咳嗽痰稠有血者:半枝莲60克,蛇舌草60克,佛耳草15克,南沙参12克,白药子9克,地锦草15克,桑白皮15克,百部9克,紫草根24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3、南北沙参各12克,天麦冬9克,干檐皮9克,壁虎9克,百部12克,八月扎12克,夏枯草15克,葶苈子15克,鱼腥草30克,山海螺30克,金银花24克,蜀羊泉30克,蛇舌草30克,生牡蛎30克,苦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4、“人参蛤蚧散”:人参、茯苓、川贝母各60克,蛤蚧1对,杏仁150克。炙甘草、桑白皮各90克,知母(酒炒)3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蜜汤下。《卫生宝鉴》
25、治肺癌痰多:八角莲末1.5克吞服。《实用抗癌药物手册》
26、蛇泡勒、老鼠勒、铁包金、川红花、白茅根、入地金牛各30克,地鳖虫12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蜂房6克,蜈蚣10条。每日一剂,12碗水煎至2碗,分4次服。《常见肿瘤的防治》
27、山豆根15克,紫草根12克,丹参、苦参各9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肺积。
28、山豆根片(每片含生药3克),日服3次,每次3~5片。(上海龙华医院方)
29、山慈菇、土茯苓、大贝母各9克,桑白皮12克,鹿角片、五味子各6克,麦冬12克,白芍9克,党参9克,当归9克,黄芪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肺积。
30、白英、白花蛇舌草、翻白草各30克,山豆根15克,马兜铃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又方:半枝莲、鱼腥草各30克,过路黄、望江南各15克,皂刺、川贝、马兜铃各9克,水煎
服,每日一剂。《中医肿瘤的防治》
31.治肺癌,“抗凝化瘀方”:海藻30克,留行子12克,三校、获术各9克,黛蛤散30克,或
加大黄蟹虫九12克(包煎)。水煎服,每日一剂。(结合化疗治疗46例,均经胸片复查,总有效
率为41.3%,其中显效7例,有效12例,稳定5例,无效22例)(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32.治肺癌。美蓉叶、铁树叶各30克,泽漆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实用抗癌药物
33.治肺癌:天冬、藕节各12克,麦冬15克,肺形草30克,桔梗、凤尾草、花按榔各9克,
桃树皮4.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草药手册》
34.治肺癌,“清金散”:天南星、赤练蛇粉、白艾、广陈皮、瓜奏各30克,北沙参60克,酉洋
参15克,炙鳖甲45克,制乳没各20克,辰砂12克。共研细末。每次1克,每日 3次冲服。
35.治肺癌:天葵子、石豆兰各15克,野养麦根、抱石莲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6.治肺癌:西黄醒消九(西黄、回香、乳香、没药、雄黄),每次3克,每日2次,吞服。
37.治肺癌:凤尾草、半枝莲、槐木、地茄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常见肿瘤的
38.治肺癌:石见穿、紫草根各30克,蒲公英、徐长卿各15克,北沙参、麦冬、生地、百部、
地榆各12克,炒山板、王不留行各9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上海中医学院
39.治肺癌:石上柏、上牛膝、马鞭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浙江温州方)
40.治肺癌咯血者:白文15克,阿胶9克(烊化和服),二蓟炭、藕节炭各30克。水煎,日服
41.治肺癌:白英、狗牙半枝(垂盆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K全国中草药汇
42.治肺癌:白花蛇青草、获术、山海螺各30克,冰球子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上
43.治肺癌:生半夏、生南星、桃仁各15克,杏仁9克,米仁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4.治肺癌:半边莲、半枝莲、自英、白花蛇香草各30克。均用全草,如为鲜品则各用60
克。煎水当茶饮。(湖南黔阳县火坪卫生院方)
45.半边莲、米仁根各60克,鱼腥草,野葡萄根、天冬、山海螺、生南星各30克。水煎服(生
南星先煎半小时),每日一剂。《中草药治疗选编》
46.治肺癌咳嗽吐血者:仙鹤草、对坐草、白花蛇香草、地锦草、桑白皮各30克,大小蓟、佛
耳草、生米仁各15克,炙百部9克,西黄醒消九6克(3次分吞)。每日一剂,水煎服。《肿瘤
47.治肺癌咳嗽,痰中带血,舌红苔少,脉细数,“百合团金汤”:熟地9克。生地6克,麦冬
4.5克,百合、芍药(炒)、当归、贝母、生甘草3克,玄参、桔梗各2.4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注,此为原方剂量照录,临床应用时可酌情加大用量。)《医方集解》
48.治肺癌发烧:地骨皮15~30克,生石膏30~90克,山药15克。水煎服。(天津市第二防治院方)
49.治肺癌:杏仁、藕节、批粑叶、黄茂、蒲黄各9克,漏芦15克,北沙参、蜂蜜各12克,石
燕30克,半枝莲60克。每日一剂,煎2次服。《中草药临床方剂选编》
50.治肺癌:龟板、海藻、敢泪各15克,鸦胆子7.5克。共焙责研末,加给酥0.6克,
研匀备用。每次服0.6克,装胶囊中吞服。每日两次,白开水送下。根据身体强弱可酌情增
51.治肺癌:皂刺、川贝各9克,鱼腥草15克,望江南、过路黄各12克,半枝莲30克。水煎
52.治肺癌,“肺二方”:苦参、鱼腥草、山海螺、银花、白英、白花蛇舌草、生牡螨各30克,夏
枯草、手苗子各15克,南北沙参、百部、八月扎各12克,天麦冬,干结皮、守富各10克。水煎服,
小火慢煎,每日一剂。(上海中医学院方)
53.治肺癌痛甚:半枝莲、半边莲、白英、白花蛇香草各30克。煎水当茶饮。马兜玲根30
克,用米增水磨汁冲服《湖南中草药草方验方汇编》
54.治早期肺癌:泽泻、生地、炙鳖甲各12克,半枝莲、白花蛇青草各30克,郁金、凌霄花、
铁树叶各9克,高丽参(另煎冲),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手册》
55.治肺癌燥咳气逆,“知母甘桔汤”:知母9克,石膏15克,桔梗、生甘草、地骨皮各6克,
56.治肺癌胸闷,气短、身热:败酱革、瓜篓皮、生黄茂各15克,忍冬藤30克、黄羊、甜杏
仁、等费子各9克,陈皮6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一剂。(肿瘤方剂》
57.治肺癌:鱼腥草30克,紫草根,生地各15克,地榆、因行子、麦冬、炙百部、天花粉各
12克,五味子6克,水煎,每日一剂,每剂三次服。《肿瘤的辨证施治》
58.治肺癌咳嗽:桃耳七、大羌活,太白贝母、沙参各6克。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59.治肺癌:苏铁叶60克,过路黄、垂盆草、望江南各30克,皂刺,生南星各15克。水煎
服,每日一剂。《中草药治疗方剂选编》
又方:铁树叶、藤梨根、半枝莲、夏枯草各30克,蜀羊泉、鱼腥草各15克,百部12克。水煎
服,每日一剂。《常见肿瘤的防治》
60.治肺癌咳嗽、发热、气急等,“泻白散”:桑白皮(炒)、地骨皮30克,炙甘草3克,粳米一
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
61.治肺癌;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米仁、茅根、铺地棉各3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生地、元
参各12克,橘核,杨红各9克,水煎服,每RI剂。(天津市第二防治院东兴市场防治所方)
62.治肺癌、鼻咽癌、膀俄癌等见有热性出血者,“十灰散”:山板、大小蓟、陈棕相、大黄
丹皮、荷叶、侧枯叶、首草、茅根备等分,皆炒为炭,共为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三、中草药民间偏方
【原料】柴胡9克,生地15克,白术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茯苓12克,薄荷3克,煨姜15克,蝉蜕6克。
【制法】水煎服此方用于肝郁脾虚者。2.参芪保胎膏
【原料】人参15克黄芪30克生地20克阿胶30克白蜜100克
【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入阿胶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装瓶。
【功效】补气,滋阴止血。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先兆性流产;亦适宜于身体虚弱、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原料】鲜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4.北芪杞子炖乳鸽
【原料】北芪30克杞子30克乳鸽1只
【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
【用法】饮汤吃肉,一般3天炖1次,3~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即愈。
【功效】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5.荸荠萝卜汁
【原料】鲜荸荠10个鲜萝卜汁5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6.大米胡萝卜粥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
【功效】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 7.白果蒸鸡蛋
【制法】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
【原料】鸡蛋1个白糖30克米醋60克
【制法】先将米醋煮沸,加入白糖使其溶解,打入鸡蛋。待蛋半熟即成。
【功效】健胃消食,滋阴补虚。适用于妊娠呕吐或肝胃不和者。9.安胎鲤鱼粥
【原料】活鲤鱼1条(约500克左右)苎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葱姜油盐各适量
【制法】鲤鱼去鳞及肠杂,洗净切片煎汤。再取苎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鲤鱼汤中,并加糯米和葱、姜、油、盐各适量,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趁热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安胎,止血,消肿。适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肿。10.大黄和车前子
【原料】大黄120克,车前子30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浓缩成200毫升,分4~6次服,每4~6小时服1次,首次量加倍。
【功效】据报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总有效率98%。
OK,关于中草药偏方和慢阻肺中草药偏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